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關要塞—函谷關的歷史印記
函谷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中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緊靠黃河岸邊,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關。
建築無存,據考證函谷關關城為不規則長方形,用長、圓、平夯夯打而成。東城牆長1800米,西城牆長1300米,南城牆長180多米。遺址基本與史書記載相吻合。
東門關樓南北長工71.2米,高21.5米,呈凹形,坐西向東,控制入關的要道。關樓為雙門雙樓縣山頂式三層建築,樓頂各飾丹鳳一隻,所以又叫丹鳳樓。
東起弘農澗西岸的函谷關東門,橫穿關城向西,由王垛村的果溝、黃河峪、狼皮溝至古桑田(今稠桑),全長15公里,是這一帶唯一的東西通道。
位於函谷磁東城門右側城牆下端,為一直徑0.9米豎井窯穴式兵器倉庫,於1986年7月發現,是戰國時守關官吏儲藏兵器的箭庫。
傳説是函谷關關令尹喜登高望遠,觀察天象之地。紫氣東來這一成語源出於此。唐代大詩人杜甫《秋興》詩中有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之句。後人為紀念他,便將尹喜登高望遠的土山起名為:望氣台。
位於函谷關東城門右側。傳説,尹喜迎候老子到函谷關,行以師禮,懇求老子為其著書,老子便在此寫下了《道德經》五千言。這部藴涵豐富的著作對後世影響很大(也有有認為是後人託名之作)。
9、函谷夾輔
函谷碑林修建於1988年秋,碑林南北長100米,東西寬40米,佔地面積4000平方米,有石碑62通。
【漢關】在今河南省新安縣東500米,西距秦關150公里。據靈寶市志記載,自漢室興起之後,關中作為帝都,函谷關以東則稱關外。人們都以自己是關中人為榮。
【魏關】位於靈寶市東北20公里,距秦關約5公里。相傳三國時候,曹操西討張魯、馬超,為了迅速轉運兵馬糧草,命許褚在那裏開鑿隧道,築起關樓,距秦關不遠,故稱新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