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説就業難,為何這所特殊學校就業率這麼高?

主播君的話

這支大學生支教隊連續十年以“匠心築夢”為名,通過志願服務、愛心幫扶,和特教學校共同開發殘疾人輔助性就業基地,搭建技能職業培訓就業平台,為幫特殊孩子撐起一片天。

 “在特教學校的這些年,我深刻感受到志願者哥哥姐姐們帶來的關愛,職業課程學習的石雕技藝開闢了我謀生的道路,也幫我順利找到工作。”

——福清特教學校的李澤

都説就業難,為何這所特殊學校就業率這麼高?

 “因腿部三級肢體殘疾,我自小便十分自卑,生活對我是黑暗的……但在一個夏天,一羣哥哥姐姐走進了校園,他們用開朗熱情打開了我的心扉,在他們帶來的課堂上,我開始理解職業的多樣性,我的人生也可以豐富而充滿希望的,於是我更加努力進取的學習,在融特石藝廠獲得了就業崗位,並通過實習期考核後順利上崗,時至今日,我仍然對他們充滿感激。”

——福清特教學校的黃偉

 這支讓特殊學生心存感激的志願團隊從2012年6月起,已連續十年對福清市特殊教育學校進行常態化志願幫扶,項目開展至今,累計服務特殊兒童367名,解決了110名特殊青年的就業問題 ,福清特教學校畢業生就業率由11%增長至65%。

都説就業難,為何這所特殊學校就業率這麼高?

 福清市特殊教育學校是福清市唯一一所公立綜合性特殊教育學校,主要對聾啞,弱智兒童進行特殊教育。

最初,福州大學赴福清市特教學校青年志願服務隊只是一支支教志願服務隊,每年暑假到福清市特教學校開展暑期夏令營活動。在幫扶過程中,志願者調研發現,由於學校只有普通的基礎課程,沒有開設專業技能培訓課程,學生們普遍面臨着“畢業即失業”的窘境。

於是,志願隊秉持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理念,從2015年開始與政府、學校、企業等多方合作,引入系列職業課程,搭建殘疾人就業基地,把特教學校的教育管理功能延伸到解決特殊羣體的就業問題上。

 “孩子們需要課程輔導,我們就開設“第三課堂”;需要心理輔導,我們就把學校心理學專家請過去;希望有技能培訓,我們就找到學校工藝美術學院最專業的教授去授課。”服務隊指導老師張炎琳説,他們每年都會了解特殊學校的切實需求,再去尋找解決辦法。

 首先,幫助特殊學生掌握生存技能。

 在授課內容上,分階段教進行課程培訓。第一階段(1-3年級)結合大學生志願者的專業知識,開展系列職業啓蒙課程,比如攝影課程、插花課程、機械課程等,主要帶領學生們廣泛地體驗各類職業的工作,開闊眼界、興趣拓展;第二階段(4-6年級)職業性格探索課程,引入福州大學心理系的老師,為學生們帶來心理相關的課程;第三階段(7-9年級)職業技能培訓課程,高年級的學生可以選擇石藝雕刻或者花卉設計等具體職業,由福州大學工藝美術學院的專業導師以及企業的技術人員為學生們進行相關職業技能的輔導。

 在實踐課程方面,三下鄉期間,在建黨百年的大背景之下,以“溯源”為主題形成一系列黨史教育課程,從小培養特殊兒童愛國愛黨的樸素情懷;帶領特殊學生一起探索科技,推廣智能建設戰略,落實數字課堂方針,實踐隊立足生活,結合理論知識,開展了包括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大國重器、物化實驗在內的系列科普課程,激發孩子們對科學技術的熱忱,幫助他們瞭解祖國日新月異的科技變化;弘揚傳統文化也是志願隊開展的志願項目之一,體驗少數民族文化,傳統武術五祖拳等以傳承傳統民族文化為主題的課程,提高了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潛移默化中提高其對民族文化自信;開啓職業啓蒙課,帶領特殊兒童積極瞭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背景下新型職業及老職業的新前景,聚焦時事熱點,介紹並展示了新型農民、中藥醫師、金融防詐、機械製造等多個具有適配性、可行性和前瞻性的職業類型。

 在心理發展方面,志願服務隊繼承創新“一生一檔, 心理檔案”,詳細記錄了特殊兒童在夏令營期間的心理狀態,並及時予以輔導,精準有效地從心理方面給予特殊兒童幫助,並通過遊戲互動,引導孩子們勇於表現自己,積極欣賞他人。 

 其次,打通就業渠道,整合公益資源整合,搭建就業平台,建立殘疾人就業基地,帶領特殊學生深入基地體驗各類的職業工作。

都説就業難,為何這所特殊學校就業率這麼高?

