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環球網-文旅頻道】;
【環球網文旅特約作者 米廣弘】一穗穗、一簇簇、一片片蘆花,波浪一樣翻滾、河流一樣奔騰、火焰一樣跳動。忽急忽緩,忽高忽低,前呼後擁,前赴後繼,蔚為壯觀,彷彿剛剛下就的一場皚皚白雪,在藍天的映照下,把周圍金黃的曠野裝點得分外妖嬈,又不失高遠的況味;又好似銀色的月光灑滿沿河兩岸,清幽淡泊中又不無風流倜儻。
此時,不能不想起唐代詩人雍裕之的《蘆花》:“夾岸復連沙,枝枝搖浪花。月明渾似雪,無處認漁家。”不能不想起那首看似簡單,卻又充滿神韻的《詠雪》:“一片兩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萬片無數片,飛入梅花總不見。”
近前,也許腳步重了些,驚得七八隻野鴨撲稜飛起,朝着河水的上游飛去,並迅疾化作一排逗點。麻雀不為所動,依舊在蘆葦上跳來跳去,嘰嘰喳喳,似乎在爭議蘆花的蒼涼和美麗。仔細觀看,一根根蘆葦亭亭玉立、蓬蓬勃勃、柔韌不屈、倩影婆娑,蘆花頂出,白色中夾雜着星星點點的褐紅,宛若古代將軍頭盔上的盔纓,威武,颯爽,氣度非凡;葉子利刃般旁出,乍一看,與竹葉無二,猶如武士腰間懸掛的佩劍,鋒芒畢露,寒氣逼人,氣勢凜然。
沿岸及水中,除了蘆葦,還有蒲草,儼然一支龐大的隊伍,潔白依傍着黃綠、黃綠糅合着潔白,揮揮灑灑,成線成片、成點成面,彷彿一幅凝重的水墨丹青,氣韻生動,意境深遠。與其説是蒼涼,不如説是飄逸;與其説是單調,不如説是清淡。
有水的地方就有蘆葦,家鄉河流眾多,因此不缺蘆花,亦不缺搖曳的風姿。茂密的蘆葦遍及河上下,好似一條長長的哈達,綿延不絕,承載着我的無限憧憬,也承載着我的美好夢想。
蘆花更像是深藏在心中的佳人,楚楚動人,儘管從未吐露心跡,但對她的思念,從來沒有因為年代的久遠而模糊,也不曾因為時間的流逝而忘懷。留在心靈深處的,除了無盡的相思,還有淡淡的哀怨,就如柳永在《雨霖鈴》一詞中寫到的:“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説?”
小時,蘆葦叢是我們的遊樂場,蘆花就是信手拈來的玩具。小朋友們折了葦稈做蘆笛、摘了葦葉做小船、採了蘆花做掃把,嬉鬧聲從一片雲絮盪漾到另一片雲絮,似乎永無休止;甚或,故意用腳踩倒一大片蘆葦,然後故作愜意地躺在上面,美其名曰:睡涼蓆。現在想來,那時的快樂雖然簡單,卻也無知;雖然單純,卻也真實。
不覺間,在蘆花叢邊已佇立了好長時間,遂折身回返。走出一段路程,忍不住回頭再看,眼前的景色依然雲煙縹緲、依然波瀾壯闊,還是那麼讓人着迷,那麼讓人留戀。這哪裏是蘆花?分明是書寫在大地上的温婉的詩行,洋溢着青春、盪漾着柔情、湧動着醇香,怎不令人心旌搖曳、滿懷思念?(作者:米廣弘,文化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