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完作業,才能玩手機,在很多的家長觀念裏把玩物喪志看成是沒有出息的表現,尤其是對於孩子學習的時間是爭分奪秒,週六日補習培訓滿滿當當,恨不得孩子頭懸梁錐刺股。其實這樣的學習有效果嗎?有效率的學習才是上上策。
那些會玩的孩子是怎麼學習?父母學生時代也碰見過籃球玩得比誰都好,學習又非常拔尖的優等生,上課打瞌睡就是學得快,彷彿是天資過人,不用學習也一樣超越別人。
有的家長其實明白,孩子學習興趣是非常關鍵的,他們中就曾給他孩子實踐先學後玩、先玩後學30天計劃。
實踐發現,那些先玩後學的學生沒有像預料的一樣,學習成績因玩而落後,反而進步三十多名。原來先玩的孩子,他的學習效率增加了,掌握知識更牢固。
孩子即可以度過快樂的童年,又不耽誤學習。玩和學是有規律可以尋找,掌握孩子學習規律很關鍵。
1.父母讓孩子學會掌控生活和學習效率。
有的家長比較開明,會尊重孩子對學習和玩樂的時間的安排。有的孩子發現自己臨睡前的誦讀效果最佳,於是這門功課的世界就會自己安排臨睡前。
有的孩子需要午休,睡過後頭腦清醒,效率奇佳,會安排數學學習。這樣講究效果舉一反三的方法,不止學生時代有效果,對未來工作中也是可以運用。
2.父母學會讓孩子合理分配學習時間。
父母如果發現孩子一上午都在學習一門功課,可以適當的給予引導,嘗試新的學習方法,集中注意力,以20-30分鐘為一段集中學習,之後調整休息。
這樣的效果明顯,比單純得耗時間來的有效,孩子學習的興趣也會提高。讓孩子學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最大程度的消化所學知識。
錯誤的教導導致孩子認知失調有的父母非常煩惱自己家孩子有手機了不愛學習。有的父母抱怨,我家小子有點小聰明,喜歡街舞,唱歌,玩魔方都很溜,就是腦子不用在學習上。
作為父母應該都體會,如果一整天的工作都會腦子不夠使喚,有時轉換心情的放放歌,精神又振奮起來。 孩子的大腦也一樣,喜歡新鮮的東西。上下午的課程滿滿的,已經耗損了大部分的腦力勞動。有的孩子,有的學習操勞甚至還白了頭。
有的聰明的孩子一學就懂,對於重複、看過的內容,無法打起精神。無趣厭倦的上課,孩子習慣性提不起興趣,老師們為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更高效的吸收知識也是變着花樣授課。 有的孩子説,不是我不學,腦子不聽話。有可能不是懶而是厭倦,大腦的認知失調了。要讓大腦持續的學習,需要不斷給予新鮮的刺激。
有的家長對回到家中的孩子,往往要求先寫完作業,再玩手機。這樣的錯誤做法,讓孩子的大腦得不到新的刺激。有的孩子雖然自控力很強,強迫自己完成了作業。 有的孩子對課外生活來勁,日常學習卻磨洋功,效率也不高。為了爭取時間玩,孩子胡亂、潦草地完成佈置的作業或課外內容,一來浪費了時間,二來讓孩子養成不好的學習習慣和態度。
一次次這樣的先寫作業,然後再玩。孩子的認知裏就有了排序,學習多枯燥無味,就算明知父母不同意,或沒有寫完作業,也會偷起來玩手機。 瞭解了孩子為什麼會討厭學習,就能夠理解為什麼我們要創造不同的學習環境,刺激大腦“去習慣化”,“騙”過大腦,重新排列學習與其他業餘活動的興趣順序,讓孩子愛上學習。
三、孩子不愛學習,父母如何引導?
面對孩子不喜歡學習,家長的強迫是沒用的。任由孩子玩耍也是不對。那麼,掌握孩子大腦的規律,來幫助孩子找到真正的興趣所在。
1.父母創造多變的環境營造新鮮場景
父母靈活安排孩子寫作業的人和地方。孩子一個人寫作業比較枯燥,有的父母會讓孩子約好朋友一起寫作業,或者和弟弟妹妹一起寫。
在週末或者節假日,還會讓孩子在火車上或者餐廳裏寫作業,或者看着風景,自己寫一篇文章當日記。父母不硬性要求完成作業的先後。有的孩子對於假期作業,喜歡的科目會最先完成作業,或者從暑假作業的最後一頁寫起。
2.父母給孩子創造主題發揮課題
在家庭中某個日子,可以讓孩子自己發揮給大家講講課,科普。比如學舞蹈,可以拍個抖音小視頻,教父母一起跳。學會一道題目,可以給父母或弟弟試着花時間教會他們。
實際上,聽百遍不如做一遍,就是這個道理。孩子通過自己的理解認知來闡述,會發現自己原來不懂的地方,更加有動力去研究。
父母可以看到不一樣的孩子,給予她積極鼓勵。孩子也會從中瞭解,原來自己這麼有用,學習也很有成就感。前提是孩子樂於接受,自己自發花時間研究,享受過程,成為一種新的學習動力。
3.父母給孩子彈性與硬性的學習空間
有的孩子自律性比較差,這個時候,需要父母必要引導與干涉。孩子往往有越是不讓做的事情,反而做得好。
如果孩子經常熬夜寫作業,為孩子身體着想,糾正孩子拖延的壞毛病。父母可以規定10點前必須完成,如果完不成寫不能繼續寫,必須睡覺。你會發現孩子其實還是很自覺,凌晨四點自己寫。
孩子的自我督促能力還是有的,他也會自己反思自己做得慢的原因,自己是貪玩了,還是上課沒聽懂。
所以,順境和逆境,孩子都是可以很好的把握自己。關鍵看父母,怎麼創造多變的環境,讓孩子的大腦充分調動起來。有時候,不讓學習,孩子反而更積極主動了。
上述這些只是一點心得和想法,讓每個孩子都充滿希望。我相信,只要我們做父母的能夠注意方法,對孩子的個性特徵、興趣、愛好和生活自理能力及各個方面都進行了調查,並做好了詳細的記錄,使我們就對孩子成長過程有了一個全面瞭解,就能讓孩子健康的成長。不僅是一個身體健康,也是一個愉快、大膽、主動、自信、容入團體、不怕困難的孩子。感謝大家對我們的知識,更多的育兒知識和諮詢可關注爸媽起跑線服務號,下期同一時間再會,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