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日報:“非暴力溝通”是否會壓抑個體本身的情緒?

  先説一下我的看法:在日常生活的應用裏,即便在缺乏諮詢師或督導的指導下,非暴力溝通也有一定的實踐意義和成效。在傾聽對方的基礎上,非暴力溝通也鼓勵當事人表達自身情緒和需要。(這一點題主似乎理解為:非暴力溝通只強調單向傾聽對方的感受和需要,因而要揹負很大壓力。)


 

  當然,任何改變舊有的模式都意味着挑戰,一開始並不容易。但如果持續實踐並調整,有助於減少溝通中的誤解,增進人際的聯結。

  簡要來説,由馬歇爾·盧森堡倡導的非暴力溝通強調以下,:

  1,描述而非評價

  2,表達感受而非想法

  3,表達需要

  4,請求而非命令。

  這四個方面的提出讓非暴力溝通更有操作性,有助於改善不良的溝通循環。

  舉例來説:

  孩子放學後和小夥伴們在小區下面玩了,玩了很久還不上來,天色漸晚,媽媽飯菜做好了,菜熱了兩三遍人還沒上來,擔心起孩子的安全問題,也着急了,趕緊下樓把孩子叫上來。

  可能會引發不良溝通的對話:

  ”你怎麼這麼不體諒媽媽!只顧自己玩!“(評價而非描述,表達想法而非感受)

  ”你這麼愛跟他們玩,乾脆晚上也住他們家好了!“(挖苦)

  ”你知道媽媽今天多累嗎?回來好不容易做了飯菜,熱了好幾遍你還不回來!“(描述自己辛苦,試圖讓孩子內疚,語帶指責)

  ”不是説好玩一會兒就回來的嗎?現在都幾點了!明天開始不許和他們玩了!“(批評,懲罰)

  ……

  大家可以設想一下,如果你是這個孩子,聽到母親這麼説你會是什麼感受,會怎麼回應……

  以上種種溝通方式,不足之處在於:

  當孩子自身感受未被理解時,他也很難去理解家長的感受;

  當孩子聽到評價而非描述的時候,或是遭到懲罰而非善意的建議,他會覺得不公平。”我只是玩得忘了時間……真的沒想對不起你“, ”憑什麼就今天忘了時間……以後就不能跟他們玩!"

  孩子感受到的是父母的埋怨和指責,並沒有體會到父母的擔心和背後的關切

  比較好的溝通方式如下,也符合非暴力溝通的原則:

  (圖片來自圖書《如何説孩子才會聽,如何聽孩子才肯説》)

  説出對方的感受和需要,孩子感覺被理解了,也就更願意傾聽家長的感受和需要。這為進一步溝通協商奠定了良好基礎。

  非暴力溝通扭轉了日常溝通中的困局:相互指責,互相都覺得自己不被(對方)理解,情緒不愉快,但又無助於將來問題解決。

  值得進一步説明的是,情緒分初級情緒和次級情緒,憤怒 / 生氣常常是次級情緒,在上面的例子中,媽媽因為孩子一直沒回來,擔心孩子的安全而感到生氣 / 憤怒,溝通中應表達出自己的初級情緒(擔心)而非次級情緒(生氣),這樣,孩子聽到的就是媽媽的關心和愛而不是指責!

  自然,嘗試改變日常的溝通習慣去傾聽和表達對方的感受並不容易,對自身的情緒控制確實有所要求,也會耗費心力,但吵架(所謂“暴力溝通”)雙方不愉快也非常耗神,而且問題還得不到解決!相比之下,非暴力溝通的方法仍然值得推薦。而且如果逐步形成新的溝通習慣,所耗費的心力也會逐步減少,越來越成為你自然而然的溝通方式。(好比你剛用標準指法在鍵盤上學打字時,一開始速度甚至比原來還慢,但熟悉並掌握後效率就大幅提升了)

  ————————————————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68 字。

轉載請註明: 知乎日報:“非暴力溝通”是否會壓抑個體本身的情緒?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