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高德之後滴滴入局億級量生意,不賺錢的“地圖炮”往哪開?
文/陳橋輝
來源:Tech星球(ID:tech618)
地圖這門生意很難做?總能擢取巨大流量的“地圖”業務,如今又來了一位新玩家。
8月9日,Tech星球獨家獲悉,出行巨頭滴滴悄悄推出自研地圖業務——“滴滴地圖”,目前滴滴地圖已經在滴滴打車界面出現,用户自主選擇地圖中,曾經的高德地圖已經不見。
在“滴滴地圖”加入的新數字地圖戰場中,高德地圖和百度地圖始終佔據行業前列,截止到目前,兩者的月活都雙雙破4億,這對於任何一個App都是件值得驕傲的事。,未來不排除推出獨立App版本。
然而,百度地圖和高德雖然擁有着海量的流量,但時至今日,流量變現的途徑始終難覓。它們也曾四處拓展新業務,比如推出聚合模式打車,本地生活服務等等。這與滴滴2018年曾嘗試本地外賣業務,2019年中旬一度計劃上線聚合打車模式的發展思路一致。
地圖這門生意不好做,成為了高德和百度地圖的一個真實寫照。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滴滴在近段時間大力推行地圖業務,華為也在其應用商店AppGallery上架自家的導航地圖HERE WeGo地圖。高德、百度地圖都難賺錢的一個業務,瞬間又熱鬧起來。
滴滴正需要一個底層的互聯網地圖,來為其他業務開疆闢土,各家也打着不同的算盤。不過幾家營收比起谷歌地圖都十分遜色,Baird Equity Research的分析師稱,地圖是谷歌公司“最有價值的資產之一”,預計在2020年之前將能夠成為創收達到50億美元的業務。
具有想象力的前景,促使新玩家不斷湧入,流量變現也進入攻堅階段,一場新的地圖大戰又拉開了大幕。
並非想象中的賺錢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都是入局很久的“老人”了,作為對手,它們經過多年的明爭暗鬥,雙方已經逐步拉大差距。
據QuestMobile發佈的《中國移動互聯網2020半年大報告》顯示,高德地圖以超過5.3億的MAU位列全網第五,其MAU領先百度地圖達1.1億,穩居地圖行業第一。而且前MAU前5位中,分別是大廠支柱業務:微信、支付寶、手機淘寶、QQ,排名第5的高德和第16的百度地圖似乎不太有存在感。
曾經與高德爭雄地圖市場第一,如今百度地圖的數據下滑,主要原因還是同行激烈競爭和其在內的戰略地位的邊緣化所致。
在今年疫情期間,以地圖為基礎的出行行業受到了嚴重的衝擊,無論是行業從業人員還是用户的活躍值都出現了斷崖式下降。但隨着疫情好轉,出行服務的需求得到了回暖,據QuestMobile的數據顯示,從去年6月到今年6月,出行服務行業月人均使用時長以及人均使用次數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不過從QM最新數據看,但百度地圖似乎並沒有抓住增長機遇。
另外,百度地圖在百度的戰略地位處於一個尷尬的地位。
陸奇主刀百度的期間,曾提出“主航道+護城河”四象限的戰略。之後,李彥宏的百度戰略提出了“專注發展搜索和信息流”的想法,不難看出,兩個人的戰略想法都是以搜索為重點,在以此全方位發展,而百度地圖更多的是輔助業務作用。
因此百度地圖難獲內部資源的大力傾斜,在開展其他業務上,也會是舉步維艱,盈利又從何談起?而百度地圖的主要收入是依靠廣告和接口調用收費,但這對於燒錢的地圖軟件是遠遠不夠的。
百度CEO李彥宏表示,“百度地圖目前的發展重心並不是變現,主要還是連接用户和服務,我們看重的是日活躍用户數、促成的交易數和用户的興趣點等,以及這些興趣點的質量和內容。”
或許百度地圖的重心還是在於做好生態連接,變現並不是當前的重要選項。
