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聖人孔子的生平事蹟簡述 大儒孔子與易經的故事

由 舒培榮 發佈於 經典

聖人孔子的生平事蹟簡述

孔子(公元前551年,即魯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479年,即魯哀公十六年),名孔丘,字仲尼。庚戌年戊子月庚子日甲申時,孔子出生於春秋末期的魯國陬邑,也就是當今的山東省曲阜市。他是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集大成者,是儒家學派思想的始祖。孔子是從宋國逃出來的殷遺貴族的後裔,宋國夏邑是其祖籍,位於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市。

孔子雕像

孔子自小過着清貧的生活。三歲時,父親就離開人世。母親顏氏就帶着他離開出生地尼山,來到闕里。生活拮据的他,做過許多工作來補貼家用。雖然經濟上困難,但也抵擋不了孔子對求學的熱情。孔子聰明早慧,對知識非常的渴求,經常去拜訪各位名師,請他們指教,向他們學習。

17歲時,孔子的母親顏氏離開人世。孔子多方打聽才將父母親合葬在一起。19歲時,給貴族擔任職事,管理東西。不久,迎娶了亓官氏,後一年便有了第一個兒子孔鯉。23歲,孔子開始招收徒弟,在民間進行講學,開設了私人講學之風,提出了因材施教等教育方法。還到各國去周遊講學,推廣“仁”“禮”的思想,傳播教育文化,開創了儒家思想。除此之外,曾擔任國家官職,與權貴鬥爭;雖然多次遭遇艱險,但還是有幸的存活下來。

晚年被接回魯國,雖未得到重用,但在期間,他專心編著了《春秋》等書籍。73歲逝世,死後葬在了泗水。他多姿多彩的傳奇一生給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財富。

大儒孔子與易經的故事

中國人一般的觀念認為,只要學了《易經》,就可以天上地上無所不知了。但實際上到底能不能達到這個程度,還是個未知的問題。從古到今還沒有一個人能夠把《易經》全部讀懂。

孔子畫像

《易經》這本書也是指《周易》,值得大家注意的就是,這本書沒有提出陰陽與太極等概念,講陰陽與太極的是被道家與陰陽家所影響的《易傳》。自春秋時代以上,中國的學術總跟易學一體,由伏羲氏畫卦到老子出關後之時,官學開始逐漸演變為民間私學。自孔子贊易以後,《周易》就被儒家門徒奉為是儒門聖典,六經之首,而儒門之外。

晚年的孔子甚是喜歡研究書籍,而《易經》則是他最喜愛的研究之物。他在熟讀《易經》後,寫下了許多關於解釋《易經》的名句,其中就有提到如何做人和修身養性的問題。據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有詳細的記載:“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説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據説當時的書,是用漆寫在竹簡上,然後在用以皮帶串訂,稱作“韋編”,而孔子反覆閲讀這本《易經》,連串訂的皮帶斷了三次,可以看得出,孔子是有多麼的喜歡這本書。

之後他記錄下了用來解釋《易經》的句子,還在《易經·繫辭上傳》引申説:“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機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主要是要告誡君子在説話方面要謹言慎行,不要隨便的亂髮言。

孔子學生救人是怎麼回事

孔子學生救人的故事講述孔子與孔子學生子路自貢這3人之間發生的的故事。子貢贖人,子路受牛,同樣是助人為樂,同樣是救人的行為,但是孔子對於這兩人的態度則是一誇一罵,為什麼呢?學生仁愛他人,幫助他人為何還會遭罵呢?

孔子與學生們

子路救人

一次,孔子的學生子路救了一個落水的小孩,其父母為了感激子路的救命之恩於是就給了子路一頭牛,以表感激。子路欣然接受了這個感謝禮。

但是這個行為卻不為他人所接受,覺得子路不是個君子,助人為樂還要收受禮物,做好事要回報,這成何體統。但是子路的這種行為受到了孔子的高度讚揚,説這樣以後會有更多的人做好事了。

子貢贖人

在魯國,曾頒佈了一條法令,那就是如果是魯國人在他國淪為了奴隸,那麼如果有人知道這個奴隸的下落並花錢把他贖回來那麼可以從國家領取一筆報銷贖金。子貢就花錢贖回了一個魯國人,但是回到國家後他拒絕拿國家的賠償金。但是這種行為被孔子所批判了,孔子對子貢説如果經常有這種行為出現,那麼國家將不會再出賠償金,那麼國人也不會再去為祖國同胞贖身了。如果你現在拿了贖金,這個行為並不會影響什麼,反而是你不拿贖金,造成的反響更大。

