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故事
孟子這個名字在中國久遠的歷史長河中具有着非同一般的意義,他最突出的影響就是其仁義善的思想,孟子是一代偉大的聖人,一生在他的身上發生過很多不平凡的故事,當然最先令我們想到的,也是我們最熟悉的故事就是“孟母三遷”,這也是對孟子後來成就有深遠意義的一個故事。
孟子畫像
孟母三遷是關於對孩子教育的一個故事,主要講述了孟母對孟子的學業的重視,為了教育好孟子,孟母三次搬家為孟子提供適合學習的生活環境的事情,並對孟子嚴格的要求。
另外,還有一些故事,如孟子受教,它的中心思想主要講的就是孟母教授孟子做人做事都要有最基本禮儀的故事,無論是對外人還是對自己家人都要講基本的禮儀;還有斷織喻學的故事典故,主要講得內容就是對自己的學業一定要持之以恆,做什麼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廢的故事,這個斷織喻學的故事對孟子以後成為儒學大師有着重要的影響。
關於孟子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殺豚不欺子,孟子少時誦等都是非常經典的故事典故,還有大家朗朗上口的成語故事如“始作俑者”,“一曝十寒”,“五十步笑百步”,這些故事都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闡述了做人,做事的一些真理,是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孟子的切身言行,他都用一言一行來教育我們後人如何做人和做事才是正確的。
孟子的思想主張
相信朋友們對孟子都不是很陌生,不管是從教學課本上,還是從文言故事裏。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孟子的思想主張。嚴格的説,孟子是孔子的後世弟子,當然作為孔子的弟子他傳播的也是儒家的思想精髓。
孟子畫像
作為儒家思想的主要人物,孟子無論是政治思想還是社會地位在戰國時都是深有影響的,孟子對當時最主要的影響就是關於仁政的思想主張,戰國時期孟子曾遊歷於各個國家,遊説推行自己的思想和主張,這對於當時戰亂頻繁的時代具有深遠的意義。
孟子在人性,社會觀點,仁政,禮儀,民本,價值觀等多個方面都有不同的思想主張。在人性方面,孟子的思想主張是仁善,與人為善,主張每個人都有自己天生的品德,要求人們多注意檢討自身;在社會和政治觀點上,同樣是仁政治理天下,讓王者一定要仁義治國,重視人民的自身意願;在民本方面,它的思想是注重民心所向,主張得民心者得天下;價值觀方面更是強調自己的一言一行,主張禮儀來約束自己的言行。
孟子的家鄉是現在的山東,他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同時也是世界人學習的榜樣,他的思想影響了後世的很多的人物和國家,他將儒家的思想傳播久遠,對人類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起到推動的作用,世人都稱他為“亞聖”,並建“亞聖廟”供後世人敬仰。
孟子的政治主張
孟子的政治主張即是他的民本思想。他認為人民是國家的根本,所以説: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在政治上的思想和意見,已經經過了春秋時期的孔子的長足發揚,使得他的主張變得更符合當時封建社會的需求。
孟子的政治思想
孟子看到齊國爭霸,生靈塗炭,所以他提出君王施行仁政,才能使人民歸附。他認為,君王應該減輕刑罰和賦税,這樣才能使人民安心耕種,保持國家的繁榮和穩定。他反對土地兼併戰爭,認為戰爭使得人民流離失所。
孟子覺得國君應該想方設法滿足人民對生活的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這樣才能使人民富足。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必須要保證農業的生產和發展,人民可以飢寒無憂,這才是王道的開始。
另外,孟子認為應該對人民實施教育。嚴苛的法律雖然可以暫時穩定國家的秩序,但人民並不是甘心情願的聽候差遣,唯有從內心上讓他們感受到君王的仁義,他們才會心悦誠服地擁護統治者的地位和國家的安定統一。
政治上,孟子認為君王應該推行王道。所謂的王道,即是和霸道對應。王道的核心思想就是“以德服人”。是一套依靠發展農業,保障人民生活和對人民教化的政治理論。
但是孟子的政治思想理論過於理想化,因此沒有被當時的列國君王所採納,因此在無法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後,他回到家鄉和弟子一起著書立説。從可觀的角度來分析,他的理論,在當時的封建主義社會是具有一定的積極性的。
孟子被稱為什麼
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山東省鄒國人。他自小家境貧寒,是孔子之孫子思的再傳弟子,也就是説,是孔子的第四代弟子。因他繼承和發揚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其成就僅次於“聖人”孔子,所以被後人稱為“亞聖”。而他們的學説,也被稱為“孔孟之道”。
孟子雕像
孟子曾和孔子一樣,帶領門人周遊各國進行遊説。但他的學説並沒有被當時的各國國君所接受,隱退後,他和弟子公孫丑等人一起著書立説。去世後,他的弟子把他生前的言論編著成《孟子》。《孟子》也稱為了儒家學説的經書之一。
而其實,在宋代以前,孟子的地位並不高。唐代的時候,韓愈把孟子列為儒家學派孔子最正宗的繼承者。從此開始,孟子的地位便逐漸提高了。在北宋神宗時期,《孟子》一書的內容,首次稱為科舉考試的科目之一。元豐六年,孟子被當時的朝廷封為“鄒國公”,第二年就配祀孔廟。南宋時期,大儒朱熹把《孟子》和《論語》、《大學》、《中庸》一起列為“四書”。元代至順元年,孟子首次被加封為“亞聖公”,從此以後,人們就開始稱他為“亞聖”,他的地位已經凌駕於儒家企圖聖人之上,且僅次於孔子。明清時期,根據官方規定,《孟子》一書的內容也成為了科舉考試的必考內容之一。明朝景泰年間,朝廷封孟子的後裔為翰林院五經博士,且世襲罔替。直到民國時期,改為了奉祀官。
孟子諫鄒穆公
《孟子諫鄒穆公》選自《孟子·梁惠王下》。穆公是鄒國的國君,因孟子是鄒國人,所以鄒穆公才找到他,開始了一下這段談話內容。
孟子的畫像
這段對話發生下鄒國和魯國交戰的背景下,鄒穆公説:“寡人的官吏死了三十三個人,而那些老百姓,卻沒有一個願意為了戰事而死的。我真想殺了他們,可是百姓又有那麼多人,殺也殺不完;不殺他們,我實在恨不過,他們都眼睜睜地看着他們的長官戰死卻不去救他們。我該怎麼辦才好?
孟子説:“這年頭,兵荒馬亂的,你的那些百姓,年老體弱的人死了,屍體都被丟棄在山溝裏;身強力壯的,到處逃亡,這樣的人好歹都有幾千人吧。大王你的倉庫裏藏滿了糧食,堆滿了金銀財寶,但是你的官員卻沒有一個人告訴你這樣的情況,這都是那些官吏殘害老百姓的結果啊。孔子的弟子曾子曾經説過:小心啊,你如何對待別人,同樣別人也會如何對待你。現在你的人民眼睜睜地看着他們的長官被殺而不去營救,這都是你的人民在報復他們。你還是不要再怪罪他們了。只要你從今以後開始施行仁政,你的人民自然會尊敬他們的官吏,再遇到這樣的事情,他們肯定會心甘情願為了官吏去犧牲了。”
這一段對話,和孟子見梁惠王一樣,他向鄒穆公闡述了推行仁政的必要性。強調了王道的重要性,主張德治,要求君王以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