相比好於百度地圖的高德,自從被阿里收購後,其戰略地位得到了大幅提升。阿里的諸多業務,例如飛豬、餓了麼的外賣服務、菜鳥裹裹的物流信息、淘寶的快遞跟蹤都得到了高德的支持,高德成為了阿里生態中的一個重要連接器。
也正是基於此,高德地圖全面落實“互聯網+出行”的計劃,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用户量的上升,並不意味着高德地圖的收入上升,和百度地圖一樣,向車企提供To B服務、廣告和聚合網約車是主要收入,不過營收體量還很小,在阿里和百度財報中都沒有體現。
與李彥宏的想法一樣,時任高德集團總裁的俞永福表示,“無法給高德的商業化做時間計劃表的預估,目前成長是第一要務。”
一位高德的員工向Tech星球表示道:“地圖軟件負責提供LBS數據能力支持,不以直接盈利為第一目標,但會嘗試新的變現途徑,比如與商家合作、政府合作等。”
似乎地圖業務不賺錢這一現象,已經是行業人士的普遍共識,保持成長是各家當前對地圖業務的一個期望。
然而, 百度地圖和高德就沒有想過通過做其他業務增加營收嗎?答案是否定的,雙方不約而同的做起了本地生活服務和網約車服務。
在本地生活服務方面,高德地圖在6月份上線本地生活內容,借用小程序作為載體,去連接各個本地生活應用場景,用户在高德地圖通過搜索商家信息,就能在高德內的商家小程序中領取優惠券、購買商品,深受商家與消費者青睞。
此外,高德地圖在去年聯手口碑、餓了麼,推出外賣業務,再次助力高德的本地生活服務升級,根據口碑提供的數據顯示,在測試階段,就有口碑平台商户實現了日均成交額超10倍的增長。
而百度旗下的外賣業務“百度外賣”,由於已經被餓了麼收購,改名“餓了麼星選”。當年美團和餓了麼開啓外賣大戰之時,作為行業第三的“百度外賣”沒能去燒錢搶資源,這也就造成了百度地圖的外賣業務至今還是依靠第三方,在本地生活服務中處於下風。
而在網約車的業務上,高德正借聚合打車業務,逐漸從傳統的地圖服務商轉型為出行平台。高德在其App內接入超過40家打車平台,是聚合模式中規模最大的網約車平台。近期還聯合27家網約車平台共同推出“敢坐敢賠”,強化自身出行平台的屬性和定位。目前,高德地圖網約車日單量已超70萬單。
而百度地圖同樣推出了“聚合打車”的模式,開展其網約車服務,截止到目前,百度地圖已經接入滴滴、首汽、曹操、嘀嗒、攜程等多家網約車服務,其最新的網約車日訂單量為15萬單,與高德相比還是少很多。
同期,曹操和首汽整體的網約車日訂單量分別達40萬單和60萬單以上。平台比不過供應商自身的業務,這其中的一大原因是百度地圖沒有放開手去做。還是以AI為由,去專注發展地圖生態。比如最近,百度地圖15.0.0版本突出智能化,包括通勤智能推薦、功能個性推薦、長途行程建議等免費服務。
以上這些業務的嘗試,需要較長時間去驗證其成效,盈利仍然是個未知數。在大眾的意識裏,地圖就是一個免費用的“指南針”,像訂機票、外賣甚至打車,用户會更偏向於更專業的產品,比如滴滴出行、美團外賣、攜程等,短時間內,無法扭轉用户在各行業龍頭App上使用的習慣。
所以,這也就造成了現在的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既不好賺錢,在開發新的盈利模式上無從下手的局面,最終成為了各家生態中的底層技術的提供者。
滴滴的野心和展望作為不賺錢的地圖業務,隨着滴滴的重磅入局,又帶來了新的可能。
滴滴地圖和導航經過多年的技術研發,終於在滴滴出行6.0版本中和用户正式見面了。
Tech星球獨家發現,滴滴出行App中的導航一欄內,增加了“導航”功能,並且首次使用了帶有“滴滴地圖”標識的地圖,而這款地圖,正是滴滴自研的地圖。
據瞭解,滴滴導航功能此前一直應用於司機端,並不沒有對外開放,此次滴滴導航以及內嵌的滴滴地圖是於近日在滴滴出行App6.0版本中公開上線的,目前該功能僅在深圳、成都等十餘城上線,還未普及到全國城市。
