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了很多PC廠商的營銷稿件,發現他們有一個不約而同的點――因疫情出現讓PC產品銷量走高,就不斷“吹噓”行業及自身在重回巔峯。但事實果真如此嗎?PC產品銷量在特殊時間節點有所回暖是真,但重現榮光似乎並非易事。
就在近日,日本東芝公司正式宣佈退出筆記本電腦業務,給PC行業澆了一盆冷水。雖然東芝的筆記本電腦業務近年來已逐漸式微、市場份額迅速走低,但其此前仍然還在堅持。如今東芝果斷在行業回暖的時刻退圈,或許在一定程度上昭示着PC行業的前路仍舊充滿曲折和坎坷。
東芝退圈!PC行業被戳破泡沫
東芝,一員在個人電腦領域拼搏長達35年的“老將”,如今卻面臨老將遲暮的尷尬處境。早在1985年,東芝曾推出世界上第一台筆記本電腦,風頭一時無兩。尤其是在PC行業呈現高速發展勢頭的20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前十年,東芝是毋庸置疑的全球頂級PC製造商之一。
但後來面對更多有實力的新玩家,東芝逐漸敗下陣來。尤其是在技術變革佔據主導地位後,缺乏核心競爭力的東芝,更是難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據一席之地。事實上,早在兩年前,東芝就以3600萬美元的價格將其PC業務80.1%的股份出售給夏普。當時,東芝還抱有起死回生的一線希望。
但即使東芝放心地把PC業務交給夏普,夏普也難以承擔起重任。據IDC發佈的數據顯示,去年全年夏普PC產品在日本市場的出貨量為146萬台,市場份額為8.4%,位列聯想、惠普和戴爾之後。在全球PC市場方面,夏普更是“可有可無”。據Canalys發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前五大PC廠商的出貨量合計佔到78%的市場份額,包括夏普在內的其他廠商市場佔有率僅為22%。
如今,東芝將僅剩的19.9%股份出售給夏普後,正式宣告黯然結束自己的征程。抓緊完全處理掉PC業務,對東芝來説更像是一種解脱。而從另一個角度看,東芝的退圈,似乎也是對PC行業終將再度走入低迷走勢的一種“預示”。
疫情因素+後起之秀:格局生變
PC行業難以重現榮光的其他因素,或許跟後疫情時代+後起之秀帶來衝擊,導致格局生變有直接關係。
從大環境看,受疫情影響,企業員工、在校學生等主力用户人羣對PC產品的需求量大幅增長。這樣的剛性訴求,帶動PC產品在此前實現銷量暴增。
近日IDC、Gartner兩大數據調研機構發佈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貨量報告,均指出二季度全球PC出貨量出現逆勢增長。其中IDC預測實際出貨量超7200萬台,增幅高達11%,為近年來最大漲幅。由此,很多PC廠商都在表示行業已經在回暖,要重現榮光。而在疫情影響下,各大PC廠商的市場份額也發生巨大變化。其中,聯想、惠普都有一定程度的下跌,蘋果今年第一季度的出貨量更是同比下滑16%。格局,在發生變化。
但東芝卻以血淋淋的事實證明,所謂的逆市增長和回暖,都只是一個“泡沫”,極有可能會被戳破。這是因為,後疫情時代已然來臨。據業內人士表示,隨着全球尤其是中國境內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社會逐漸恢復原有的生產生活秩序,人們對於新購PC產品的需求在逐漸恢復常態。隨之而來的是,PC行業會回到之前的低迷之勢。
此外,PC行業還在湧現以華為等為代表的後起之秀。據羣智諮詢發佈的數據顯示,華為系的品牌銷量已經進入國內市場第一梯隊,2020年Q1獲得16%的總體市場份額。這與華為PC產品加入“多屏協同”功能等,有直接關係。在不斷帶來新功能的後起之秀衝擊下,PC行業的格局也在悄然展現更多可能性。
後疫情時代讓PC產品需求降低、後起之秀的崛起等,讓PC行業的未來有了更多變數。而這些變數,只會發生在PC行業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消化原本就已經日漸萎靡的既有市場。這樣看來,PC行業想要實現“二度增長”的確很難。
透支之下,PC需新物種來續命
目前PC產品的銷量增長,實際上是對未來的透支。
如何避免透支,並尋求更好的破局之匙,對PC廠商來説至關重要。就目前來看,PC產品的軟肋在於需求飽和、使用率低、剛需不足、場景單一、存在感低等。要想解決這些問題,PC廠商就必須積極研發新物種!
像之前的二合一電腦表面看起來十分強大,卻噱頭意味十足,最終並未掀起太大浪花。或許,真正有革新意味的PC新物種,是與手機相結合。也只有變為大眾可隨身攜帶且提供便利功能、適應多元化場景的PC新物種,才能為行業“續命”!(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