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七大戰神,戰神刑天排名第二,岳飛僅排名第七
你喜歡這個默默無聞的小編嗎?麻煩伸出您發財的小手點個贊再走。
今天為大家帶來不一樣的精彩內容,希望各位看官給小編動手評論點贊喔!您的每一次評論點贊都會帶來好運氣喔!
“戰神”一詞泛指人類歷史進程中,一些古代歷史或神話故事中掌管軍事戰爭的英雄人物。
中國的戰神為蚩尤、呂尚、刑天、勾陳大帝、真武大帝等。希臘神話中的戰神阿瑞斯是宙斯與赫拉的兒子。他司職戰爭,形象英俊,性格強暴好鬥,十分喜歡打仗,而且勇猛頑強,是力量與權力的象徵,好鬥與屠殺的戰神。但他同時是嗜殺、血腥,人類災禍的化身。與戰神有關的還有遊戲,漫畫,小説等,甚至火箭都以“戰神”為名。
今天我們來説一説中國古代的七大戰神
1、兵主蚩尤
兵主蚩尤:上古時代九黎族部落酋長,中國神話中的兵主。曾與炎帝大戰,後把炎帝打敗,於是炎帝與黃帝一起聯合來戰蚩尤。蚩尤率八十一個兄弟舉兵與黃帝爭天,在涿鹿展開激戰。傳説蚩尤有八隻腳,三頭六臂,銅頭鐵額,刀槍不入。善於使用刀、斧、戈作戰,不死不休,勇猛無比。黃帝不能力敵,請天神助其破之。殺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
蚩尤被黃帝所殺,帝斬其首葬之,首級化為血楓林。後黃帝尊蚩尤為“兵主”,即跟兵戈有關的崇拜。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讓人畏懼,黃帝把他的形象畫在軍旗上,用來鼓勵自己的軍隊勇敢作戰,諸侯見蚩尤像不戰而降。傳説中蚩尤性情豪爽、剛直不阿、打仗勇往直前,充滿武將帝王陽剛之美,不失為一代蓋世豪傑。
2、戰神刑天
戰神刑天:又稱、形天、邢天。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説人物之一。在《山海經·海外西經》中記載:“ 形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葬之於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幹以舞。”以戚為武器。 刑天在《山海經》中又叫“形天”,據記載,刑天是炎帝的大將,勇猛好戰。相傳,刑天是一個沒有名號的巨人,因與黃帝大戰被砍掉頭顱才叫刑天。刑天中的天為頭、首,刑為割或刈,也有解釋為天通天帝即黃帝,刑同戮,合在一起就是殺戮天帝的意思。
當炎帝還在統領天下的時候,刑天作為其手下的一名大臣,平生愛好音樂,曾經為炎帝創作歌曲《扶犁》,詩作《豐收》,兩者組成《卜謀》,讚頌人民的美好生活。後來,炎帝被黃帝打敗,退守到南方,雖然炎帝本人不敢
和黃帝抗爭,但他的兒子和部下卻不甘忍氣吞聲。當蚩尤舉兵抗擊黃帝時,刑天本想參戰,無奈炎帝阻撓作罷。而蚩尤戰死後,刑天再也無法按捺住心中的怒火,不顧炎帝反對私自會戰黃帝。刑天左手握着青銅方盾,右手拿着大斧,直殺到黃帝的宮前。黃帝見刑天殺過來,頓時大怒,拿起寶劍就和刑天搏鬥起來。兩人從宮內殺到宮外,從天庭殺到凡間,直殺到常羊山旁。黃帝久經沙場,經驗老到。他趁刑天不防,揮劍向刑天的脖子砍去。刑天招架不及,頭顱被斬落下來。落到地上的刑天之頭,順坡向常羊山腳下滾去。被斬首的刑天蹲下身子,想找回自己的頭顱。由於失去眼睛,他沒有看見自己的頭就在他身處的常羊山腳下。刑天 黃帝擔心刑天找到頭顱後會恢復原身再和自己交戰,就拿起手中的寶劍向常羊山劈去。隨着一聲巨響,常羊山被劈成了兩半,刑天那碩大的頭顱就勢滾進山谷。隨後,那兩半山又合二為一,把刑天的頭顱埋葬在裏面。刑天感覺到了周圍的變化,知道黃帝已經把自己的頭顱埋進山腹,但是他並沒有氣餒。他站起來,依然右手拿斧,左手持盾,向着天空胡亂揮舞。陷入黑暗的刑天暴怒,以兩個乳頭當做眼睛,張開肚臍做嘴,繼續與黃帝搏鬥。
刑天是我國上古神話中一位具有反抗意味的人物,詩人陶淵明有感於刑天的故事,寫有“刑天舞干鏚,猛志故常在”的名句,刑天雖然被黃帝擊敗,但他不屈不撓、永不妥協的戰鬥精神,深深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後人。
3、武祖呂尚
武祖呂尚:呂尚是一個文武全能之人,文則經天緯地,武則開國定邦,既擅運籌帷幄 ,又能統兵作戰 ,因此在唐宋以前呂尚被歷代皇帝尊稱為開國戰神,逐漸成為天下人所供奉的神祇,最終被追尊為“昭烈武成王”。姜姓,呂氏,名尚,一説名望,字子牙,也稱“姜太公”、“姜子牙”、“太公望”、“呂望”、“尚父”、“師尚父”。
