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為抗疫原地度新春,學校小規模活動營造過年氣氛

原標題:大學生為抗疫原地度新春,學校小規模活動營造過年氣氛

牛年春節即將到來,為防控新冠疫情,全國不少地區都呼籲大家原地過節。據教育部1月31日的統計,2021年留校過年學生比往年翻了兩番。《環球時報》記者採訪全國多地高校師生髮現,為保障留校學生安心過年,各地高校提供了多種便利和暖心服務;學生們也紛紛給自己安排了豐富的“居家計劃”。

學校小規模活動營造過年氣氛

春運在往年都是國內人口流動最大一段時期,而今年為了將疫情傳播的可能性壓到最小,很多人都取消了春節回鄉、遠行的計劃。為了照顧那些無法回鄉的學生,不少高校都臨時出台政策,為學生們提供特別的假期服務,並在允許的範圍內組織小規模的活動,讓學生們在節日期間能感受到家的味道。

全國各地高校積極響應留校過年號召。遼寧省35所高校有1.4萬名留校學生,省教育廳要求各校拿出一定資金補貼學生伙食。廣東留校過年學生約11萬人,華南師範大學準備了包括看電影、發禮包等多場學生活動。此外,四川大學今年約有3000名學生留在川大過除夕,校方將舉辦新春系列活動,和留校學生共度春節。

寧波諾丁漢大學校方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稱,該校師生來自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年校方積極引導師生留甬過寒假,減少不必要的出行——全校共有170名學生選擇留校過年。

為了保障師生正常的學習生活,校內相關服務與設施在假期保持運轉,包括圖書館、自習室、食堂、公寓、超市、快遞驛站等。學校還配備了輔導員和生活老師,對學生們的日常生活、課外活動及心理健康等提供支持。此外,學校還將開展“寒假留校不孤單”系列活動,讓留校師生們過一個暖心年。

寧波諾丁漢大學日前組織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25名留校過年的師生,走進奉化區大堰鎮,感受山村地道的中國年味。“我覺得非常神奇,師傅像變魔術一樣,放炮的聲音很響,爆米花味道太好了。”來自英國的威廉覺得最有趣的就是放米炮。而來自沙特阿拉伯的連姆最喜愛的是年味美食——大堰十大碗:“每道菜背後還有一個故事,很有趣。”

寧波諾丁漢大學商學院大四學生曹同學家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此前被包括在疫情高風險區中,今年無法回家過年。她對《環球時報》記者説,“原來覺得會非常想家,但學校組織了很多活動,有瑜伽課、韓舞課、還有周邊的小鎮一日遊。覺得和老師們還有同學們在一起,不回家也挺温暖的。”

“在這個特殊的假期,不會讓學生感到孤單。”寧波諾丁漢大學校方對《環球時報》記者説,受到疫情影響,這個寒假許多同學和老師不能按時返鄉過年,學校關心每一位在校師生,將免費舉辦多種娛樂活動,以豐富大家的假期活動。為了控制每種活動的人數、保持人員分散,校方安排了舞蹈等課程,還有餘姚芝林、慈城古鎮等景區的“一日遊”活動。

北京大學寒假期間特別為留校學生開通24小時熱線服務,輔導員將熱線電話連通至手機以確保及時瞭解學生的實際需求,第一時間協調各項事務。《環球時報》記者撥通熱線電話,很快就有輔導員接聽並詢問需要幫助的事項。

據瞭解,目前北京大學留校學生5000餘人,為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安排學習時間,寒假期間圖書館全天候開放,同時也開通了線上服務,以便學生在宿舍就可以遠程查閲資料。此外,學校還在宿舍樓設立駐樓輔導員、開通心理熱線,注重與學生的談心以及心理疏導工作。

《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廈門大學飲食服務中心公眾號發佈消息稱,今年許多師生積極響應國家防疫號召,原地留校過年。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裏,後勤集團飲食服務中心為留校師生提供更加暖心的服務,精心準備了可供預訂的年夜飯,可配送、可自取。

山東一所高校外語學院的劉老師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稱,該校主要以省內學生為主,涉及的外省學生不多,本科生基本都回家過年,研究生晚幾天也都會陸續離校。劉老師介紹説,該校沒有強制學生留校過年,今年提倡早考試,他們學院基本上在考試周內完成考核,學生考完就離校回家了。據悉,該校1月10日開始放假,預計3月1日正式上課。

學生居家制定豐富娛樂計劃

寒假不能出行,在家裏窩一個月,能做些什麼?這是最近很多大學生“苦惱”的事情。不少學生為自己制定了寒假學習計劃,來彌補過去一兩個學期無法正常上課的損失;也有人趁此機會培養新的愛好,在難得的大片空餘時間中學習一門“副業”。

福建某高校文學系大四學生鄭同學來自瀋陽,她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今年打算“留校過年”的主要原因是“特殊時期,原地不動對家人、對學校、對自己都有好處”。校方並沒有強迫學生必須留校,但是河北、東北等地區的學生多數主動選擇留校過年。因為學校本身有要求不準外宿,所以寒假期間可以正常住在學生宿舍。除個別設施有些調整,食堂、圖書館、體育設施均對學生開放。鄭同學説,“這一切已足以滿足日常需求,學校還會組織年夜飯,大年三十的加餐有免費餐券”。

