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6月,小手拉大手一起初夏遊

6月是屬於孩子的,如果有一台時光機可以回到過去,想必許多人都會脱口而出:“我想回到小時候!”童年,是快樂天真、沒心沒肺的“熊孩子”,也是因一朵雪花而驚奇,被一縷陽光而感動的單純。近段時間,因為疫情防控的原因,在家上網課成了許多小朋友的日常。兒童節剛剛過去,暑假已在不遠處等待,小編從百條“疫去春來 江山多嬌”全國精品主題旅遊線路中,精選了幾處適合親子游玩的景點,或探險玩樂,或探索自然,或接受一次意義深刻的紅色教育……讓每一個家庭都小手拉大手,共赴一場減齡又減壓的旅行。

上期精彩

江西·重走長征路尋找初心之旅

尋跡馬家洲紀念園

文<王俊>

這個6月,小手拉大手一起初夏遊

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地處井岡山南大門的泰和也是一座革命的城市。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曾開展了轟轟烈烈的革命鬥爭,湧現出許多革命英傑和志士,但鮮少有人知道,這裏曾藏着一座規模龐大的法西斯式人間地獄。

自1939年南昌失陷後,國民黨頑固派便在贛州瘋狂抓捕革命者,並把他們羈押在泰和馬家洲松山村的一所秘密監獄裏。歲月飛逝,轉眼半個世紀過去。人們為了緬懷和繼承革命先烈的精神,依託馬家洲集中營舊址,建立了革命歷史紀念園。

一下車,映入眼簾的是廣場周圍的大樹,樹木鬱鬱葱葱,樹葉隨風翻起一片“綠浪”,沙沙地響着,樹幹筆直,讓人不由得想起革命戰爭中年輕的戰士,昂頭挺胸,用青春書寫可歌可泣的故事。廣場的正中間嵌有水晶玻璃大道,又叫“信念大道”。我們一步一步,緩緩地走着,跟在我們身後的是一羣小學生,胸前戴着紅領巾,想必他們同我們一樣,來這裏為的是追憶紅色歷史,弘揚愛國主義情懷。

初夏的陽光照在地面上,玻璃泛着光亮。1940年春天,冬日的寒意猶未消盡,白色恐怖籠罩古城,反動派的暗探和爪牙遍佈角落。不到3個月的時間,先後有70多名共產黨員和進步青年遭到逮捕,戴上沉重的鐐銬。在之後的4年裏,這條路上陸續留下了400多雙革命戰士的血淚足印。面對明與暗的較量,真的勇士敢於奮不顧身撲向火焰,換取新生。於某種意義來講,這條長160米的“信念大道”承載着一種不可動搖的信念。人一旦有了這種信念,不管夜有多麼黑,前路有多麼長,總能抵達勝利的彼岸。

馬家洲集中營是由一家祠堂和三間民居改造而成的,後擴建成革命歷史紀念園,除了“信念大道”,還有紀念館、集中營舊址等幾部分。一座工字型的斜面建築,與紀念館入口處的錐子形三角鐵造型遙遙對望。紀念館的外牆塗以灰色,深色水泥板蓋面,顯得格外凝重而有力量。踏進館內,迎面是一組烈士英雄雕像,7尊銅像或坐或站,表情從容,眼神堅毅而篤定。與我們一同參觀的小學生們獻上花圈,在這裏莊嚴宣誓。

紀念館的南側是集中營的舊址。厚重的木門,屋瓦接堞,青灰色的翹檐勾勒出贛派建築的別緻,誰也無法想象到,如此美麗的建築內竟掩藏着一個“江西渣滓洞”。

“生是共產黨的人,死是共產黨的鬼,寧可坐牢坐死,也不跪着爬出去”。國民黨反動派試圖在集中營中以酷刑動搖革命志士的信念,皮鞭、辣椒水、燒得通紅的烙鏟,每每獄中戰士受到肉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摺磨之時,關押在禁閉室裏的廖承志便會高聲唱起歌來,鼓舞士氣。起先,只有廖承志獨自放聲高歌,到了後來,關押在獄中的戰士一起歌唱,用歌聲與敵人作武裝鬥爭。歌聲被賦予了一種光芒,也是對革命願景的讚歌。它恰似心靈上的源頭活水,汩汩湧動着,噴薄着,充實黑暗中的生命。