Tech星球體驗了滴滴地圖後發現,滴滴地圖界面,符合其旗下單車品牌“青桔單車”的色調,比較清爽。
與高德地圖相比,除了附加功能上的區別外,兩者在默認的地圖界面還是存在較大差異。通過同一位置默認的地圖對比,可以看出滴滴地圖在各街道的顯示數量上明顯要比高德地圖少,有些地方甚至還沒有顯示道路,而高德地圖中的道路不僅顯示的更加完整,還可以精準到顯示小區內的道路。
此外,兩者在各個地點的命名也存在區別,比如在滴滴地圖上顯示“六里屯北里9號”,而在高德地圖上則顯示“六里屯街道六北小區”。在其他的比如索道的標註、地鐵的標註上,高德地圖比滴滴地圖也更加詳盡。
左圖為滴滴地圖,右圖為高德地圖
總體而言,滴滴地圖在體驗上與高德地圖,甚至百度地圖相比較,仍然還存在差距。但不可否認的是,滴滴地圖首次公開開放和亮相給用户,透露了滴滴希望在已有網約車的出行上,再通過滴滴地圖去方便司機和用户的出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滴滴出行”。
而滴滴出行App的另外一個新增重要功能則為滴滴導航,這個功能在此前是應用於滴滴司機客户端上,幫助滴滴司機進行路線導航。
Tech星球體驗了滴滴出行App中的導航後,發現滴滴導航與高德地圖在部分功能上是一樣的,比如都擁有探路功能以及三個規劃的導航路線供用户選擇。但不同點則很明顯。
其中,在相同路線所需的最快時間方面,滴滴導航比高德導航縮短了2分鐘。但是在備選方案中,滴滴導航提供的線路解釋並沒有高德詳細,比如高德地圖在備選方案二和備選方案三中,會註明時間最短的路線和紅綠燈最少的路線。
左圖為滴滴導航,右圖為高德導航
在使用滴滴導航的過程中,能夠明顯的感覺到滴滴導航在導航視角的顯示上沒有高德導航的傾斜角度直觀,而且滴滴導航上不支持顯示電子眼抓拍的位置,這對於司機而言或多或少會有體驗上的影響。
左圖為滴滴導航,右圖為高德導航
值得注意的是,滴滴導航目前僅支持駕車上的路線規劃,並沒有像其他導航產品那般支持騎單車、步行等多個方面的導航,這是滴滴導航當前所欠缺的地方。
滴滴做“導航”和“地圖”,並不令人意外。
正如程維所表示的那樣,滴滴經過多年的運營,已經積累了海量乘客和司機的數據,滴滴會在未來與有關部門合作,蒐集路面信息數據,例如紅綠燈位置、路況等信息。這些數據將為未來開展其他業務提供堅實的數據基礎,比如將海量的數據與地圖相結合就可以產生導航和地圖,通過導航則可以進一步發展自動駕駛,而這也是各個大廠所爭奪的新市場。
滴滴的CTO張博,在早前就透露了滴滴在自動駕駛方面的進展,表示“無人車是滴滴重大戰略佈局,很快會有無人車上路,滴滴無人車團隊將由滴滴研究院院長何曉飛負責”。但在當時,滴滴缺少一個基礎,那就是地圖,百度可以去開展無人駕駛,是因為它有百度地圖,地圖能夠保證汽車在駕駛的精準度,可以説地圖是無人駕駛的基礎。這也就能解釋了滴滴為什麼要爭取“電子地圖甲級測繪資質”和成立滴圖(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今年6月底,滴滴終將無人駕駛技術從理論運用到實踐上,滴滴出行宣佈在上海首次面向公眾開放自動駕駛服務,隨着自動駕駛服務的落地,滴滴在商業化的進程上,增加了一個重要籌碼。
除此外,後期滴滴一旦在出行、本地生活服務(包括但不限於滴滴外賣)領域全面接入自研的地圖,也將會使得滴滴的各項業務不用受限於第三方,並且可以通過不斷地積累底層出行和地圖數據,動態調整滴滴地圖和其各項業務的兼容程度。可以説滴滴地圖和導航的出行對於其自身而言是擁有很大的好處。
通過觀察,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也就是説,滴滴是因為業務需要,而去做地圖,而高德百度本身就是地圖起家,然後在四處拓展出行、外賣等業務。三方的出發點還是有很大不同的,但可以確定一點,如今的滴滴、百度、高德或多或少的在各項業務上存在着交叉,競爭已悄然開始。
