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李白的這一首《蜀道難》,是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的名句,讓哪怕是沒有去過蜀地的人,對於蜀地的地形險要到何等程度也有了大概的認知。
他曾發明了一種運輸工具——木牛流馬,為了給蜀漢大軍運輸糧食,這種運輸工具分為木牛與流馬。先有木牛,後有流馬。
先來看一下高科技下的“木牛流馬”
戰爭時期,蜀國要運輸糧食到前線,卻因四川地界的天然險阻而困難無比,棧道的路陡且曲折,還有層層台階,諸葛亮製作木牛的目的就是要通過這樣的棧道。
那麼解決在棧道上運輸糧食的最佳方案是,做一輛車,使其能克服棧道的陡、曲折、台階,在棧道上順利通過。
木牛流馬用了很多機械原理,據史料記載,當時普遍應用的是兩輪車,幾經研究,多次改進,把車弄得已經不像車了,更像牛,於是便命名為木牛。
清華大學的古文獻研究所教授馮立升認為,基本上可以將木牛流馬認定為獨輪車一類。而且,根據各種文獻資料的佐證,木牛流馬是獨輪車一類的可能性非常高。
木牛流馬是奇異的自動機械
此説以《南齊書·祖沖之傳》、《太平御覽》、《辭源》等為代表,其主要內容是:三國時代,運用齒輪原理製作機械,己屢見不鮮,東漢時畢嵐作翻車是利用齒輪轉動來汲水的一種裝備,三國時韓暨又製造水排,利用水力驅動水輪來灌水。
現代人猜想的木牛流馬運作原理圖
《南史·祖沖之傳》:以諸葛亮有木牛流馬,乃造一器,不因風水,施機自運,不勞人力,可知祖沖之是親眼見過木牛流馬的,又因木牛流馬的啓發,他便創造一種機械運行的工具,比木牛流馬更勝一籌,由此可知,木牛流馬一定是利用齒輪原理來製作,否則祖沖之不會有興趣拿它來作參考和對比,可惜的是此論缺乏確鑿的論據和實形。
關於諸葛亮的木牛流馬是怎麼製造的,木牛流馬的工作原理至今還未可知,但來我認為諸葛亮利用齒輪原理製造木牛流馬的可能性較大,但缺乏實際證據,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三款軍用“木牛流馬”
有了這些現代“木牛流馬”,可以有效的減輕單兵負荷,它們能駝載更多的輜重,並能作為大威力武器平台,極大的增強了作戰分隊的野外自持力。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在這次無人系統挑戰賽上,我國軍工又拿出來哪些現代“木牛流馬”。
上面動圖中的這台體形較大的現代“木牛流馬”,為4足仿生機器動物;從現場看,它沒有線纜連接,應該使用了無線遙控裝置。在它的頭部,裝有多台光電傳感器,可遙控方式也可自主行進,通過AI人工系統可保持自身平衡和規避/翻越障礙物。它的動力或是小型燃油發動機或電池驅動。
這是多款國產仿生機器動物在比賽起點準備出發的動圖,從體型上能看到有大中小區分。能看到中間一款4足仿生機器動物的行進速度明顯快上不少。
這是一款外形類似蜘蛛的6足仿生機器動物,它如果裝上偵察設備後就能承擔戰場偵察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