鄭同學對《環球時報》記者説,去年9月開始學校課程已經恢復正常,久違的線下課程讓她感到“興奮”。寒假大概一個月,2月底開學,暫定前兩週網上授課。

談起寒假安排,鄭同學説,只是不能回家,其他方面完全不受限制。她打算利用這段時間專心準備畢業論文,“不能和家人團聚有點遺憾,但是回老家的話學習效率就會大打折扣”。鄭同學還透露,其他留下過年的同學們也各有安排,有人去兼職、或者在外拍照等。

在北京某醫學院校讀大二的李同學雖然是本地人,但同樣也由於疫情原因,選擇留在北京過年。她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稱,據她瞭解,不少高校今年都提前放了寒假,基本在1月下旬考完試就可以走了,一直放到2月末。最早放假的學校中,有些學校從12月上旬就開始放假,開學時間最晚可能到3月初左右,“可能也是為了那些想要返鄉的同學錯峯迴家,儘量不趕上春運最緊張的時候”。李同學對記者説,北京順義區有學校甚至因為前段時間的疫情,直接取消了期末考試讓學生回家,儘量減少人羣在學校聚集,形成大規模傳染。

“寒假是一個好的補習時間,過去一年由於疫情的原因,課業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影響。”李同學稱,雖然認識的周邊院校大多都已經基本恢復正常,學生和教師回學校進行面對面授課,但是她所在的高校仍會採取一半學生去教室、一半學生上網課的形式,保證教室裏的同學彼此間能有安全距離。

“遠程上課的話,理論課沒什麼大問題。有的時候老師説話的聲音會不那麼清楚,也會有各種各樣的網絡問題,尤其是在多人同時使用校園網時。但是大部分時間,我覺得網課效果甚至還比平時上課更好一些。”李同學舉例稱,平時上的網課會自動錄播,能夠回放,“考試之前真的給學生很大幫助”。

不過,對於學醫的同學來説,上實驗課的不便之處就在疫情中被大大凸顯出來,“畢竟實驗課是需要練習實際操作的,沒辦法真正用網絡來替代”。以李同學自己的專業來説,臨牀醫學專業中最重要的課程當屬解剖,雖然其中有偏理論的系統解剖、以及可以通過照片練習的標本學習,但是學習局部解剖是要真正自己動手練習解剖大體老師,“就算有別人解剖的視頻,自己動手這部分還是必不可少,且沒有辦法用網課來替代的”。李同學表示,他們的局部解刨課本應在大一下學期開始學習,最後卻拖到了大二上學期。“醫學,尤其是臨牀醫學,是一個未來工作上操作性很強的專業,只能上網課的話,還是會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不便。”

除了醫學生以外,也有學習機械材料、建築等工科類專業的學生備受網課環境影響。這些學生的一些課程是需要在車間實習的,一些這類專業的學校去年暑假在疫情不嚴重的時候早早開學,儘量補齊這部分課程。在廣州某高校就讀建築專業的趙同學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己有一門專業課需要小組製作模型,雖然在網課環境下也能勉強完成,“但小組工作分配十分不平均,大家見不到面,幾乎沒法一起參與制作,導致學習效果也不是很好”。

李同學表示,目前學校的規定是,如果決定假期前離校,就不能再隨意返回了,要留在家裏學習。“現在網絡倒是發達,在很多視頻網站上都有大學課程,可以自己搜索輔助學習。甚至可以説,如果沒有這些視頻,可能期中期末考試都難辦。”

至於寒假的安排,每個同學都有十分豐富的計劃。李同學稱會預習下學期的課程,“醫學院課程很多都需要預習,比如生理課程內容很多,如果不預習直接學的話,會更費力一些”。她介紹稱,一些醫學院校組織了學生做疫情防控志願者,幫助附近的社區做核酸檢測統計。趙同學也在考慮自己是否會改變未來的專業方向,“如果要換專業的話,也需要提前學習補充很多知識”。

當然,假期之中,學生們最期待的還是好好休息並且娛樂一下。但在有限的娛樂空間中,很多人也不得不改變遊玩計劃。李同學稱,因為疫情是在放假之前就已經開始,從去年一直持續到現在,所以她自己一直並沒有什麼出去玩的娛樂計劃,“假期間,可能約一些之前在外地上學、現在回京的同學逛逛街、看看電影”。她表示,因為無法出京,所以正好能去一些市內以前未嘗試過的冷門景點遊玩,逛逛沒有去過公園、博物館等。她表示,這段時間也有一些同學準備去學車,“這時排隊練車,時間也能寬鬆不少”。

趙同學則準備利用這段假期,好好地培養一下“副業”——她平時喜歡畫畫以及製作一些視頻,但因學業的緣故,很難騰出大塊時間來學習專業課以外的知識。她對《環球時報》記者説,自己目前正在學習新的繪圖和視頻製作軟件,“在這其中,也有不少地方能利用上專業知識”。趙同學在視頻網站上收藏了一些軟件教程,還制定了“課程表”,爭取在假期結束之前能成為視頻製作的“專家”。為了激勵自己,她還會接一些網友有償或無償的稿件,能督促自己每天練習繪畫。“這個假期,我還打算試試學習吉他,以前從來沒接觸過樂器,這是個很不錯的挑戰。”(邢曉婧 張雪婷)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874 字。

轉載請註明: 大學生為抗疫原地度新春,學校小規模活動營造過年氣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