紀念館北側立有一個銅雕,呼應入口處的三角鐵造型。高達33米的五角星以不屈不撓的姿態奮力掙脱鐵三角的枷鎖,五角星鮮紅,那是浴血奮戰後新生的顏色,向我們展示着新世界、新氣象。

走出紀念園,陽光格外燦爛,那飄揚的五星紅旗和高昂的《國際歌》,在我的心裏樹立起一座不朽的豐碑。

TIPS

推薦線路:井岡山—瑞金—于都—贛州

美食:醬蘿蔔、泰和烏雞湯、蒜蓉小龍蝦、艾米粿

龍江巡遊三江平原濕地

地球母親的腎

洪河農場是黑龍江三江平原的核心區域,我抵達時是迷人的夏季,湛藍的天、遒勁的塔頭,水中嬉戲的鳥兒……這就是中國最美濕地——三江平原濕地給我的最初印象。

三江平原由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匯流沖積而成,屬低沖積平原沼澤濕地,依地形的微起伏縱橫交織,構成豐富多彩的濕地景觀,堪稱北方沼澤濕地的典型代表,也是全球少見的淡沼澤濕地之一。夏季,這裏是鳥兒的天堂,雁鴨、鴛鴦成羣結隊在水中嬉戲,冬季,狍子、馬鹿、野雞不時出沒在厚厚的白雪之中,塔頭上茂密的黃草遮掩着它們,大片小葉樟草在風中搖動。

我是北大荒的兒子,出生在三江平原濕地一隅的勤得利農場。記得我家房後就是一片連綿的濕地,夏天,我和小夥伴們在濕地的邊上抓魚、採荰柿;冬天,母親帶着我們在濕地中割烏拉草,然後將這種草塞進棉鞋裏裹腳取暖。

烏拉草是莎草科薹草屬植物。母親曾説過,烏拉草有除味祛味、通經活絡、消除疲勞的功效,是北大荒的“三寶”之一。

很多朋友都關心濕地,但對濕地的概念和內涵卻瞭解甚少。濕地,顧名思義就是富含水分、濕潤的地方,腎臟在人體中起到調節水分循環、代謝廢物的作用,濕地對於地球的意義也是一樣的,所以被稱為“地球之腎”。

廣義的濕地包括沼澤、濕原、灘塗、泥炭地等水域地帶,還包括水深不超過6米的淺海區、河流、湖泊、水庫、稻田等,不論是天然的或人工的、長久的或暫時的、靜止的或流動的、淡水的或鹹水的水體。按照這個定義,全世界濕地的總面積為855.8萬平方千米,佔地球陸地面積的6%。

三江平原濕地為北大荒的遼闊壯美貢獻了力量。然而,就是這片怡人寧靜的美,曾經也有過一段被損壞的歷史,一度成了“缺失的美”。當時,人們過度墾荒,將濕地也開墾為農田種糧,不久,卻因為破壞了“地球之腎”遭到了自然災害的懲罰。1984年1月11日,經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位於三江平原腹地,同江市與撫遠市交界處,主要保護對象為原始沼澤生態系統及珍禽,有了這樣的機構,濕地保護工作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

精準有力的保護令三江平原濕地重現了鳥兒歡歌、野獸出沒的景象。1996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洪河自然保護區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可見,三江平原濕地保護取得的成效以及國家對三江平原濕地的重視。2002年1月,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拉姆薩濕地公約組織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成為中國現有的36塊國際重要濕地之一。

我雖然出生在北大荒,與濕地相依相伴成長,可我的濕地知識卻掌握得很少,以至於再次面對浩渺的三江平原濕地時,竟然找不到合適的語言來形容她、讚美她。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研究人員告訴我説,這裏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節,因氣候冷濕,地表徑流緩慢,再加上季節性凍融的黏重土質,使得地表長期過濕,積水過多,形成了約240萬公頃的大面積沼澤水體和沼澤化植被、土壤,夏季便是獨特的沼澤景觀,到了冬天,沼澤地被冰雪覆蓋,一片蒼茫,讓人看了腦海中浮現出邊塞詩的意境。

三江平原濕地是一個無邊的大寶庫,生態系統類型複雜多樣,約有1700個物種,其中國家級珍稀瀕危物種約100種。濕生和沼生植物主要有沼柳、苔草和蘆葦等,其中以苔草沼澤分佈最廣,佔沼澤總面積的85%左右。

