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賓王是哪裏人,駱賓王代表作有哪些?駱賓王是唐代初期著名的詩人,是“初唐四傑”之一,字觀光,浙江義烏人。駱賓王的父親曾是青州博昌縣令,死於在任期間,而其父死的時候駱賓王還尚且年幼,便只能流落他方,在窮困潦倒中生活。
駱賓王像
直到永輝年間,駱賓王成為了李元慶的府屬,憑藉着自己的才能被封為東台詳正學士,但因他犯事被降職,發配到了西域,駐守邊疆。在此期間,他寫了很多邊塞詩。到了公元678年,駱賓王被調任為武功主簿,之後有過兩次升遷,官至侍御史。當時正是武則天當政,對於受傳統思想影響的駱賓王而言,認為女子執政是極為諷刺的,故駱賓王便多次上書諷刺武則天的行為,致使他受到了牢獄之災。在他入獄的第二年遇到特赦才得以被釋放,被派到臨海作縣丞,後來他自動放棄官位,過起了雲遊的生活。公元684年,駱賓王成為徐敬業的府屬,參與了徐敬業起兵反對武則天自立為女皇事件,並寫下了《為徐敬業討武瞾榭》這篇氣勢磅礴的名作。同年十一月,徐敬業起義失敗,被誅殺,駱賓王則下落不明。對於駱賓王的死,有多種説法,一説是駱賓王被徐敬業的部將王那相所殺,還有一説是駱賓王逃了出來,最後出家為僧。
駱賓王七歲便能寫詩,被人稱為是“神童”,據説朗朗上口的《詠鵝》正是他七歲時候作的。駱賓王擅作七言歌行,比較出名的是初唐時期較為罕見的長篇《帝京篇》,在當時被認為是千古絕唱。駱賓王在五律詩、駢文上也有具有時代意義的代表之作,如《為徐敬業討武瞾榭》,他的詩作是“初唐四傑”中最多的。
駱賓王字
駱賓王,生於公元619年,卒於大約公元687年,字觀光,是唐朝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也是其中最富有傳奇色彩的詩人和文學家。也是一個長期懷才不遇,鬱郁不得志的小官吏。
駱賓王像
唐高祖武德二年,也就是公元619年,駱賓王出生在一個叫駱家塘的地方,從前在這裏駱是大氏族,但他出生的時候,家族已經漸漸落寞,但他的祖父早年曾經做過地方官員,為了躲避戰亂隱居在此,而駱賓王的父親也是一個經綸滿腹,才華橫溢的才子,駱賓王的出生讓父子二人喜出望外,決心要取個好名字,經過一番推敲琢磨,最後根據《周易·觀·六四》:“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的意思,給他取名賓王,字觀光。意思就是希望駱賓王長大之後,為官做人能夠做到體察民情,輔佐明君,建功立業,成就一番事業,光耀門楣,也能造福黎民百姓。可是儘管祖父與父親為他取名的用意是好的,可是駱賓王經過了半生的波折,最後還是落得了罷官被貶,最後更是客死他鄉,葬在什麼地方都不知道。
駱賓王許是因為家庭環境的關係,從小的聰慧機智,尤其是據相傳,他七歲就作《詠鵝》這首詩,不管這典故是真是假,但這首《詠鵝》確實如春風一般,傳遍了大江南北,並且一直流傳至今。並且隨着時間的流傳,更成為智慧和經典的象徵。
義烏(婺州義烏),位於我國浙江中部的一個縣級市,在13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619年,在一個叫駱家塘的小村子裏,出了個名震天下,才華橫溢的文人志士,這個人就是駱賓王。
駱賓王故鄉
