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西周,是如何發源和登上歷史舞台的?

由 終廷花 發佈於 經典

周朝在中國老百姓的心目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分量。一提起它,腦海中馬上就會聯想到文王、武王,聯想到西周的強勢和文治武功,聯想到東周的動盪和複雜。周朝前後持續了800年時間,是中國歷史上統治時間最久的朝代,它源於何時,又是怎麼走進歷史舞台的呢?本文就來説説這些問題。

01,周的始祖,與農業很有緣分

周的始祖是誰?就是大名鼎鼎的后稷,名棄。為何給孩子起這樣一個名字?這還得從棄的出身説起,棄的母親是姜原,父親是帝嚳,帝嚳就是上古時期的五帝之一,説明棄出身非常高貴。但棄的出生與眾不同之處在於,他是他的母親在野外遊玩時,因為踩了一個很大的腳印而懷孕生下來的。因此棄被認為不吉利,家裏人就把他扔掉了。被扔掉的棄卻奇蹟般的活了下來,因為鳥獸不但不去傷害他,反而還懂得保護他。後來棄的母親就又把他抱回家了,取名為棄,即一開始想拋棄之意。

常言説,人各有志,棄的興趣在於種莊稼,你天生喜歡種麻種豆,喜歡觀察土壤的情況,愛琢磨這些事情,因為一心撲在農事上,所以他種出來的莊稼,長的好,收成好,周圍的鄰居覺得他的辦法是對的,就都來仿效他。堯帝和舜帝看到了棄在農事上的突出表現,就任命他做農師,后稷就興起了。也可以説走進了歷史舞台。

從棄開始,到他的兒子,孫子,又經歷了一些波折,因為他的兒子並沒有很好的繼承父親的事業,到了兒子的孫子的時期,這個家族重視農業的傳統,才又重新恢復了。農業是立國之本,對於這個家族來説,是立家之本,至棄的重孫公劉的時期,民眾的生活改善了,人們都來歸附於他,這成為周朝事業興起的一個重要時期。

02,周的始祖,一開始並不在西岐,是怎麼來到西岐的呢?

從棄的重孫公劉開始,又過了10代,至古公時,繼承和發展始祖后稷和公劉的大業,積累功德,廣施仁義,國人很擁戴古公,但此時發生了戎狄侵犯的事情,戎狄也就是西方和北方的少數民族部落,戎狄欲奪取財物,古公為了避免戰事,就給了他們一些,但戎狄得寸進尺,繼而提出要土地和人口,心腸善良的古公,並沒有立即開戰回擊,他認為開戰意味着重大的傷亡,戎狄的目的是土地和人民,人民在我這裏和在他們那裏,有何不同?人民若因為我的緣故去打仗,以此讓我來做君王,心中實不忍。於是舉家遷至西岐,百姓愛戴古公的為人,也就跟着來到了西岐。鄰近的人聽説古公如此賢德,也都紛紛前來歸附。

古公的做法,看起來似乎有些軟弱,遇到外敵入侵,還是應該堅決反抗,維護自己的利益,但古公的初衷,亦是為了保全民眾。其實當時因為交通不便,所以今天在我們看來不遠的距離,在當時都是遠途跋涉,比如他們是從何處搬來西岐的呢?是從豳邑搬來的,豳邑就在今天的陝西咸陽境內,而西岐在今天的陝西寶雞境內,兩者相距也就不到200公里。

03,古公的小兒子生下了昌,即後來的周文王,歷史正式開啓了周的時代

從上面為了躲避戎狄的戰爭而遷移至西岐的事情,能看出古公是一個非常仁慈的人。其實周的始祖,除了仁慈,還有讓賢的家風,可以説這個家族的人,普遍具有仁德、禮讓之風。古公生三子,分別是太伯,虞仲和季歷,按理説在長幼有序的古代,怎麼輪也輪不到小兒子來繼位,即便大兒子不繼位,還有二兒子在後面等着呢。

但因為古公從一開始就覺得小兒子季歷所生的孩子昌,具有聖賢的氣象,所以他意在小兒子繼位,以便之後傳位給昌,一般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大老二肯定是不同意的,一定會引起紛爭,出現了讓人意想不到的一幕,當老大老二明白了父親的意思之後,竟主動離家出走,逃去了南方荊、蠻之地,也就是今天的湖北一帶,以此來讓父親順順利利地、內心沒有糾結地把位置傳給他們的弟弟。

於是小兒子季歷順利繼位,之後生下了昌,也就是後來的周文王。

04,總結

西周的崛起,可以説這麼幾個關鍵點,最基本的當然是你所處的環境與平台,在本文中即指西周始祖——棄的出身與平台。若沒有這個平台,也不會成為主管農事的官。一個人後天可以努力,這當然是必備的,但是平台決定了你的起點的高低。

然後,還有其他這幾個點,第一是始祖是與農業結緣,而走近歷史舞台的,其次周的始祖大多具有賢德的遺風,以仁慈贏得民眾的支持和歸附,再次在內部權力繼承問題上,也出現了難能可貴地讓賢的局面,為的只是聽從父親的意思,顧全大局,讓更有能力的人來繼承家族的事業。一個家族有一個家族沿襲下來的價值觀,也就是我們平時説的家風,周是以仁立國的,仁德的家風,先從家族內部開始,然後至周的建立,就成為了整個國家的國風。

當然西周的崛起是複雜的過程,我們只是從一個很顯而易見的方面,做出一個基本的判斷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