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355天才過聆訊,物企IPO閘門收緊了

由 時愛蘭 發佈於 休閒

  文/樂居財經 鄧鑫妮

  “兩戰”成功的物企名單中,又添了一個名字。

  6月21日,魯商服務通過港交所聆訊,距離其上一次遞表已經過去5個多月。

  魯商服務帶着2290萬方的面積跨過門檻,這個規模並不算大,但是在等待聆訊的7家物企中,它僅次於萬物雲、龍湖智創生活和珠海萬達。

  “遞表物企的整體質量不如從前。”有人感嘆到。

  規模是物企營收的基礎,眼下很明顯的情況是,除了萬物雲等幾家頭部物企,IPO進行中的物企規模已經大打折扣。

  有些人的IPO是六個月,有些人已經延長到12個月。整體實力下滑,第一次遞表被駁回,不得不進行二輪衝刺的情況在增多。

  二闖IPO幾乎成了必經之路。今年上市的三家物企中有兩家經歷了二次遞表才被接納,而眼下處於遞表狀態的7家物企中,有4家已是“兩戰”港交所。

  “兩戰”的魯商和潤華

  除魯商服務外,同樣倚重山東市場的,還有正在等待聆訊的潤華物業。

  上市這件事情上,魯商服務和潤華物業有了默契。去年7月,兩家物企前後腳遞交招股書,中間只隔了兩天。

  資本市場上少有山東物企的身影,因此二者也常常被看作山東物企的種子選手。

  巧合的是,兩家物企在第一次遞表途中雙雙摺戟,然而失效後的應對態度卻產生了區別。

  魯商服務搶了個先,距離首次IPO失效僅過去半個月,便選擇了二度遞表。潤華物業失效後,等了三個多月才重振旗鼓再度衝刺,眼下距其第二次到期還有兩個多月。

  發軔于山東,但不同的發展軌跡讓二者孵化出了不同的業務板塊。

  魯商服務的營收板塊與一般物企無異,三項業務分別是物業管理、非業主增值和社區增值;潤華物業的劃分與之有所區別,四項業務為物業管理、物業工程及園林建設、物業租賃和其他服務。

  不過總體而言,物業管理仍舊扛起了兩家物企的收入大旗。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魯商服務在管面積2290萬平方米,總收入5.8億元。近些年其物業管理服務收入比重接連下降,但去年底仍維持在43.8%,是第一營收大項。排在後面的是非業主增值服務,營收超2億,佔比35.1%。

  相比之下,潤華物業的收入總額已經被物業管理服務包圓了。截至去年末,服務面積1670萬平方米,總收入6.01億元,其中物業管理服務收入5.43億元,營收佔比90.3%。

  業務結構往往會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一般來説,增值服務的盈利水平略高於基礎物管服務。這也是兩家企業營收相差不大,但收入較低的魯商服務盈利能力更強的原因。

  據招股書內容,2021年魯商服務的淨利潤7700萬元,淨利率約為13.2%,毛利1.48億元,毛利率25.4%;期內潤華物業淨利潤4400萬元,淨利率7.4%,毛利1.14億元,毛利率19%。

  如今,魯商服務已經叩開資本市場的大門,另一位選手潤華物業能否過關,還未可知。

  有意思的是,潤華物業首次遞表的名稱為“潤華物業科技”,而二次遞表時已經變成“潤華智慧健康服務”,無論哪個名字,在其收入中體現都不多。

  而且,潤華物業背靠的是山東汽車服務商潤華集團,於內沒有房企背景可供穩定“輸血”。業務收益排名前五的客户中,潤華集團排在第三,收入2800萬元,佔總收入比重4.7%;另一位關聯方航乾集團帶來4200萬元收入,佔比7%。

  7家物企等聆訊

  交易所前門庭若市的景象,已經一去不復返。

  魯商服務“兩戰”成功,卻也是踩點通過,距離過期不到30天時間。另一家IPO臨期的,是年初遞表的龍湖智創生活,還有半個月。

  遞表、過會、上市,物管股動作逐級變冷。今年年初,遞表等待的物企尚有20餘家,半年蹉跎,有的半道選擇了出售、有的無奈失效,如今遞表等待者已驟減至7家。

  其中,今年首次遞表的三家,龍湖智創生活、萬物雲和中湘美好,暫時還沒有進展消息;整裝再出發的潤華物業、融匯悦生活、蘇新生活服務和珠海萬達,前三家在規模和營收上不太吃香。

  招股書顯示,中湘美好、融匯悦生活和蘇新生活服務的規模都不到千萬方,營收表現平平,最高的蘇新生活服務4.62億元。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港交所提高門檻、股市遇冷、聆訊後暫停上市、出售事件層出不窮,物企衝刺的信心消磨殆盡。

  去年8月,已經遞表的陽光智博服務突然宣佈與萬物雲換股,不少人直呼:“還能這樣玩?”

  隨後的幾個月,資本市場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脈,遞表之意不在上市,或許是為了賣個好價錢。

  富力物業以不超過100億的價格賣給了碧桂園服務,隨後彩生活也將其核心資產祭出。

  中梁百悦智佳、禹洲物業、中南服務、明宇商服等,在交易所門口晃了一圈,就被相中,中梁百悦智佳和中南服務都已經過會。

  大浪淘沙,物企上市情況愈加艱難。敲門無果後,有物企退回原位,打消上市念頭,也有物企選擇韜光養晦修煉內功,以待時機。但無論如何,資本市場永遠不缺乏追逐者。

文章來源:樂居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