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光緒皇帝生平事蹟介紹

光緒皇帝

同治十年也就是公元一八七四年,北京太湖畔一個嬰兒呱呱落地,這便是將來大清國的末世皇帝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載湉四歲時,也就是同治十三年,同治帝駕崩。由於同治帝沒有子嗣,在養心殿召開的會議中,慈禧太后堅決扶持了自己胞妹婚葉赫那拉·婉貞之子,愛新覺羅載湉登基為帝,這也為她日後干涉政權得以名正言順。

光緒帝像

歷史上著名的垂簾聽政多數人熟悉的估計就是清代的慈禧垂簾聽光緒的政,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光緒十六歲,也就是光緒十二年,他終於可以在名義上親政了。光緒的一生可以説都是籠罩在慈禧的陰影之下,就連他的家庭之事不例外。然而光緒帝也算是一個血氣方剛的青年皇帝,他看的出彼時中國的羸弱,常受列強欺辱。站在時代的浪尖上,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力圖恢復中國之國運。所以當日本對朝鮮步步蠶食,對大清國虎視眈眈之際,光緒帝便主張嚴整軍隊,加強部署以防備隔海強大的日本。然而由於慈禧的挪用軍費,保守派的層層阻撓最終使得日本蓄謀已久的甲午戰爭爆發之前清軍的準備並不夠充分,以至於清軍大失敗。面對幾乎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光緒帝在悲痛之中,予以簽訂。 因為甲午戰爭的大敗,對光緒帝的打擊是極大的直至看到康有為等人主張變法的上書,令光緒帝眼前一亮,這使他彷彿看到了希望。在康有為等人力舉西方諸國強盛之因,又着重講述了鄰國日本的崛起之路,這讓光緒帝更加堅定了變法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在與慈禧太后為首的保守派斡旋下,連發數道變法新政,但是由於保守派的實力過於強大,新政推行寸步難行。在情形越來越危急之際,光緒帝康有為等預謀發動政變廢除慈禧太后,以便為新政的推行鋪開道路。只可惜光緒帝信錯了人,本依賴的袁世凱向慈禧太后告發了此事,光緒帝主張的維新變法遂由此終結。 本是一國之君,奈何由始至終都被慈禧太后掌控着。光緒帝本欲奮發圖強重振中國雄風,只可惜日落西山,大勢已去,已經不是靠他的意志能夠挽回的。變法失敗後的政權重新落回慈禧手上,光緒帝也被幽靜在瀛台。在其最後十年皆若人偶一般,直至暴病身亡。光緒帝死後越四年,大清國便告滅亡。

光緒皇后

光緒帝一生一後二妃,他的皇后隆裕皇后葉赫那拉氏名叫靜芬,是慈禧的親侄女。之所以慈禧選擇隆裕與光緒帝成婚,並欽定為皇后,就是因為她是自己的親侄女這一身份,如此便有利於在光緒帝身邊監視他的一舉一動。但是光緒帝並不是什麼三歲小孩,他自然懂得慈禧的用意,加上隆裕本身性子懦弱,這就更加讓光緒滴疏遠於她了。

隆裕皇后畫像

在身為皇后期間因為不懂的巴結他人,不懂得拉攏旁人,而且性子平平,這也就導致了她在宮中近乎於獨自一人的境地一般。不懂的巴結他人的她雖然是慈禧太后的親侄女,顯然得不到老佛爺的喜愛。而本身是慈禧身邊派來的人,這又讓光緒對之避而遠之。隆裕本身性子平平既不得太后的關照,又不得皇帝的恩寵,如此她在宮女太監面前都不會傲慢。鬱鬱寡歡十幾年,一個皇后淪落至此實是不幸的。在光緒帝駕崩之後,載灃之子溥儀被慈禧選為新皇帝,登基年號宣和。隆裕皇后自此也就轉為了太后這一身份,對溥儀有了母親一責。雖説是太后,但是隆裕沒有慈禧那般政治天賦,她也身在其位才漸漸懂得了拉攏人心的道理,不過還是遊離在核心權利之外。但是此時的大清國已然走到了最後的地步,供它苟延殘喘的機會已經沒有了。宣和三年也就是1912年,全國各地高喊共和的聲音越來越大,不久便到了不可遏止的地步。終於,在12月7日和袁世凱的長達一小時的談話後,隆裕開始了共和之路的行進,而她也成為了清朝終結的最高責任人。1913年,隆裕在抑鬱之中抱病離世,而當時的國民政府也給了她國葬以表哀悼。

光緒六年是哪一年

光緒六年,也就是公元1880年,這一年並沒有什麼能夠濃墨重彩的被記入整個人類歷史的大事件。但是在這一年當時還是大清國的中國,仍舊為“富強”這一目標而努力奮鬥着。

電報總局內部

早在同治年間,鑑於被列強頻頻欺凌而無還手之力的現狀,以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為首的官員主張通過“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洋務運動來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不久在朝廷的支持下,引進西方的先進技術、軍事裝備、以及生產機器,開辦了多家造船廠、紡織廠,這其中就有光緒六年夏李鴻章籌辦津滬電報時於天津創建的電報總局。