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全球同一生物帶中具有高度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是三江平原原始濕地景觀的縮影。為了這片濕地“青春永駐”,無數人像呵護自己的孩子一樣呵護着她,呵護着地球母親的腎。

此次遠行,從建三江到撫遠,從撫遠到同江,從同江到饒河,濕地風光一直與我相隨相伴。這親切迷人的風景讓我感嘆不已,我想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想起了為保護濕地而忙碌的人們,想起了許多過去的故事,濕地的芬芳已緩緩滲入流年,滲入了我的生命……

TIPS

推薦線路:佳木斯—雙鴨山—富錦—同江—撫遠—饒河—虎林—興凱湖—雞西

貴州漂流避暑度假之旅

高過河漂流

人生的第一次峽谷漂流,是在鎮遠有“雲貴高原翡翠”美譽的高過河原始森林峽谷裏。

高過河位於黔東南鎮遠縣城西北34公里處的羊場鎮,整個流域遍佈原始森林、峽谷、險灘和飛瀑。説高過河風景如畫一點都不為過,兩岸植被種類不勝枚舉,森林裏古木參天,空氣濕潤,峽谷裏河水常年奔騰不息,清冽得使人有一種想跳下去的衝動。

高過河漂流的河道位於河流上游,長度約10公里,整個漂流過程約兩個小時左右,其間激流伴着險灘,尖叫伴着吶喊。置身其中,此生不曾有過的狂放得到肆意釋放。闖過激流險灘的那一刻你會忽然發現,漂流不僅僅是一種休閒娛樂項目,還是生活減壓的一種極好方式。

在景區服務窗口領取到漂流所必需的救生衣、頭盔、護膝等安全防護裝備並穿戴整齊後,我們便下到河邊,河流中已經有三五隻皮艇先於我們出發了。和我共漂一艇的是我的小夥伴蕭蕭。“兩個人一隻皮艇是最安全的方式。”一個工作人員説,“握緊兩邊扶手,兩人分別緊貼皮艇兩頭。” 指導我們上皮艇坐好後,他隨手遞過來一根木仗説“划水用的”。

我們頗覺好奇,但是很快,我們便知道了這根木仗有多麼重要。

皮艇順流而下,仰望兩側山峯,氣勢磅礴雄偉壯觀,各種花花草草在崖底也在身邊,觸手可及,沿途不時有從峯巒之中一傾而下的小瀑布,如碎玉飛花般撒落。河水深邃而平緩,但如果你認為一直是這樣漂到終點那就大錯特錯了,皮艇如果擱淺或飄進亂石之中,那可是要費一番功夫的,這個時候,木仗就成了你脱離困境的最佳“幫手”,如果你手忙腳亂依舊不能使皮艇動彈,那就只好下水用力推動皮艇了。

最令人感覺刺激的,當然是在經過有落差的河段了,湍急的河流翻滾着轟鳴而下,皮艇在此時猶如小小木板,瞬間就被巨浪淹沒,我們渾身濕透,皮艇裏灌滿了河水。當皮艇順水勢衝出水面的時候,我們的尖叫和吶喊早已隨着浪花奔騰而去。

但不是每一次經過激流落差的時候都如此順利,很快,“友誼的小船説翻就翻”,正當我們興奮地高談闊論之時,一個高落差點已經等待我們多時,只感覺“譁”地一下,皮艇非常麻利地就把我們扣在翻滾着巨大浪花的深潭之中。很快,我們便藉助浮力浮出水面,相互望了一眼,哈哈大笑起來。在一旁的救援人員迅速將我們拉到一旁,在他的幫助下我們扶正皮艇,繼續順流而下。

河水靜緩路段,一種透滿綠意清新的寧靜瞬間就將我們包圍,掩映在濃蔭中的河水碧綠清澄,山巔之上煙雲籠罩,令人心曠神怡,泉水流經凸凹不平的崖壁岩石,發出清脆的鳴響。不知道經過了多少個大大小小的落差點後,喉嚨已經喊得有些發乾,看着飛瀑流泉的山岩,索性在崖壁接一捧山泉飲下,頓覺清涼可口。