當然,並不否認在流量上,高德和百度是滴滴短期內還不能匹敵的對象,這也為高德和百度爭取了嘗試更多業務變現的時間。但從長期來看,滴滴這位新晉玩家,存在着新的可能,畢竟滴滴出行此前使用第三方地圖的前提下,就已經能將其月活提升至7768萬,其國內網約車日單量更是高達2400萬單左右,位列網約車服務的行業第一,遠超同期的百度和高德。
“地圖炮”開往哪裏?未來,各方在地圖業務的開發上,仍然會圍繞LBS服務推進出行和本地生活服務,但會打造各自的特色。
高德目前將“精準地圖”作為其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地圖離不開數據,據悉高德的數據池是目前所有地圖服務者中最廣的一個。一方面,是高德擁有自身多年來採集的數據,另一方面,則是基於阿里生態系統獲取的數據,同時高德與近200家交管部門進行合作,能夠獲得交管部門的權威一手數據,從而達到地圖數據的實時更新。
此外,高德地圖仍然會推行現有的“聚合打車”模式,繼續發力出行,因為高德做聚合平台的根本優勢就是自身的數字地圖業務,打車平台的業務模式與其場景優勢強關聯,而劉振飛曾開強調,高德所打造的聚合平台,不會與合作的網約平台爭奪,而僅作為一個流量平台,減少雙方根本利益上的衝突,增加打車的時效性。不過,滴滴並未加入高德的聚合打車平台,或許説明了一些問題。
與此同時,高德也表示其會進一步助力傳統出行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在2020年中國汽車消費論壇上,高德地圖宣佈與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達成深度合作,將高德地圖認證體系全國汽車經銷商網點信息打通,提升汽車經銷商的數字化運營能力,以此實現B端業務的發展。
在國外方面,高德與“HERE地圖”在基於海外地圖及動態信息服務展開合作,將出海作為其發展的一個新選擇。
百度地圖的發展方向則有別於高德,百度將重心放在瞭如何用AI技術去開發地圖的潛力上,希望延展出個性化智能服務。
在“數字新基建”號召下,百度地圖的定位不再單純只是地圖和導航,而是希望發展成為戰略基礎設施。
百度地圖在近日發佈了“百舸計劃”,百度地圖慧眼將佈局商業地產及線下零售行業,與相關供應商進行合作,提供輔助決策,實現商業價值。換言之,只要是涉及位置服務的產業和行業,都可以納入到百度地圖的生態中來。
另外,百度地圖已經併入到百度AI技術平台體系中,目標是成為AI時代的核心基礎設施提供者。這也是自2017年百度地圖開啓“人工智能地圖時代”後,百度向AI戰略的再一次整合靠攏。
滴滴地圖在短期內,向大眾所提供的服務仍然有限,更多的是為自身的業務提供基礎服務,特別是滴滴出行、青桔單車和自動駕駛技術等出行業務。作為這些業務能夠順利開展的前提——地圖和導航,滴滴也將會投入更多的資源去開發“精準地圖”,實現無人駕駛網約車的商業化和滴滴出行的精準化。
在百度和高德等不斷跨界拓展業務過程中,始終難以培養用户的場景服務。谷歌的思路或許可以借鑑。今年6月,谷歌公司在地圖中推出了一項新廣告功能,代號為“Promoted Pins”廣告,以此吸引用户使用他們附近的諸如餐館或加油站等業務。除此之外,谷歌還開始推出了其它的新型本地化搜索功能,例如讓廣告主發佈特殊的產品或本地化產品庫存搜索框等。
不再期待用户主動探索服務,而是通過搜索直連服務,或許是地圖服務商短期內適宜發展的思路。地圖提供場景服務,則在AR技術進一步成熟之際更有機會,目前百度和華為都已經有AR服務能力,當然技術還不太成熟。
看來,各方的“地圖炮”都已經蓄勢待發,就等點火發射的那一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