之所以讓李鴻章如此在意,是因為在經歷了幾次鴉片戰爭後,中國人認識到了傳統的信息通訊方式已經無法適應工業化時代的戰爭。隨着戰事的瞬息萬變,中國人以傳統馬力傳遞信息是在極大的拖滯信息,讓政府看不透時局的變化。故而架設電報線路創辦電報總局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這也是洋務運動的一部分。雖然這邊清政府本着自強救國的思想在努力建設,但是國力羸弱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挽回的局面。由於沒有實力,那就沒有權利在國際上爭取利益,反而會被他國壓榨。美國為了促進其西部的開發建設,在同治七年和清政府簽訂了《中美虛增條約》,招募了大量華工。但是建設結束後,美國出現了嚴重的排華風氣,以至於美國有和中國國於光緒六年簽訂了《中美續修條約》,美國可以自由管理華工,並且出台了一系列的排華法案。這些不公平條約的簽訂,只是中國在長達百年的屈辱史中的一個小小縮影而已。


光緒到底長什麼樣

照相機在十九世紀上半葉就已經發明,在光緒帝生活的十九世紀後半葉及二十世紀初,黑白相機的技術已經成熟了。但是我們現在會發現,身為皇上的光緒帝流傳於世的相片卻並不多,流傳最廣的就是下面這張照片。

光緒帝像

在這張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出,光緒帝整體上給人感覺是一個五官精緻,樣貌完美的一個美男子,毫不誇張的都可以説他比很多女子長得都要好看(參考當年諸多宮中格格妃子的照片)。上面的照片裏的光緒,大致是二十歲時期的他,這也就是當年處於熱戀時期珍妃眼中的翩翩嬌好少年。試想一下,本身擁有着英俊面容,還身處一國之君的位置上,這已經完勝了西方童話世界裏的白馬王子了,如何不讓一個豆蔻年華的少女心生盪漾呢?

關於光緒帝的長相,一些被他接見過的外國使節也做過類似於照片上的描述。因為自幼身體虛弱,所以營養自然不如正常人,這也導致了他那面如白紙般的蒼白。但是虛弱的身子裏卻還是藴藏着驚人的力量,這些從他那深邃的黑色眼眸中可以窺得一二。雖然光緒帝不會輕易看向他人,總是害羞似得站在一處,但是堅毅的神情還是會從纖薄的嘴唇和靜靜的眸子中透露出來。這種內斂和他的前任同治皇帝是截然相反的,這和光緒帝缺少親情呵護的童年不無關係。

有人覺得光緒帝看着總是像個小孩,這和他那類似孩童寬大的額頭有關,再加上光緒帝本身只有中等身材(現代測量光緒帝屍體一米六四,推測生前一米六七左右)讓他顯得比實際年齡更小。只可惜如此一個姣好少年在戊戌變法之後由於層層精神上的打擊,身形消瘦,容貌已經早已不如相片上的飽滿。而彼時的光緒也將在鬱鬱寡歡中,痛苦地度過可悲的殘年。

光緒死因揭秘全過程

光緒帝在位三十四年,然而在這三十四年裏幾乎都被慈禧太后控制着,雖然親政後可以進行一些朝政的處理,但他並沒有實際的決策權。這對於希望勵精圖治拯救國家於危難的光緒帝來説是痛苦的,唯一一次幾乎是豁出去的戊戌變法最後還是被慈禧太后扼殺在搖籃中,光緒帝自己也被囚禁在瀛台。所以説慈禧和光緒之間的矛盾在晚年是急劇上升的。更為巧合的是當時中國最為重要的兩個人物在1908年的一天幾乎同時死去,這是轟動一時的,這也讓世人們對光緒帝的死因充滿了各種猜想。

光緒帝棺槨

終於在二十一世紀初,科學家通過嚴密的科學測量和推斷得出了光緒帝的具體死因。由於頭髮是參與人體的新陳代謝的,故而頭髮的不同階段記錄着人體不同時期的變化情況。在將一縷頭髮分切成不同段之後,科學家發現其中接近髮根部分的頭髮坤含量是異常之高的。在排查光緒帝棺槨和墓室內的坤含量後,證明這異常的坤含量只能來源於屍體本身。

在經過批准後,科學家們對光緒帝屍體本身進行了研究,發現頭皮以及身體骨骼中含有高出附近環境二百倍的坤含量,這些已經超出了致人死亡的當量了。所以,光緒帝的死因並不是清朝官方所説的單單病重而亡,是坤中毒(也就是民間所説的砒霜)而亡。

至於究竟是誰將光緒置於死地,説法最多的有二種。一是背叛光緒帝的袁世凱擔心慈禧死後遭到光緒的報復,在預謀廢黜光緒帝失敗後,收買宮人下毒將其殺害。另一種,也是被認為可能性比較大的説法。是慈禧太后為了不讓自己庇護的利益受損,擔心自己死後光緒帝大刀闊斧,便在自己死前先害死了光緒帝。也就是説,慈禧一開始就不想放任光緒為政,光緒的死是遲早的事情。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10 字。

轉載請註明: 清代光緒皇帝生平事蹟介紹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