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載物”是指哪幾德?老祖宗告訴我們:是這三種厚德
《易經》雲:“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意思是:君子的品德應如大地般厚實可以承載萬物。厚德載物,自古以來,都是我們的民族精神和優良傳統。清華大學更是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當成校訓,激勵學子們要德才兼備,繼而成就不凡人生。
那麼,“厚德載物”具體指哪幾德呢?老祖宗告訴我們:是這三種厚德。一個人身上越有這三種“德行”,越能厚德載物,福報也深厚。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
第一、容人之德;
古語有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大海之所以能夠如此浩大,是因為它懂得容納無數江河。大地之所以會如此廣闊無垠,就是因為它懂得包容萬物,藏污納垢,又滋潤萬物。所以,人應該向大海和大地學習,學習它們的寬容美德,做到能容人,才能成就偉大。
正如《菜根譚》中所説:“我果為洪爐大冶,何患頑金鈍鐵之不可陶熔。我果為巨海長江,何患橫流污瀆之不能容納”。當你包容的人或事物越多,胸懷和格局也越大,就越能夠成大器。你的心能容天下的人,才能為天下人所容。心有多大,舞台才有多大!
能容人則是“恕”,而善莫大於恕,所以容人之德是立善的根本,是厚德載物的根基。
孔子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即自己要站穩,也要讓別人站穩,自己要騰達,也要讓別人騰達。曾國藩也説:“我要步步站得穩,須知他人也要站得穩,所謂立也。我要處處行得通,須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謂達也
以上兩句話都是儒家仁愛思想的核心,而孔子和曾國藩也因為做到了能容人的“大仁”,最後仁者無敵,成為了千古聖人。所以説,一個人越是能修為出“容人之德”,越能厚德載物,福報也越加深厚。
第二、無私之德;
凡人都或多或少有私心,但是聖人大愛無私,達到了無我、忘我的境界,因此能夠成為聖人。他們大公無私,普愛眾生,因此深得民眾愛戴,繼而實現了厚德載物。
范仲淹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林則徐也説:“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他們都是把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擺在首位,為祖國的前途、命運擔憂和奮鬥,為了天底下人民的幸福而出力,一是是表現了遠大的政治抱負,二是表達了寬廣的胸襟——無私之德。
古人云:“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一個人少為自己着想,多為他人或外物着想,才能更加獲得他人尊敬和認可,繼而用厚德去承載萬物。
比如説,曾國藩發誓不留錢財給子孫,林則徐也説:“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他們都是因為不懷私心,一心為公,真正修煉了“無私之德”,最後厚德載物,成就非凡。
第三、謙卑之德;
《道德經》中説:“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因此最接近於“道”。所以,人也應該都學習“水德”——謙卑、低調、不爭,以厚德載物,反而能夠在“不爭”中常勝。
大海之所以遼闊無垠,是因為它善於處下,有謙卑之德,所以才能匯聚千川萬流,成為百穀之王。聖人要領導人民,必須在言辭上對人民表示出謙下;要想領導人民,必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百姓的後面。
水低為海,人低為王!人一旦驕傲自滿,自以為是,則會停止進步,甚至是敗壞了現有的福氣,因為天道忌滿,因為“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反之,當你常懷一種空杯心態時候,虛懷若谷,才能積蓄更多的好福氣。
曾國藩在家書中告誡家人説:“天地間惟謙謹是載福之道,驕則滿,滿則傾矣!
老子《道德經》説:“有道的聖人遇事謙退無爭,反而能在眾人之中領先。”
《易經》雲:“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
《尚書》曰:“滿招損,謙受益”。
以上句句名言都是在告訴我們:一個人越是有謙卑的美德,越能厚德載物,福報也越加深厚。
“厚德載物”具體指哪幾德?大家看完本文,估計心裏有數了,因為老祖宗告訴我們:厚德載物是以上三種厚德——容人之德,無私之德,謙卑之德。朋友們,您覺得呢?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
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