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用心瞭解歷史中沉澱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編者按:漢朝時漢軍是出名的強大,對上烏孫人能夠“一漢當五胡”,與匈奴人對抗同樣能以寡擊眾,表明農耕民族一樣能有強兵。然而在中亞,幾個農耕國家卻被漢使評價為“兵弱”,其中就包括赫赫有名的帕提亞帝國。同樣是農耕民族為何差別那麼大呢?
▲帕提亞帝國與漢朝、羅馬、貴霜合稱四大帝國
《史記·大宛列傳》: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屬皆大國,多奇物,土著,頗與中國同業,而兵弱,貴漢財物;其北有大月氏、康居之屬,兵強。
作為農耕國家的漢朝兵強,在中亞卻以遊牧民族為兵強,這無疑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而且在張騫歸來後數十年,帕提亞帝國在卡萊戰役中擊殺羅馬前三巨頭之一的克拉蘇,殲滅四萬羅馬軍團,後來又重挫安東尼東征,並令羅馬人在朗代亞之圍中招致慘敗。雖然羅馬帝國時代能憑藉更強大的國力多次反擊帕提亞,但終究不能將其制伏。這樣的表現,無論如何不能稱作兵弱。這就與西域和中亞的人口分佈有關了。其實在公元前後的中亞地區,遊牧人口甚至會多於農耕人口。中亞地區以草原荒漠為主,農耕聚落分散在狹窄的河谷、綠洲之中。
以西域各國人口論之,西漢時姑墨國二萬四千五百口,温宿國八千四百口,烏壘、渠犁僅千餘口,而有八萬一千三百一十七口的龜茲已經是塔里木盆地的超級大國了。而伊犁河、七河流域的遊牧國家烏孫卻有户十二萬,人口六十三萬。鹹海一帶的康居,也有人口六十萬。
西域和中亞的農耕城邦由於人口稀少,都是全民皆兵的體制,但他們的城邦兵戰鬥力很弱。哪怕由希臘移民建立的大夏(即巴克特里亞王國,張騫出使西域時應當已經被斯基泰人奪權但仍舊保留着希臘化特色)也同樣如此。這是因為與很多人想象的不同,全民皆兵根本無法保證士兵的戰鬥力,真正強大的軍隊還是脱產軍隊。古希臘城邦兵的善戰,源於大批奴隸的供養。而實行古典軍國主義的西漢王朝,通過義務招募來的郡國兵戰鬥力依然很差,在文景時代經常被匈奴人的侵擾打得焦頭爛額,不然能夠保衞邊疆的李廣就不會被稱作飛將軍了(後來攻擊匈奴時李廣表現很差)。
郡國兵在不脱離農業生產的情況下服役兩到三年之後,表現優異的會被選拔進入正規軍。也就是説漢軍“一漢當五胡”的強大戰鬥力,也是憑藉農耕帝國人口基數選精集萃的結果。另外,漢武帝時代也大規模招募民間的驍勇善鬥之士組建募兵。畢竟遊牧民族的射獵、放牧活動,本身就有軍事訓練的屬性,而惡劣的生存環境也使得只有較為強壯的人才能存活下來。比起需要將大量時間投入農業活動的農耕民族,他們能用於武藝和軍事練習的時間必然較多。因此遊牧民族能動員有戰鬥力士兵的比例,無疑高於農耕民族。
所以位於巴克特里亞盆地的大夏雖然是有百餘萬人口的大國,但因為中亞的貧瘠而農耕區分散,內部凝聚力差,“無大君長,城邑往往置小長”,事實已經成為一羣小城邦的鬆散聯合,所以被“户十萬,口四十萬”的月氏人征服,建立貴霜王國。
就安息,也就是帕提亞帝國論之,我們需要注意到安息兵弱是張騫帶回來的情報,而不是前105年出使安息,被兩萬騎兵迎接到安息前期首都赫卡通皮洛斯的漢使帶回來的情報。
帕提亞帝國也是遊牧民族建立,但當時已經高度農耕化並深受中亞的斯基泰人侵擾。當時帕提亞帝國在中亞的領地主要是伊朗東北部的呼羅珊地區,這個地區人口並不多,與帕提亞的波斯本土之間則有高聳的山脈阻隔。雖然帕提亞帝國的呼羅珊地區採取了軍事化的管理,但農業仍然擠佔了人民的軍事訓練時間,地方民兵在作戰中往往不敵通過馬匹數量優勢集結龐大兵力來犯的遊牧軍隊。因此張騫根據自己從道聽途説中得到的評價,把安息和大宛、大夏一同排進了兵弱的行列。
西漢中期的帕提亞帝國確實也未到達巔峯期。此時帕提亞帝國的軍隊正處於艱難的轉型期。在吞併塞琉古王朝大片領土之後,兩河流域和敍利亞的廣袤領地都需要安撫和消化。公元前124年,阿爾達班一世在逼退塞琉古王朝的反撲之後,馬上到東面迎戰因大月氏西遷而變得躁動不安的斯基泰人,結果因希臘僱傭軍的倒戈而戰死沙場。此後經過米特里達梯二世的努力,帕提亞帝國才完成改革,建立了赫赫有名的鐵甲騎兵部隊,不過即便是後來的巔峯時代,全國的鐵甲騎兵數量也不過數千人。
公元前105年漢使出使安息時,安息能夠出動二萬騎兵迎接,漢使也給出了“過數十城,人民相屬甚多”的正面評價。不過此時轉型尚未完全完成,且即使在幾十年後的卡萊之戰,蘇萊納所率領的重騎兵也不過一兩千人。帕提亞帝國在此時派出的兩萬騎兵,大多都是些裝備極為簡陋的輕騎兵和僕從軍。但這一時期的帕提亞軍隊,雖不足以對抗羅馬人,卻已經有能力將斯基泰人和月氏人打得節節後退。
最後,我們必須指出的是,遊牧民族的高動員率絕不意味着什麼高武德。除了中亞和蒙古高原這種乾旱貧瘠的特殊地區,大部分地區農耕能夠養活的人口遠多於遊牧。農耕民族的民兵當然不是遊牧軍隊對手,職業軍隊以少勝多碾壓遊牧民族卻是常態。
且不説漢唐的高光戰績,就以被稱作戰鬥民族卻擅長種麥子和大米的俄羅斯人為例子,1572年的莫洛季戰役,主力深陷立窩尼亞戰爭的沙皇俄國以2.5萬偏師,迎戰前來偷城的六萬克里米亞韃靼大軍,四萬韃靼人被陣斬,韃靼可汗的王子被殺。此後肆虐東歐的克里米亞汗國便一蹶不振,成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忠犬,並長期在土耳其的對外戰爭中以孱弱的戰鬥力拖後腿,比如維也納之戰中只是被波蘭翼騎兵摸了一下就全軍崩潰了。所謂信奉了狼圖騰就有戰鬥力的説法,不過是騙子忽悠傻子的傳統套路罷了。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冷兵器研究所,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