河流安瀾,時光悠然,我們躺在皮艇裏順其自然,兩側青峯如黛,天空雲捲雲舒,流水鳥鳴風過谷底。不知道漂流了多久,也不知道距離終點還有多遠,經歷一系列驚險刺激之後,我們忘記了時間,不斷擱淺又不斷漂流,兩岸青山對峙,不斷有飛浪擊石,漂過一山又一山,在高過河原始森林的大峽谷中,我們似乎脱離了紅塵。

天空忽然下起了小雨,細細密密。蕭蕭説,小心前面又一個高落差。我回頭,果然。隨即抓緊扶手,屏住呼吸……我們落下去時候,翻騰起巨大的浪,只覺得轟地一下就沉了下去。浮出水面,發現“友誼的小船”又翻了,看着小艇倒扣,我們居然笑到了肚子疼。再次爬上皮艇,旁邊的救援人員説前面就到終點了。

划着小艇,漂過一片深潭,岸在前方,即將結束一場驚險有趣的漂流的時候,忽然有一些落寞襲來,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再來放肆一次,把自己交給峽谷,讓生命與波濤相擁,無論激流還是靜緩,一切都可以順其自然,多好。

TIPS

推薦線路:貴陽市、施秉縣、黃平縣、台江縣、鎮遠縣、銅仁市

湖南天下洞庭·濕地生態遊

洋泉灣品茶

又到週末,應朋友邀請,去南洞庭桃江縣的洋泉灣品茶。

洋泉灣緊靠資江河畔的羞女湖,自然風光秀美,民俗風情濃郁。驅車進入,但見滿目青山,綠樹葱蘢。羣峯環抱中的田園阡陌交通、屋舍儼然。老百姓在屋前屋後採茶耕耘,怡然自樂,有如世外桃源。

資江像一條深藍色的飄帶,從湘中大山裏蜿蜒奔流,下游的郭家洲水電站建成蓄水後匯成羞女湖。羞女湖湖面開闊,碧波盪漾,兩岸綠樹成蔭,青翠欲滴。湖中有一個小島叫望母洲,遠遠看過去,猶如一艘綠色的船,在湖中飄蕩着,搖向遠方。

我們乘上快艇,向望母洲馳去。碧藍的天空中有鳥兒飛翔,兩岸成排的大樹一閃而過。透過樹的縫隙,可以看到一排排農舍,炊煙裊裊。湖面上不時有一對對鴛鴦,受驚後像賽跑似的,雙蹼奮力向湖中劃去,劃出兩條長長的痕跡……

望母洲上多黑楊和竹林。那些黑楊因為土壤肥沃長得高大挺拔、直聳藍天,有如英武的男子一樣。竹林則密密麻麻、婆婆娑娑,猶似嫵媚的少女一般羞澀。在黑楊與竹林的掩映中是一幢古舊的紅磚房子,據介紹,那是曾經的知青點。望母洲共有土地400多畝,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被安置在這裏,開墾農田、種植莊稼。如今,這裏成了一個旅遊景點。

為什麼叫望母洲呢?我心裏一直疑惑着。

據當地人介紹,望母洲原來叫黃婆洲。相傳有一隻翼龍被趕到接龍橋,因思念母親,便偷偷來童子山尋母,游到資江上游,擔心被降龍許將軍追殺,只好在江面上回頭一望,看了母親一眼,便匆匆遊走了。後來,人們便把黃婆洲改名叫望母洲。

望母洲四面環水,是一座原生態小島,島上多細沙,赤腳踏上去感覺細軟而舒適。上百畝的原生態竹林,林中有遊道,兩邊竹林交錯,搭成一條條拱門,一直延伸到遠處。漫步其中,猶如穿越時光隧道。島上可以騎馬、射箭,或做其他户外休閒運動,其中,最愜意的要算喝茶。

在島上漫步,走累了便可以坐在樹林中喝茶。樹林中有一片濃蔭,涼風習習,此時端上一碗擂茶來,芝麻的芳香混合茶葉的清香,沁人心脾。

擂茶是這一帶的特色茶飲,是把茶葉、芝麻、花生等原料放進擂缽裏反覆研磨後衝開水喝的一種養生茶。當地人家招待客人或勞作之餘常喝這個。外地人到來,喝幾口擂茶,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休息一陣,我們又乘快艇返回洋泉灣,這時已經到晚飯時間了,我們應邀到農户家裏去喝茶。

