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包括上海交通大學在內的多所“雙一流”高校修訂博士研究生畢業要求。按照新規,博士生畢業將不再與期刊論文發表強制掛鈎。
這則消息迅速在高教圈引發關注和熱議。須知,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論文發表一直是博士生畢業的硬指標,甚至被不少博士生視為“硬通貨”。如今,這一發文“硬槓槓”取消了,那麼博士生畢業的“門檻”究竟是低了還是高了?
取消論文發表限制性要求,越來越多高校在跟進
根據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公佈的2021年版《關於申請授予博士學位的規定》,已取消博士研究生畢業需發表2篇論文的強制性要求。
“早在去年,我們學校就已有博士生在沒有期刊論文發表的情況下順利畢業。”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院院長兼學位辦主任王亞光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中專門提到了這一案例。當時,擔任這位博士生導師的上海交大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特聘教授趙立平在提出相關申請後,經學術委員會邀請國內外專家評審,一致認定這名博士生符合畢業要求。
眼下,更多高校的研究生評價改革正在進行中。早在兩年前,清華大學就在《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規定》中提出,不再將博士在學期間發表論文達到基本要求作為學位申請的硬性指標。去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多所高校都明確,學位論文是進行學位評定的主要依據,發表論文的數量不再作為申請博士學位的限制性條件。去年底,華東師範大學也在研究生培養改革方案中提出,不對博士生科研發表作統一要求,並且明確學位論文是學位評定的主要依據。
另一方面,記者瞭解到,目前,包括復旦大學、上海交大等在內的多所高校都明確提出,博士學位論文要求“創新”,並且要通過創新成果評議、學位論文匿名評閲和答辯評定三級評價機制等一系列的措施,強化監督,進一步提升博士生培養質量。
授予博士學位的依據應是學位論文質量
“沒有期刊論文發表的限制性條件,博士生的畢業標準只會更高。”王亞光在接受採訪時分析,從原本“一刀切”地看論文發表情況,到現在每一個院系都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研究生的畢業標準,在這過程中,導師、學院在研究生培養和質量把關中的主體責任得到進一步明確。由此,科研評價迴歸學術共同體,同時也賦予學院更多的自主權。
據瞭解,上海交大對研究生培養已進行了一年多的調研。直至今年上半年,學校召集了所有院系,一個一個地進行座談,最終各院系修訂了符合各自人才培養目標的博士畢業評定方案。以王亞光所在的數學學科為例,當一名博士生完成了博士學位論文,且導師認為其符合畢業要求,就可以向學院的學位委員會提出申請,再由學位委員會邀請專家來進行評審。
有業內人士談到,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大多數高校都要求博士生畢業必須有兩篇甚至更多SCI論文,這固然曾經有其現實意義,但是當我們國家論文發表數達到全球第二時,對論文發表的“質”與“量”有必要重新審視。比如,其中有多少是高質量論文,有多少是博士生出於畢業或就業目標、以及學者出於職稱晉升的目標,為發表而發表的論文。
上海大學副校長汪小帆教授也指出,判斷是否授予博士學位的主要依據應該是學位論文的質量,而不是發表論文的數量。不過,他同時表示,“破五唯”中提出的不唯論文,並非簡單等於不要論文。因為,寫文章的過程其實也是科研訓練的過程,且博士生在寫畢業論文的過程中有了高質量的成果,發表在期刊上和同行分享,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值得支持和鼓勵。
讓學術研究離功利更遠,取消“硬槓槓”是第一步
“取消論文發表的限制性條件,主要目標是為了鼓勵學生們將更多精力投入有價值、有創新意義的、真正的科學研究。”某高校的一位工科教授告訴記者,他的團隊雖然承擔的是源自國家和產業需求的重大基礎性科研項目,但因為種種原因,10多年都無法發表論文,導致團隊一度無法招收年輕的研究生。
事實上,有一部分專業原本就很難發表論文,還有一些專業要解決的是國家重大戰略產業的問題,而這些凝鍊出來的科學問題也出於各種原因,無法很快發表論文。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味地要求論文發表,只會適得其反。
另一位高校教授也直言,自己就曾經有過為了滿足職稱晉升的要求而“追熱門”的經歷:“最多的時候一年連續發表了三篇論文,都發在影響因子不錯的期刊上。但是現在回頭看,這些論文談不上有很大的學術價值,只不過是在當時的熱門領域重複了一些實驗、強化了某些發現而已。”
他解釋説,完成一篇優秀的博士學位論文需要長期的連貫性的研究,且在這個長期的科研中,要找到值得嘗試的創新點,概率比較低,而這些創新點最終能夠被佐證、獲得一個成功的結果,概率就更低。在學校層面取消對博士發表論文的“硬槓槓”,只是走出了第一步。建立科學的學術評價體系對高校來説是一個系統工程,從重數量走向重質量,學術研究離功利更遠一些,更有機會產出高水平、有價值的成果。
作者:姜澎
編輯:顧軍
責任編輯:樊麗萍
圖源:本報資料圖片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