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只是程序,是中立的,它的善惡由背後的人操縱。強化對算法的監管,就是要明確算法不能逾越的法律紅線,明確算法侵權後的追責和補償辦法,讓監管的觸角精確地指向算法背後該負責的人
文 | 南辰
日前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召開,議題之一是研究促進平台經濟健康發展問題。會議強調,要把握平台經濟發展規律,建立健全平台經濟治理體系,明確規則,劃清底線,加強監管,規範秩序,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國內和國際,促進公平競爭,反對壟斷,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在筆者看來,不管是方興未艾的網約車平台,還是風生水起的外賣送餐平台,相關部門都亟待補上“算法監管”的短板,要給平台算法立好規矩,標出紅線,同時按照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的精神,加快健全平台經濟法律法規,及時彌補規則空白和管理漏洞,加強數據產權制度建設,強化平台企業數據安全責任。
以貨拉拉為例,最近長沙一起用户跳車死亡悲劇,暴露出同城網絡貨運平台長期遊走於監管灰色地帶的尷尬——為何車內沒有監控設備,偏航為何沒有預警,為何人貨混載……所有這些疑問,都指向貨拉拉內部監管責任缺失,這是涉案司機無法獨自承擔的責任。
梳理平台監管責任之外,還應當意識到,相關監管部門也應亡羊補牢,加強對貨拉拉等平台的外部監管。不能以保護業態創新為藉口,放鬆對企業安全生產的監管,更不能漠視平台經濟野蠻生長、養癰貽患。
在加強對平台經濟監管的過程中,如何強化“算法監管”是個關鍵的新課題。
舉例來説,以往,市場監管人員的監管重點往往是秤準不準、貨真不真、退換修保障如何落實到位等傳統的公平交易要素。而今,移動互聯網發展帶來了平台經濟狂飆突進,看不見摸不着的算法隱藏背後,揩油損害消費者和員工權益。
例如,近期上海市消保委開展的一項比較試驗顯示,超半數網約車多算公里數。網約車訂單計費不準,與預估或經驗存在偏差,成為不少消費者的煩心事。網約車計費與平台算法緊密關聯。過去,有的不良出租車司機繞路或利用計價器“彈弦子”揩消費者的油,如今,網約車多計費穿上了算法外衣,更具隱蔽性,普通大眾很難發覺。
此外,據媒體報道,來自復旦大學一研究團隊的一項社會調研表明,網約車還存在不同手機優惠金額不等的“看手機下菜碟”或殺熟現象,這些都需要監管部門紮緊對平台經濟“算法監管”的籠子,保護好消費者權益。
強化對平台經濟算法的監管,還能維護好平台企業員工的合法權益。春節期間,餓了麼騎手餘先生爆料稱,餓了麼在春節每單補貼之外還推出了額外年終激勵。騎手意想不到的是,餓了麼在後期突然大幅度提高考核指標,讓獎勵成為懸在空中的胡蘿蔔。媒體曝光批評後,餓了麼向騎手道歉並調整政策。
由此可見,平台作為掌握大數據和算法的一方,如果濫用算法考核和數據優勢,員工的合法權益就得不到保障。更可怕的是,在畸形算法的考核重壓下,外賣騎手會無奈地頻繁選擇交通違法趕時間,或是超長加班透支健康;有的網約車司機在算法的重壓下,心態也可能出現極端化趨勢,給社會安全造成隱患。
強化對平台經濟的“算法監管”,還可以維護好用户數據權益及隱私權,避免算法扮演“隱私小偷”的角色。當然,算法只是程序,它的善惡由背後的人操縱。強化對算法的監管,就是要明確算法不能逾越的法律紅線,明確算法侵權後的追責和補償辦法,讓監管的觸角精確地指向算法背後該負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