桃江縣是有名的茶葉產區,在茶禮、茶俗方面保留着許多習俗,今天要喝的是五道茶,俗稱“五道二十四碟”。主人擺開茶桌,二十四碟上桌,我們開始品茶。

第一道茶是清茶。小瓷碗裏盛有泡好的涼茶,用來緩解口乾舌燥再好不過了。主人告訴我們,這茶是取當地老茶樹嫩葉,以清泉水泡製而成,冷卻後用來敬客,表示為客洗塵、潤口清心。

接着上來第二道茶——擂茶,也是生津解渴的。我們一邊品茶,一邊吃着“二十四碟”。“二十四碟”主要是小吃,有六葷、六素、六果、六特,都是民間傳統美食,酸甜苦辣鹹,味俱全,吃起來別具一番滋味。

這時,又上來第三道茶——甜茶。這是用甜酒、荔枝、桂圓、紅棗、雞蛋、清泉水加紅糖,以砂罐熬製而成的,有甜心蜜意的意思。

我們正慢慢品味,這時,每人面前又上了一碗熱氣騰騰的麪條。主人介紹説,這是第四道麪茶,以當地的精製麪條加工而成,有充飢温飽的作用。喝了前三道茶,肚子還真有點兒餓了,我們開始品嚐麪茶。平時吃麪條有點兒囫圇吞棗,這次品過茶再來品面,覺得麪條好吃多了,吃的文化層次也高端多了。

第五道茶是泡茶,用芝麻、茶葉、豆類和煮沸的清泉水沖泡而成,可清口解膩,起到清腔健胃的作用。

據介紹,這“五道二十四碟”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當地老百姓招待貴賓的一種禮儀,凝聚了古老的農耕文化,體現了當地人濃濃的待客之道,很受遊客青睞。

通過進一步交談,我瞭解到,洋泉灣曾經是一個偏遠落後的村莊, 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為省定貧困村。這幾年通過發展旅遊、開發土特產品,已經全面脱貧,正在向美麗鄉村邁進。

TIPS

推薦線路:桃江山水風光兩日遊:桃花江森林公園羅溪—飛水巖瀑布—浮邱山—浮邱寺—桃花江竹海

桃江鄉村旅遊一日遊:沾溪洋泉灣生態旅遊區—大慄港安寧竹谷—牛田印象花海

陝西“沿黃觀光路”深度自駕遊

穿越晉陝大峽谷

從西安出發,穿過延安,到達榆林市的府谷縣,我們站在了黃河陝西段的頂端,也就是陝西沿黃公路的北起點。遠望蒼茫而來的大河,如一條飄帶從雲端走來,帶着雪域高原未消的冰寒雪氣。俯瞰而去的激流,大浪淘沙,洶湧澎湃,如一條游龍鑽進了山谷,讓人不由得思緒萬千,豪情滿懷。

面對梁峁縱橫的黃土高原,在河套逛了大半圈的黃河不得不踽踽獨行,硬着頭皮向前,像一把鋼刀直插黃土高原,又像一頭雄獅瘋狂地撞向羣山,浪花飛濺、粉身碎骨,但它硬是在崇山峻嶺中為自己闖出了一條道。這一段便是分隔了陝西、山西的晉陝大峽谷,俗稱黃河小北幹流。因為地勢險要、交通不便,黃河小北幹流一直處在深閨無人知,即使我這個與黃河打了20多年交道的“老水文人”也沒機會一睹其真面目,直到號稱陝西“1號公路”的沿黃公路開通,我才踏上了旅程。

車沿着黃河奔騰的方向前進,我的思緒也跟着風跑。黃河一入陝,便與身旁山巒展開激烈廝殺,這一場戰爭最終以黃河的落敗而結束,它在府谷縣牆頭工業園區拐了一個大彎南下,但阻擋其行程的山峁也付出了慘重代價,呈現出“血淋淋”的景象——這就是黃河入陝第一灣和皇甫丹霞地貌奇觀。

