楠木軒

面對空難,我們該如何撫平內心的悲痛

由 不新伏 發佈於 休閒

  中國青年報客户端北京3月2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昶榮)“2022年3月21日,東航雲南有限公司一架波音737客機在執行昆明——廣州航班任務時,於梧州上空失聯。目前,已確認該飛機失事。機上人員共132人,其中旅客123人,機組9人。”

  在東航已經變成黑白色的官網首頁上,這段簡短的文字描述了讓全國人民陷入悲痛的突發事件。有網友説,“看到‘失事’直接哭出來了,不會到達了”。當下還在持續的新冠肺炎疫情可能讓這份悲痛的情緒加重,“非常時期還在飛的,哪一個不是家裏的頂樑柱”“要不是為了生活不得不奔波,誰會在疫情期間飛來飛去”。

  目前,失事航班的蒐集和事故調查工作還在進行中。隨着相關消息的進一步披露,不少網友都表達出了悲痛的情緒,這份情緒該如何安撫?今天上午,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從全球統計的數據來看,大多數人一輩子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創傷事件,比如發生意外、親人的離世等,這其中也包括像空難等突發公共事件。

  陸林説,普通人創傷後會產生的消極情緒,可能持續幾周、幾個月,最長不超過半年。有一部分人比較敏感,看到飛機直線墜落、家屬痛哭等畫面也會害怕、緊張,陸林建議這些人羣應該儘量避免去看這些畫面,減少刺激的暴露。

  此外,陸林還建議,身處消極情緒的人也要儘量保持正常的作息方式,特別是遇難者的家屬,如果晚上睡不着覺,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安眠藥物,把痛苦的階段度過去。如果心裏的不舒服無法排解,可以多和家人、朋友溝通,尋求他們的幫助。

  不同的人心理耐受能力不一樣,有些人經過創傷的事情後恢復很快,有的人可能恢復很慢,甚至產生後遺症——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陸林説,全人羣中罹患創傷後應激障礙的概率約為8%~10%,這種精神心理疾病會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創傷後應激障礙的患者可能長期處在創傷造成的痛苦裏無法自拔,經常會做噩夢,夢到相關的事情,有時還會自責,把事發原因怪罪到自己身上。創傷後產生的悲痛情緒,一般人最多持續半年,但是創傷後應激障礙患者可能被這種情緒困擾兩年、三年,甚至更久。這些患者需要去專業的醫療機構求助。

  最後,陸林建議,媒體對災難事件和遇難家屬的報道不宜披露太多細節,這會對社會公眾帶來心理壓力和恐慌,“昨天有人把家屬在機場痛哭的畫面放到網上,這是不合適的。”他説,這樣的畫面可能會對失事航班上的其他家屬、需要繼續乘坐飛機的人,以及這幾天還在繼續工作的空乘人員造成很大的心理影響。

  陸林還建議,如果事故原因查清楚的話,應及時向社會公佈,這樣有助於消除公眾很多猜疑以及由此引起的不必要的擔心和焦慮。

  當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先到來時,珍惜當下或許才是最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