 小偉在從事石藝雕刻工作

志願隊根據不同殘疾類型的青年精細劃分,整合適配不同方向的公益資源 ,建立起包括石雕廠、花卉基地在內的多個就業平台。以石雕基地為例,志願隊隊藉助高校力量邀請石雕工藝大師鍾景星進行針對性職業培訓,與企業 達成良好合作,建立起福清市融特石雕廠基地,開發線上線下多個銷售渠道。

小偉是最早一批接受幫扶的失聰男孩。在平日的課程中就表現出了對工藝美術極大的天賦,尤其是石雕職業課成績突出。畢業後,他直接在石雕基地從事石藝雕刻工作,獨自承包了包括設計、雕刻在內的一系列工藝流程。現在,他的妻子也在石雕基地內工作,幫忙完成上蠟、或者較為簡單的工序。小偉成為了石雕基地專業的技術員工,月收入可以破萬元,夫妻二人近日還討論起了在福清市買房的計劃。

“我喜歡基地的環境,也習慣了特殊羣體一起工作的氛圍,不會受到歧視,在這裏可以找到歸屬感。”最近,在外面工作半年的樂樂辭職了,主動向校長提出要回到學校的基地工作,哪怕做後勤服務掃地都行。

“特殊人羣更敏感,心靈上的相互溝通也是他們就業選擇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還在不斷探索,希望創造更多無差別對待的就業機會,來解決特殊人羣的就業歧視問題。”張炎琳説。

 

都説就業難,為何這所特殊學校就業率這麼高?

特教學校學生們的創意花卉作品

福州大學赴福清市特教學院青年志願服務隊隊長傅雯雯介紹説,志願隊已經建立了融特石雕基地、創意花卉基地、天祥電子基地和融康醫療基地四個基地,其中三個都在福清市特教學院內,融特石雕基地發展的最成熟。基地內的員工全部是特殊羣體,在這裏工作可以遇到許多校內的同學,特殊青年也更有安全感地,並長期穩定地就業。

都説就業難,為何這所特殊學校就業率這麼高?

特教學校學生們的石雕作品

同時,基地還輔助解決了特殊羣體陪護家長的就業問題,因為特殊羣體情況特殊,家中基本上固定需要一位家長隨時陪護,這樣就削弱了特殊家庭的經濟收入。但在福清市特殊教育學校,陪護家長可以在基地內就業,可以一定程度緩解特殊羣體家庭的經濟壓力。

都説就業難,為何這所特殊學校就業率這麼高?

陪護家長在電子基地內工作

隨着相處的時間越來越久,志願隊不僅高質量的教學體系獲得了特教學校的高度認可,長期常態化幫扶也讓他們與特教學校的學生結下深厚的情誼,每年暑期,孩子們都盼望着福州大學大哥哥大姐姐們的到來,這也為後續職業課程培訓等相關活動的開展打下基礎。

一位在基地負責後勤保障工的聾啞大叔看到志願者們對學弟學妹們如此用心,每年假期主動留下來,只為能和志願者多相處,幫大家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兒,也算是一種回饋。

 張炎琳介紹,志願隊在持續注入新鮮血液,每年納新成員都是福州大學高素質人才,涵蓋經濟管理、機械製造、土木工程等專業,  並全面開展培訓,還邀請十多位專家導師參與技術支持,為項目持續健康發展提供科學指導,打造高水平的隊伍。

 三年時間,福州大學赴福清市特教學校青年志願服務隊從一個社會實踐的志願服務逐漸向常態化志願服務轉變,從暑期實踐支教隊伍向公益創業團隊轉型,在摸索中衍生擴展出常態化回訪、公益創業等多路徑全方位的幫扶模式,幫助特殊青年們解決就業問題。

“我們希望用實踐為特殊羣體發聲,呼籲社會正視接納特殊羣體,支持特殊教育的發展,承擔起“關愛特殊”的社會責任。同時,也引導特殊兒童探索職業興趣,幫助特殊青年學習就業技能, 促進殘疾人就業問題的解決,助力扶貧扶智扶志。 ”張炎琳説。

(受訪者均為化名)

 

來源:共青團新聞聯播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45 字。

轉載請註明: 都説就業難,為何這所特殊學校就業率這麼高?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