和所有人一樣,當第一眼看到那一望無際的丹霞地貌時便被驚豔了。紅白砂石山體順着沿黃公路綿亙10多公里,如彩虹、似赤練,如削如劈,或凸或凹,像高塔聳立,似飛鷹展翅,又如猴子欲躍……這一特別的地貌結構地質學上叫砒砂岩,形成於2.5億年前的古生代時期。五彩的砒砂岩給單調的黃土高原注入了豐富的色彩,因為其主要為紅色、粉紫色和灰白色,所以當地人又稱它為“五花肉”。“五花肉”好看,但路另一邊的黃河卻只顧趕自己的路。歷史上,這裏曾是邊關要塞、兵家爭奪之地,金戈鐵馬去,馬革裹屍還,黃河見證過太多的血淚。往事已遠去,但長城墩台、府州古城、蒙漢天書卻記錄下那些戰火紛飛的故事。河水渾黃、蒼涼,這裏的黃河步態從容堅定。

出了府谷便入神木,地界的差別並沒有影響黃河的步伐。沿黃公路跑到了山上,黃河藏身於谷底。二郎山、天台山、鳳凰山,山山有風景,讓人一覽眾山小。高家堡、楊家城、西津寺,像一顆顆明珠,閃耀在黃河岸邊。因為行程的原因,我們無法一一探訪,但那雕刻在黃土崖上的窯洞,那裹着白頭巾站在黃土地裏莊稼漢,那和白雲一樣悠揚的信天游,那如線團一樣縈繞的山路,讓人產生無限遐想。

我們在神木最南端的萬鎮休息吃午飯。説是鎮,其實只有百米長的半邊街,一排兩層樓的房子,也就十多户人家,一樓開門面,二樓住人。門前溝邊是人腰粗的槐樹和柳樹,溝下是大片大片的棗林,勾勒出一地的清涼,若在秋日,一定是一片盛景。萬鎮舊時是一座碼頭,新中國成立前,沿黃河而來的貨船都從這裏卸貨上岸,改由馬車運往榆林、鄂爾多斯等地。那時的萬鎮可謂是車水馬龍、人聲鼎沸,後來黃河水落,航運消失,萬鎮也沉寂了,人們如鳥獸般散去。現在的半邊街是鎮上統一規劃建設、供遊客休息的地方,街上的住户也都是從山上搬遷下來的。

出萬鎮到佳縣,經吳堡、綏德、清澗,過延川、延長,再到宜川,兩岸山勢越來越險、越來越狹窄,黃河的情緒再難平靜,就連腳步也紊亂了。它開始奔騰和擠撞,特別是在壺口,形成了氣勢雄渾的瀑布,濤聲震天、恢宏大氣,用任何語言都難以形容。

鯉魚躍龍門,赤河三里。經過千辛萬苦,黃河終於在韓城龍門走出了晉陝大峽谷。700多公里的行程、600多米的落差,讓沒了束縛的黃河一下子擴展到八九公里寬。河面豁然開闊,水流趨於平緩,也許這一路太累了,它需要好好舒緩一下。黃河雖然平攤開來,但是沿黃高架橋卻高聳起來,如巨龍般蜿蜒在東府大地。那萬畝荷塘、千畝蘆葦,還有波光粼粼的魚塘,以及來往不絕的水鳥,都讓人如痴如醉。就在這痴迷中,我們走合陽,經大荔,過華陰,最終到達沿黃公路的終點——華陰華山。

沿黃公路我們走了大半,但晉陝大峽谷的風景卻並沒有記述完。那千年歷史的積澱,驚豔世俗的奇異地貌,浩瀚繁複的人文風景,都縈繞心頭揮之不去,令人終生難忘。

TIPS

推薦線路:西安—潼關—大荔—合陽—韓城—宜川—延川—綏德—吳堡—佳縣—府谷—榆林—靖邊—延安—黃陵—西安

山東魅力青島經典遊

青島老房子

文<呂峯>

這個6月,小手拉大手一起初夏遊

青島是一座聞名中外的海濱城市,除去蔚藍的大海、青翠的山巒、宜人的環境,還有許多風格迥異的老房子。這些獨具特色的老房子猶如青島的枝與葉,鮮活地反映着青島歷史文化的脈絡。

青島的歷史文化可謂源遠流長,早在五六千年以前,先民就在此創造了燦爛的嶽石文化。近代的青島因優越的自然地理環境和天然的良港而成為帝國主義爭奪的殖民地,德國、日本等都曾侵佔過它,英、美、法等國紛紛在此設立領事館。於是,青島便擁有了多個國家風格的房子,無意中成了一個建築博物館。青島保存的這些建築被稱為“世界建築的標本”,因此青島也有着“萬國樓”的稱譽。