駱賓王家世淵博,在義烏也是個姓氏大族,他的祖父還曾經是官吏,父親更是當地遠近聞名的才子志士,雖然他出生的時候家道中落,可是良好的家庭環境還是讓他從小耳濡目染,七歲便能做出《詠鵝》這首詩,可是等到入朝為官之時,卻是長期的懷才不遇。22歲考試名落孫山之後,又做了權門幕僚,可是很快就遭人排擠,丟了官職,後來駱賓王對於武則天氣憤不已,認為她寵幸奸佞,殘暴不仁,十分的希望匡復李唐天下。在李敬業起兵之時,先聲奪人做了《討武氏檄》。
李敬業兵敗後,駱賓王不知所蹤,有人説他已經兵敗被亂軍所殺,也有人説他是遁入空門,更有傳言説他自殺身亡,但最後,他終究沒能回到他的出生地。而他在義烏駱家塘的族人出逃到現在的李唐《也稱李塘》,從第一代遷到李唐算起,駱賓王的後人們已經在這裏居住了1900多年,即使是後來發生戰亂,他的後人依舊守着他出生的地方,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向來以作為駱賓王的後人為榮自豪。
而如今在李唐的附近,有一座頗具規模的駱賓王園林,成為一個以紀念駱賓王為內容的景色聖地。
駱賓王是個唐初的大詩人,雖説他最擅長寫的是七言歌行,但是他的代表作卻是他年幼時所創作的《詠鵝》。很多人稱之為“神童”,也正是因為他七歲時所創作的這首詩。
駱賓王像
這首詩的創作是一個意外,駱賓王家有人來訪,正巧旁邊池塘的景色十分優美,鵝羣在池塘中十分的愜意,加上清風拂柳,倒映在水面上,一副美麗的風景畫就這樣形成了。而客人問了他幾個問題他全都對答如流,客人並不相信一個小孩子的能力竟如此之大,因此藉着池塘的風景要求駱賓王作詩,從而故意刁難他。駱賓王思索了一會兒便做出了這首家喻户曉的《詠鵝》。
説起代表作《詠鵝》是他小時候一時成名的代表的話,那麼《帝京篇》應該算得上另外一首了吧,這首詩不僅是他本人的代表作更是初唐的詩歌代表作。這首長篇詩歌和盧照鄰的《長安古意》,被人稱為姊妹篇。這首詩是有名的現實主義,全詩在描繪長安城的繁華以及夜景、國家的盛況、長安險峻的地形、上流社會驕奢的生活,同時也描繪了現實的殘酷。這首詩在當時就已經傳遍京城,老少皆知,成為絕唱。
駱賓王的代表作不僅為這兩首,小詩《於易水送人》其詩短小卻和精煉,其詩悲涼,但情感真摯。他的詩多表達自己內心的清高或者自己生活的真實寫照,又或者是內心所想,所寫之詩,皆為經典。
駱賓王的故事
駱賓王是唐初著名的大詩人,他的名字是古今人們都廣為流傳的,在他七歲的那年,家中有客人來訪,他的著名詩《詠鵝》也就這樣誕生了,正是因為他七歲時所創作此詩,當時的人都稱之為“神童”。
駱賓王像
這首詩的創作是一個意外,來訪之人正看見旁邊池塘的景色十分幽美,鵝羣在池塘中十分的愜意,加上清風拂柳,柳枝倒映在水面上,一副美麗的風景畫就這樣形成了。隨之,客人問了他幾個問題,他全都對答如流,客人並不相信一個小孩子的能力竟如此之大,因此藉着池塘的風景要求駱賓王作詩,從而故意刁難他。可是年幼駱賓王並沒有被此情此請所嚇倒,僅僅思索了一會兒便做出了這首家喻户曉的《詠鵝》。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詩中動靜結合,顏色的對比和線條的勾勒,引發人無限的遐想,鵝的形象浮現在人們的眼前,讓人心生嚮往。句中的“曲”字把鵝仰天嘎嘎的叫聲十分生動的描繪出來,彷彿使人聽到了水中央鵝的叫聲。特別是最後的兩句對偶句,“浮”字寫出了鵝在水面上悠然自得靜止的狀態,而“撥”字則寫出了鵝腳掌波動水面嬉戲游泳的狀態,這兩句對仗工整,並且動靜結合,彷彿身臨其境。
客人思緒萬千,一字一句細細品味,急忙轉頭稱讚,使這個年幼孩子的詩得到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