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西藏昌都市芒康縣。
廣袤的藏區有無數值得造訪的地方,動人心魄的多是雪山、湖泊、江河等自然景觀。藏區的人文景觀也不少,卻略顯單調,除了廟就是與廟相關的,繞山走湖長磕一類,看多了也覺得差不多。
位於昌都市芒康縣的鹽井鄉,卻得上藏區的另類,它是少有的自然與人文景觀相結合的景區,這裏有奔騰的瀾滄江,有獨一無二的鹽井鹽田,還有藏區唯一的天主教堂,第一家紅葡萄酒工廠,更有趣的是,在藏人比例高達98%的芒康,這裏居住的卻是納西族人,距離納西族的老根據地雲南麗江有好幾百公里。
鹽井村在滇藏線上,從芒康南行約100公里,過鹽井就進入了雲南。
從高處往下看,紅色的瀾滄江在紅色的山體間繞了個S型,中間一塊地勢平坦,有是白色的房屋和綠色的農田,江邊,一堆木耳般的東西長在巖壁上,那就是有千年歷史的古鹽田,這一道與風景結合的藏區最另類的人文景觀,是茶馬古道上唯一的仍在生產的純人工原始鹽井,出產的井鹽享譽川西滇北。
所謂的井鹽,就是用鑿井法汲取地下天然滷水加工而得到的鹽,是遠離海洋的內地獲取食鹽最傳統的技術之一。
鹽井村隔着瀾滄江分為上鹽井村和下鹽井村兩個部分,上鹽井出產的鹽是白色的,下鹽井出產卻是紅色,號稱桃花鹽。
上鹽井地勢狹小,現已基本廢棄,仍在生產的是下鹽井。據説鹽井的手工技術在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對這種説法我持保留態度。
滷水是在瀾滄江邊打井獲得,曬鹽的鹽田就在江邊搭建。由於地勢崎嶇,搭鹽田採用的是吊腳樓形式,將一根根原木豎排打入地裏,就如同做屋頂般用紅泥抹出盛水盤形狀的鹽田。
將滷水從井裏背到鹽田中,晾曬一兩天,就得到了粉紅色的結晶鹽。
每年製鹽的黃金時節在3月到6月間,我在7月底到達,已是雨季,瀾滄江暴漲,曬鹽早就停了,鹽田裏都是雨水。
我到的時間也不好,正趕上中午,天上的雲彩很淡,拍攝不出鹽田的反射效果。雖然如此,站在岸邊看着被養護了千百年的鹽田,就如一塊塊鑲了框的鏡子疊放在天地間,給人的感覺也很是舒暢,覺得真是不虛此行。除了鹽田,藏區真的還找不到類似的人文景觀。
走到鹽田下面,撫摸着浸透了滷水的原木,據説浸泡多年的柱子很值錢,能熬出的鹽可是不少。再看着那雪白晶瑩的鹽掛,底部都有遲遲也不滴落的鹽水,掰一根下來送到嘴裏,真是齁死人了。
一陣嬉笑傳來,是幾個半大孩子,正赤條條地在江邊鹽井中戲水,之前筆者發過一篇《影像記憶·鹽田中戲水的納西族男孩》,為什麼本篇又在重複?當然是有不好解釋的原因,那些照片就不用了,不然……
據説,在鹽田幹活的都是納西族女人,哪怕是最辛苦的爬深井背滷水桶。納西族男人只是種地和做生意,平時就吊兒郎當地啥也不幹。不僅在鹽田,麗江也是如此。
若是因此評價納西族男人好逸惡勞,那就是不懂得基本常識。芒康鹽井,是上天賜予的寶地,為什麼偏偏被納西族人佔着,當年藏人為何不將奪走?甚至不得不容忍納西族人在藏區裏修建教堂,像一根釘子般死死紮在這裏?
民族關係不好多講,納西族與藏族的千年恩怨,也不是幾句能描述的。簡單地説,納西族人能釘在這裏掙大錢,是靠自己拼出來的。平時吊兒郎當,該拼命時候拎刀砍人,保家護財,還只有靠男人。
我説的是那個時代,不是現在。
原創圖文,轉發請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