漫步其中,彷彿到了異國他鄉。這些老建築的身上印刻着一個多世紀以前歐洲文化的影子,一些剝落的牆面承載着歲月的記憶。踱步在青島的街頭巷尾,令人駐足的老建築比比皆是。在青島小住的幾天裏,看老房子成了我的第一興趣。

浙江路上的天主教堂是青島最大的哥特式建築,其主體長80米,頂端豎有高約5米的巨型十字架,十分雄偉,堂內大廳可容千餘人,後方設有兩個大祭台,配以上方穹頂的聖像壁畫,甚為莊嚴美觀。江蘇路的基督教堂,則與天主教堂的建築風格截然不同,堅固厚重的牆壁、半圓拱形花崗岩窗框、陡斜的紅色屋頂以及綠色尖頂的鐘樓,使整個教堂的輪廓顯得清晰簡潔,給人一種獨特的美感,鐘樓上的巨型鐘錶給原本肅穆的教堂又增添了幾分神秘和莊重。

在20世紀初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青島是國內外軍政要員、商家名流、文人墨客來往穿梭的舞台,可以用羣星璀璨、光耀島城來形容。康有為、蔣介石、陳毅、聞一多、沈從文、老舍、梁實秋等都曾在青島工作、生活過,青島也因此留下了他們當年的寓所,成了一道獨特的人文風景線。這些名人寓所也是近距離了解歷史名人的絕佳窗口。

蔣介石曾住過的別墅為花石樓,用花崗岩和鵝卵石建成,建築風格是典型的歐洲古堡式,又融入了希臘式和羅馬式的風格,也有哥特式的建築特色,主體共分五層,頂層為觀海台,一側有鐵尖頂,由圓形和多角形組合而成的建築物正面造型,別緻有序。康有為的天遊園是文人寓所中最為著名的。寓所瀕臨大海,是一座小二層樓的建築,暗紅色的木構房屋、間以雪白的牆壁,在清澈天空的襯托下顯得十分莊嚴。坐在二樓闊大的陽台上的書桌前遠眺,大海目力可及,彷彿遙遙可以聽見海浪的翻滾聲。

青島的老房子在建築式樣以及風格上都各具特點,鮮有四方盒子或火車廂式的整齊劃一,輪廓少直線而多弧線,屋頂無一平頂,或成哥特式的尖突,或成四稜四面的盔形。屋頂的顏色是一色的紅瓦,有時走得遠,坐在海邊的礁石上回望全城,但見裙樓鱗次櫛比,襯着如雲的綠樹,像一簇簇跳動着的火苗,在藍天碧海間又似一抹燒紅的晚霞,耀人眼目,震人心魄。

最可看的是德國人建的提督樓,據説是仿照德國皇宮的樣子建成的,是一座典型的德國古堡式建築。提督樓背倚信號山公園,與海洋大學、基督教堂遙遙相對,能聽得見海潮聲和松濤的呼嘯聲。樓高三十餘米,全都是一色花崗石砌成,底層和頂層都用糙石穿靴戴帽,窗户都用粗石鑲邊,窄而高的玻璃窗如兩隻深陷進去的眼,窗框上鼓起的石頭活像高聳的鼻樑,足見設計者的獨特匠心。後來作為迎賓館,這裏接待過越南胡志明主席、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等國際友人。

遊覽青島的老房子,像翻閲一部歐洲建築的史書。雖然歷史的背影已漸漸遠去,可歷史所賦予青島的文化性格與底藴卻一直向前延伸,讓人可以看到裏面塵封的掌故。從青島回來後,我依然被那些老房子獨特的美長久地感動着。我也希望青島這座融歷史與現代為一體的迷人城市,永遠充滿生機與活力,永遠以無邊的美麗佇立於蔚藍的海岸邊。

TIPS

推薦線路:棧橋—中山路—聖彌艾爾教堂—德國總督府舊址博物館—五四廣場—奧帆中心—情人壩—人氣民宿入住

瞭解更多詳情

2020年5月26日“文末福利”開獎啦!請本期獲獎者 @此間的少年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459 字。

轉載請註明: 這個6月,小手拉大手一起初夏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