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互聯網企業“買房”史:有人挑地段,有人看風水,騰訊最愛買買買

由 公冶爾藍 發佈於 科技

文 | AI財經社 趙怡然

編 | 鹿鳴

本文由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互聯網公司拿地建樓的熱情,並未因疫情消亡。

據深圳市土地房產交易中心6月12日信息,深圳今日頭條科技有限公司以10.82億元價格,買下位於深圳市南山區粵海街道一宗商業用地,與騰訊、阿里做起鄰居。

此時距離頭條以90億元價格,收購北京中坤廣場,只過去一年多。而在過去一年,騰訊、京東及小米等互聯網公司,均傳出“買房”消息。

外界眼中更多依靠科技創意的互聯網公司,為何同樣難抵買房誘惑?又從中收穫了什麼?

選址風水,都有講究

拿地建樓,選址是首要學問。

頭條此番選址,延續其對繁華地段的偏好。從錦秋家園裏的一間民宅,到盈都大廈,再到中航廣場,任地租漲落,頭條始終堅守在三環附近的知春路。張一鳴講究地段,曾稱上地、通州為“城鄉結合部”,希望員工在朋友圈曬公司時,重點曬位置。畢竟,“我們是少有的在帝都中心知春路的公司”。

即將進駐的粵海街道同樣大廠雲集,充滿精英氣息。截至2019年4月底,粵海街道辦共有上市公司112家,總市值4.85萬億元。以上市公司總市值論,約等於1個杭州、2個廣州及8個重慶,堪稱最強街道辦。

安居客數據顯示,此地的二手房房價最低已經達到6萬元/㎡,最高則已經超過10萬元/㎡。去年新開盤的一個樓盤售價則為89000元/㎡。

此地亦是鄰居騰訊的大本營。一眾互聯網公司中,騰訊最愛買地。據不完全統計,其在深圳、北京、上海、廣州等十幾個城市,持有地產。其中,騰訊全球總部濱海大廈佔地面積1.87萬平方米,總投資超過18億元。

據年報,騰訊2019年非流動資產總額7000.18億元,較上年增長約38.2%。包括土地使用權、在建工程、投資物業等。

另一位鄰居阿里相對剋制,一早確立杭州北京“雙總部”戰略,版圖多位於這兩地。位列“BAT”的百度同樣拿地較少,部分位於李彥宏老家,山西陽泉。

相比鍾情“中心”的頭條,京東置辦家業時,選擇將總部設在北京亦莊,距離其起家的中關村有1小時車程。這一看似冷門的選擇,與其倉儲物等業務需要有關。2012年,京東以2.95億元底價,買下亦莊4.5萬平方米地皮。此外還有分佈全國的產業園及倉庫,確保運營水平。

選址各有不同,對風水的敬畏,或可達成一致。

地產商潘石屹早在微博喊話:望京SOHO風水好,適合互聯網企業發展。卻陰差陽錯,與酒仙橋並稱“百慕大”、“滑鐵盧”,令其氣憤不已。

馬雲也不厭其煩地宣講風水的重要性:設立7個分公司,是因為講究風水;園區只建七層,是因為“七上八下;在香港租辦公室,進去一看,“不行,這個風水不好”。B站搬遷時,更請道士做法,被調侃為最另類開業剪綵。

不過,隨着地價上漲,在一線城市開疆拓土,成為少數互聯網公司的特權。逃離北上廣,下沉二三線成為性價比更高的選擇。

土地仍是稀缺資源

起步較輕的互聯網公司,為何頻頻出手,購置房地產?

原因之一是滿足高速擴張期的現實需求,同時節約租金。互聯網公司發展迅猛,時常超過預估,是寫字樓租賃市場主要客户。同時現金相對充足,早在2010年前後,BAT、網易等互聯網公司,便手握十幾億,甚至數十億美元。

以頭條為例,公司2012年成立,不到10年時間,員工總數超過6萬。擴容因此成為剛需。官方資料顯示,僅在北京地區,頭條各業務團隊加起來,搬家近百次。2013年租下盈都大廈十層後不久,因業務發展太快,工位緊張,相繼承租了八層、十一層和三層。剛租下中航廣場時,有員工認為這棟建築“大得恐怖”,但又很快“坐不下了”。

此次買地也更多基於自用需要。 有媒體稱,在深圳買地建樓後,頭條將擴充深圳團隊。根據內部規劃,大灣區總部三年內將達到萬人規模。

與頭條類似,雷軍也曾在微博抒發過頻繁搬家的心酸,稱小米創業以來,輾轉銀谷大廈、卷石大廈、華潤五彩城多地,奮鬥九年多,終於買房。

而在現實需求之外,購置房地產也被認為是一筆劃算的生意。

財經作家吳曉波就曾表示,自己十多年來,堅持一年買一套房子。原因是認為中國的土地最值錢,且土地價格一直處在上升通道中。四大門户中,搜狐最早在中關村買房,CEO張朝陽表示,與硅谷不同,中國城市擴張使得資產升值較快,買地蓋樓可以盈利。“中國科技公司買地將是一種長期的趨勢。”

這一説法顯然不無道理。如今,搜狐被戲稱窮得只剩樓。樂視崩盤時,傳出最多的消息就是變賣地產。連續虧損的海馬汽車扭虧為盈,避免退市厄運,甩賣超過400套房產功不可沒。

有業內人士稱,長遠來看,土地總還是稀缺資源,買地也仍是一種較為保險的投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