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失守之後,日本人的目光馬上瞄準了蔣介石政權新的統治中樞-武漢。1938年7月初,日軍40萬大軍向武漢逼近,企圖迅速攻取武漢,迫使國民政府投降
薛嶽第1兵團的防區是長江南岸的江西和湖北地區,74軍隸屬第1兵團指揮。
武漢保衞戰從安慶打響,6月12日,安慶失陷,日軍溯江而上,40天內接連連陷馬當,彭澤、九江、姑塘,戰線一下子就推進到廬山腳下。
金官橋是日軍攻打廬山,阻斷南潯鐵路的正面突破點,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薛嶽令64軍兩個師和第10軍防守右翼;以第4軍、第73軍、第74軍等部隊防守左翼,第70軍為預備隊,準備迎擊來犯之敵。
7月31日,日軍第106師團主力在10餘架飛機的掩護之下,分兩路沿南潯鐵路、公路南下,集中炮火,猛轟64軍陣地。
在日軍的強大攻勢之下,64軍將士前仆後繼,以低劣的武器與裝備精良的日軍鏖戰2日,終因傷亡過大,漸不能支,薛嶽只得動用預備隊,調上70軍換下64軍。
70軍一上陣地,軍長李覺就感受到了莫大的壓力,李覺雖然貴為軍長,手上卻只掌握第19師一個師,好在這是李覺的起家部隊,戰鬥力不弱,所以,即使陣地被日軍炸成一片焦土,陣地還是守住了。
但是,70軍的傷亡也十分慘重,而屢屢攻不垮國軍陣地的日軍並沒有停止進攻,日軍指揮官甚至在盛怒之下揮刀砍向潰退下來的少尉小隊長,逼着他們瘋狂地衝鋒。
8月5日,日軍再次猛撲19師金官橋陣地,並施放大量的毒氣。70軍守軍猝不及防,有百餘人當即倒地,失去戰鬥力。剩餘的官兵不得已只好撤至主陣地。
李覺看著越來越少的弟兄,心情越來越沉重,雖然多次打退日軍的進攻,可自己的部隊差不多拼完了,他向兵團發去了求援電。
薛嶽眼看70軍危在旦夕,如果不馬上調動部隊,把他們換下來,後果不堪設想。薛嶽連拍了兩封加急電報,命令俞濟時的74軍他一日之內趕赴金官橋。
74軍正在德安一線擔任警戒,突然接到薛嶽的加急電令,俞濟時眉頭緊鎖,狠狠罵道:“德安到金官橋有近300里路,我就算是不吃不睡,一天之內也難趕到,他媽的,這明擺者就是作弄我嘛!”
俞濟時不禁想要不久之前的蘭封之戰,雖然戰役結果上不了桌面,可74軍是絕對的打得不錯的,在戰役表彰的問題上,薛嶽卻明顯偏向粵軍64軍,李漢魂獲得了青天白日勳章,而俞濟時只得了次一等的雲麾勳章。俞濟時一肚子的牢騷沒處發泄。
俞濟時的驕橫脾氣一發作,也就管不了那麼多了,他壓下薛嶽的命令,就是按兵不動。
70軍的右翼陣地已經丟失,求援電報又一次發到薛嶽那裏,薛嶽左等右等不見74軍的身影,又氣又急直跺雙腳,再拍電報問74軍:“你們到了哪裏?”
俞濟時的回電倒是很快:“我部被日軍糾纏上了,走脱不得。”
“你如兒戲命令,我就兒戲汝命!”薛嶽一看電報就猜到,這是俞濟時的推脱之辭,一怒之下,發了一封中外戰史上恐怕都少有的“電令”。
俞濟時的回電讓薛嶽更惱火:“我敬軍令,更惜性命,奈山重水複,插翅難飛,怎辦?”
薛嶽被噎得半死,他終於領教了黃埔嫡系的驕橫。他知道,要想讓74軍聽令,就不能不搬動蔣委員長了!
他連忙給蔣介石拍電述説了情況。蔣介石見俞濟時太任性了,一鬧再鬧,確實鬧得過分了,當即令74軍連夜趕赴金官橋陣地,並嚴令:“抗令當以韓向方為鑑!”
俞濟時一見電報,心裏就慌了,委員長以韓復榘為例發佈命令,可見老頭子這會兒動真格的了,絕對不能怠慢。
薛嶽也同時收到這封電報,明白蔣介石一電兩發是什麼用意,也就不得再催。74軍能來就行,你玩什麼心眼我就不管了!
這蔣介石的“嚴令”下,俞濟時極不情願地趕到了金官橋前線。74軍畢竟是支能打硬仗的隊伍,他們替下70軍殘部,趁着日軍不知道國軍援兵新至,突然發起猛烈的進攻,把日軍打了個措手不及,金官橋丟失的陣地奪回來了!
從此之後,俞濟時與薛嶽,包括64軍的李漢魄等便結下了一個解不開的疙瘩。
日軍106師團啃不動74軍,南昌至九江的鐵路和公路線上,敵我兩軍呈相互膠着狀態。前來增援的日軍101師團,也被國軍25軍、66軍阻滯在東、西孤嶺一帶,動彈不得,望“嶺”興嘆。
金官橋這邊打成這樣,岡村寧次怕了,生怕再一次陷入陣地對峙持久戰,於是改為迂迴穿插,這便為國軍圍殲日軍創造了良機,才有了後來的萬家嶺大捷。
可以這麼説,沒有金官橋的成功阻擊,就沒有後來的德安萬家嶺大捷。
萬家嶺大捷,是抗日戰爭初期,繼平型關大捷、台兒莊大捷之後,又一次大勝利。為保衞武漢贏得了時間。
後來,俞濟時戰時違抗軍令的事也就不了了之,如此縱容嫡系的事不是第一次發生,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有人把這説成蔣介石最終失敗的原因之一,筆者認為,不盡然,但肯定有關係。
1942年11月,俞濟時重回蔣介石身邊,任侍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