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也是個“好吃”的氣節,不僅有醃肉,還有冬釀黃酒
今日是大雪節氣,二十四節氣中第二十一個節氣,元朝吳澄所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寫到:“大雪,十一月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是指這個時期天氣已冷,大量的雪開始飄落。後來,大雪節氣代表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
大雪的到來,意味着仲冬要開始了,這一時期,一些地區準備越冬的飲食——醃臘肉,還有地區流行冬季進補。一起看看有關大雪節氣的飲食吧。
“小雪醃菜,大雪醃肉”
“大雪”醃肉習俗在南方不少地區都有,如今已成為冬季餐桌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老南京有句俗話叫做“小雪醃菜,大雪醃肉”,意思是進入大雪節氣後,一些高蛋白的肉類進入最佳醃製時間,每年到這個時候,人們會醃肉、醃雞鴨等。
醃製方法有些複雜,將大鹽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鍋炒熟,然後放涼,塗抹魚、肉,反覆揉搓,直到表面有液體滲出時,再把肉連剩下的鹽放進缸內,用重物壓住,放在陰涼背光的地方,半月後取出晾乾。再將醃出的滷汁加水燒開,撇去浮沫。之後將晾乾的肉一層層碼在缸內,倒入鹽滷,再壓上重物,十日後取出,掛在朝陽處晾乾。
冬釀黃酒
除了醃肉之外,大雪時期還會涉及“冬釀”,即釀製黃酒。冬季嚴寒,水體清冽,能使酒在低温發酵過程中慢慢醖釀醇厚風味。冬釀黃酒在南方地區較為流行,其中以浙江紹興最為出名,“紹興黃酒釀製技藝”已於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大雪進補
“冬天進補,開春打虎”,民間認為大雪是“進補”的好時節,因為此時天氣嚴寒,需要吃一些温補的食物來滋養身體,增強抵抗力,抵禦寒冷。在北方地區,人們以吃牛、羊肉來“進補”,以達到“温補”效果,北京流行吃銅鍋涮肉、喝羊湯。
吃紅薯粥
大雪以後氣温越來越低,山東民間有“碌碡頂了門,光喝紅黏粥”的説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門,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紅薯粥,這一習俗在江浙地帶也較為流行。寒冷的冬季,一碗香甜的紅薯粥,既美味又健康。
新京報記者 劉歡 圖片來源 資料圖、視頻截圖
編輯 李嚴 校對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