唐朝初期到明朝初期的武廟,因呂尚善於用兵,而主祀之為武神或兵祖(兵家鼻祖)、戰神。殷商末年東海(今山東省莒縣東呂鄉)人,周文王拜姜尚為師。周文王曾對呂尚説:“自吾先君太公曰‘當有聖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後人尊稱呂尚為姜太公、太公望。
周文王死後,周武王仍以呂尚為師,在公元前1046年率兵大敗商軍於牧野。《詩經·大雅·大明》中贊此事:“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騵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朝清明。”因輔佐武王克殷有功,同時為了討伐東夷,呂尚被分封於齊(現今山東),是齊國的始祖。
4、勾陳大帝
勾陳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又作西方太極天皇大帝簡稱“勾陳大帝”、“天皇大帝”,為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三位神。
勾陳大帝是鬥姆元君的長子,紫微大帝的胞兄。奉玉皇上帝敕命,執掌天地人三才,主管人世間的眾生,與一切兵戎、戰爭之事,故亦是武神。《晉書·天文志》:“勾陳宮中一星曰天皇大帝,其神曰耀魄寶,主御羣靈執萬神圖。”
天皇大帝與北極紫微大帝一樣源於我國古代星辰崇拜,《上清靈寶大法》卷四稱天皇大帝:“乃北極帝座之左,有星四座,其形聯綴微曲如勾,是名勾陳,其下一大星正居其中,是為天皇大帝也。其總萬星,位同北極卻為樞紐,而天皇亦隨天而轉。”其實,勾陳同“鈎陳”,是天上紫微垣中的星座名,靠近北極星,共自六顆星組成。《星經》稱:“勾陳六星在五帝下,為後宮,大帝正妃。又住天子六將軍,又主三公。”所以後人又以勾陳為後宮。
5、真武大帝
真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聖真君玄天上帝、蕩魔天尊、九天蕩魔祖師、無量祖師,全稱真武蕩魔大帝,是中國神話傳説中的北方之神,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現在湖北武當山供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經中稱他為“鎮天真武靈應佑聖帝君”,簡稱“真武帝君”。中國民間稱蕩魔天尊、報恩祖師、披髮祖師。
真武大帝的形象非常威武,其身長百尺,披散着頭髮,金鎖甲冑,腳下踏着五色靈龜,按劍而立,眼如電光,身邊侍立着龜蛇二將及記錄着三界功過善惡的金童玉女。
6、關聖帝君
關羽:(160年-220年),字雲長,本字長生,司隸河東解人(今山西省運城市),約生於東漢桓帝延熹年間,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劉備的重要將領。人稱“萬人敵”(見《三國志魏書程昱傳》:“關羽、張飛皆萬人敵也。”)。
關羽最為特殊之處是其倍受中華文化歷代推崇,由於其忠義和勇武的形象,多被民眾尊稱為關公、關老爺、關大爺、關爺爺,又多次被後代帝王褒封,直至武聖,關聖帝君,故也俗稱為、關聖帝、關帝君、關帝爺、關帝、聖帝,聖帝君等而流傳至今。道教尊為協天大帝、伏魔大帝、翊漢天尊等,中國佛教界奉其為護法神之一,稱為“伽藍菩薩”。其中儒宗神教奉為五文昌之一而扶鸞信仰者則奉為恩主,故又稱關帝為山西夫子、文衡聖帝。民間由於《三國演義》等傳統作品的影響,普遍認為關羽與劉備、張飛義結金蘭,關羽排行第二,故又俗稱其為關二爺、關二哥,直至現當代的某些社會羣體與場合中,仍然經常出現祭拜關羽的情況。
7、嶽聖帝君
岳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人,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書法家、詩人、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嶽聖帝君,岳飛的神號,全稱“三界靖魔大帝忠孝廟法天尊嶽聖帝君”。明太祖朱元璋開國以來,明朝歷代皇帝一直十分推崇岳飛的軍事能力,明朝洪武年間,岳飛被封為“靖魔大帝”,明朝萬曆年間,岳飛被封為“三界靖魔大帝忠孝廟法天尊嶽聖帝君”,後世尊稱”嶽聖帝君“。
岳飛的業績不可磨滅。他表達了被侵犯民族的要求,堅持崇高的民族氣節,在處境危難的條件下,堅持了抗金的正義鬥爭,並知道愛護人民的抗金力量,聯合抗金軍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國人民免遭金人的蹂躪,從而保住了高度發展的中國經濟和文化,並使之得以繼續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