同樣是救人事件,但是卻褒獎不一,從而也可以看出孔子的道德理論,孔子的道德理論是一個人人都能夠做到的,但是這種做到的前提是不損已但是卻又利於人,這才是道德的真諦。


關於孔子的真實身世是什麼樣的

孔子做為我國的偉大聖人,不僅僅只是教育的代表,也更是影響力最大最廣的思想家。在歷史的長河中,儒家文化潛移默化,根深蒂固的紮根在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內心。也就是這麼一個人,然我們對於他的身世之謎很是不解。

孔子像

關於歷史上有眾多説法:有説他是生於屠夫家的,也有人説他是的父親是魯國的一個小官吏;更有些説他是沒有父親的,是他母親在經過巨人的腳時,感應而孕才生出了他。之後有大數人的猜測再加以神化,使他的身份變得高貴神秘了起來。

在大多數觀點中較為統一的是孔子是“野合而生”。在司馬遷的《史記·孔子世家》中就有説道:“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從這裏面我們就能得出孔子的父母是:父親叔梁紇與母親顏徵在。這樣的話就完全符合了“野合而生”的説法,至於是否是“野合”就不得而知了。關於他的父親,據《史記》上了解到,在孔子出生沒多久的時間,他的父親就去世了,埋葬在魯國東部的一個地方。讓人不解的是孔子居然不知道自己的父親埋在了哪裏,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原因讓一位母親連自己孩子的父親埋葬在哪裏都不願意告訴?也許是他的母親根本不願提起他的父親,或者也有可能是他的母親被逐出家門後,不願意承認孔子是他父親叔梁紇的骨肉。

總之不管怎樣,不管孔子的身世怎樣曲折迷離,但至少然我們有一點是明白的,孔子是一個被家族遺棄的孤兒。他是由顏氏含辛茹苦一手帶大的,他的成長與孔氏了無瓜葛。

揭秘孔子為什麼叫孔子

孔子,孔氏,名丘,字仲尼,名字叫孔丘。在古代,子是用來稱呼成年男子的。在春秋戰國時期,所有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用子來稱呼,而且子是用來稱讚別人的,表示對人的尊重,所以都希望用子相稱。同時子還是一種身份的象徵,以前的子是一種爵位的象徵。

孔子劇照

在古代雖然“子”的用途很廣,但是卻有着很嚴格的要求。一般只有兩種人才能用,一種屬於威望特別高的,在社會中具有很高公信力的人,比如老師;第二種人就是屬於有道德的貴族使用,如西門子。

而孔子大家都知道是屬於前者,他是一位私學教育家,底下有三千學生,其中不乏有威望的人。孔子在當時的教育界很有名,而且古人本就是對禮儀很是注重,所以用子來表示對其的尊稱,不僅孔子,還有老子,孟子,韓非子等人均用了子這個稱呼。

二説起孔子,人們還會好奇子姓是什麼意思。這要追溯到他的祖籍了,孔子的祖籍是河南商丘,是殷商帝王家族的後代,先祖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商朝開國君主商湯,所以本姓就是“子”。孔子的七祖先也都是姓子,但是到了六祖時候,逃亡到了魯國,為了躲避戰亂於是改姓為了孔子,也就是現在的孔氏。

説了這麼多,可以看出孔子的來歷了吧,其實孔子的來歷也沒有那麼多的歷史典故,只是古人對於稱呼上的不同而已,我們現在就以先生,或者女生相稱以此來表示尊重。

孔子改制考的主要內容

《孔子改制考》是一部清代時期的著作,它是由著名思想家康有為所著,這部書籍主要是關於清代時期康有為的變法理論,後成為了他實行維新變法時的理論依據。

《孔子改制考》

康有為出身於官僚家庭,深受孔子儒家學説的影響,後又在西學方面有所瞭解,拓寬了他的見識。康有為主張的維新思想就是受到了他所瞭解到的儒學和西學的影響。在中華民族出現大危機的那個時候,康有為勇敢地挺身而出,他發起了歷史上頗為有名的“公車上書”,倡導實行變法,提倡維新,並寫了不少關於他思想主張的著作,《孔子改制考》就是其中一部。

《孔子改制考》這部書中體現了康有為關於天下大同的政治理想,從中可以看出,他受到了孔子大同社會思想的影響。然而與孔子的大同思想有所不同的是,康有為的天下大同的核心是結合中西方各自的思想哲學而得出的,同時還吸收了其他典籍中的小康大同思想。

整部書中康有為極為推崇孔子這個人,在書中那孔子描述成了一個大力支持改革的聖人,把大同思想當做了孔子的最高思想,同時還大為批評當時盛行的朱熹思想。

《孔子改制考》可以看做是康有為在思想上的進步和發展,然而在維新變法失敗後,這部著作與它的作者遭受了一樣的結局,康有為逃亡國外,他的著作最終也被清政府禁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