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成都平原西北部,古稱丈人山,為邛崍山脈的分支。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諸峯環峙,狀若城郭,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級,曲徑通幽,以幽潔取勝,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
相傳軒轅黃帝遍歷五嶽,封青城山為“五嶽丈人”,故又名為丈人山。
其實,青城山在歷史上有諸多的稱謂。先秦時期稱為“清城都”、“丈人山”,秦時稱作“瀆山”,兩漢和三國時稱為“汶山”或“天谷山”,兩晉、隋唐直至唐玄宗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前稱為“清城山”,後稱“青城山”。
關於“丈人山”的稱謂,還有一個與仙人有關的故事,載於宋朝張君房所著《雲笈七籤》卷七十九。説的是黃帝時期,黃帝因與北方的蚩尤作戰時總是不能取勝,便來到青城山向仙人寧封討教。寧封教黃帝以龍趼飛行之術。後來,黃帝戰勝了蚩尤,統一了華夏民族。為了表達對仙人寧封的感謝,黃帝封寧封為五嶽丈人,其所居住的青城山亦被稱作“丈人山”。如今青城山上的訪寧橋和龍隱峽棧道據説就是此一傳説的遺蹟。
那麼為什麼叫作“青城山”呢?一種説法是説青城山林木葱鬱,好像一座綠色的城郭,故名“青城山”。另一種説法是説“青城山”原名“清城山”,青字有偏旁三點水。這是因為古人認為“清都、紫微,是天帝所居的地方”,也就是神仙居住之處,所以名為“清城山”。唐時清城山上發生了佛道間地盤之爭,後唐玄宗下詔“觀還道家,寺依山外”。詔書中將清城山的“清”字寫成了沒有水旁的“青”字,自此“清城山”更名為“青城山”。
既然青城山是仙都,那自然少不了“仙人”。據葛洪《神仙傳》所載,東漢時的張陵先在四川鳴山隱居修行,後遇太上老君傳道而得道。鶴鳴山與青城山相連,張陵便來到青城山傳道,其間曾去嵩山,最後羽化成仙,被封為張天師。張陵之後,從漢末至南北朝,來到青城山修道的還有李阿、陳勳、範長生、楊超遠等人。
青城山空翠四合,峯巒、溪谷、宮觀皆掩映於繁茂蒼翠的林木之中。道觀亭閣取材自然,不加雕飾,與山林巖泉融為一體,體現出道家崇尚樸素自然的風格。如果到這裏遊玩,那麼,青城山的三大自然奇觀——日出、雲海、聖燈是不可錯過的景緻。其中,聖燈(又稱神燈)尤為奇特,上清宮是觀賞聖燈的最佳觀景處。每逢雨後天晴的夏日,夜幕降臨後,在上清宮附近的聖燈亭內可見山中光亮點點,閃爍飄蕩,少時三五盞,忽生忽滅,多時成百上千,山谷一時燦若星漢。傳説,光亮是“神仙都會”青城山的神仙朝賀張天師時點亮的燈籠,稱為聖燈。實際上,這只是山中磷氧化燃燒的自然景象。
青城之“幽”一向為歷代文人墨客所推崇,因此,當詩聖杜甫來到青城山時寫下了“自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為愛丈人山,丹梯近幽意”的佳句。行走在青城山間,就猶如行走在一個天然的大氧吧中,清涼、自在。周圍的鳥聲、水聲、樹葉沙沙聲,宛如一首動人的奏鳴曲。這裏最適合一家人集體出遊,旅程中邊走邊玩,因為這裏山勢並不崎嶇,道路也不難走,十分適合父母與孩子培養感情。
1.老君閣老君閣位於青城第一峯絕頂(即彭祖峯頂,或稱高台山、老霄頂),海拔1260米,頂上原有呼應亭,取“登高一呼,眾山皆應”之意。20世紀80年代末改亭建閣。
“5·12”特大地震毀壞後,今重建閣高33米,共九層,下方上圓,層有八角,象徵天圓地方,太極八卦;外觀呈塔形,尖頂,中堆三圓寶,寓意天地人三才。閣內中空,莊嚴聳立太上老君坐蓮像,像高7.3米,連座台高10.37米。閣外露天台封基,用漢白玉石依勢而建,海漫欄檻、曲折迂迴盤旋而上至閣頂。睛霽可眺覽遠近數百里風光及天府平川數百里秀色,可謂集天下之壯觀也。
2.建福宮建福宮坐落於丈人峯下,始建於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後經歷代多次修復,現僅存兩殿三院。現存建築為清代光緒年間重建。現有大殿三重,分別奉祀道教名人和諸神,殿內柱上的394字的對聯,被贊為“青城一絕”。
建福宮築於峭壁之下,氣度非凡。其左側是明慶府王妃遺址,西行1000米,即至岩石聳立,雲霧繚繞的“天然圖畫”。宋代詩人范成大曾在此為宋帝祈禱,皇帝特授名為“會慶建福宮”。詩人陸游描寫當時的建福宮是“黃金篆書榜金門,夾通巨竹屯蒼雲。巖嶺劃若天地分,千柱眈眈在其垠”。觀宮內保存有古木假山、委心亭、明慶府王妃的梳妝枱遺址,以及璧畫、楹聯等文物。
3.五龍溝五龍溝古稱蠻河溝,長約8公里,因傳説古時有五條神龍隱藏於溝中而得名。溯溝而上,重巒疊嶂,巖聳谷深。
峯壑間,有神秘莫測的金娃娃沱,景色絕佳的龍隱峽棧道,韻味無窮的石筍巖、迴音壁,以及蔚為壯觀的五龍搶寶、白龍吐水、水映彩虹等景觀,還有古韻十足的桃園別洞又一村和桃花溪公園。五龍溝裏,杜鵑、山荼、山桂、野菊等點綴其間,有如神奇壯麗的仙山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