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推暑託班破解看護難題,專家:應完善課程質量等保障體系
工人日報16日消息,近日,北京宣佈啓動面向小學一至五年級學生的暑期託管服務,以街道、鄉鎮為單位確定承辦學校,學生可就近自願參加。
7月9日,教育部發文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探索開展暑期託管服務。截至目前,山東、江蘇、深圳等地已陸續推出由學校承辦的暑期託管班。此番推出的暑託班,開創了以學校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力的新模式。
家長要上班,孩子誰來管?長期以來,暑假期間孩子的看護,一直是雙職工家庭的憂心事。學校辦託管能否化解家長的“暑期焦慮”?記者對此進行了探訪。
破解暑期看護難題
北京市中小學7月15日正式放暑假。據瞭解,暑託班分為兩期,第一期從7月19日至8月3日,第二期從8月5日至8月20日,不包含週六日,學生只能選擇一期參加,每期託管費360元,午餐費另行繳納。
以西城區為例,該區共設置27所託管承辦學校,每個街道1到2所,家長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選擇。海淀區則由教委統籌安排,以現就讀學校為單位,將鄰近幾所小學的學生合併到指定學校進行託管。東城區則是各校自己負責,每個年級一個班,每班35人,最多不超50人,若報名人數不足,採取年級混合編班方式。
託管班雖未限制人數,但列出了參加條件。海淀區家長沈女士向記者提供了學校的相關文件,其中提到,報名時需告知班主任看管孩子困難的具體原因,提交學校審核。託管內容則為“每天督促學生完成作業,適當組織開展閲讀及其他室內外活動”。
推出暑託班是出於“雙重減負”的政策考慮。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長聘副教授、博士生導師閻琨説:“一方面可以為家長減負,暑託班的初衷便是為家長破解看護難題;另一方面可以為孩子減負,暑託班是‘課後服務’的延續,也是對‘雙減政策’的呼應,旨在進一步規範‘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現象。”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師高杭認為,暑託班嘗試用公立學校和公益性組織提供的、以素質教育為導向的普惠性暑期託管服務,替代校外培訓機構提供的、以應試教育為導向的營利性暑期託管服務,有利於減輕家庭經濟負擔,整肅教育生態。
有人歡迎,有人觀望
“學校開展託管,我舉雙手贊成。”北京豐台區的張先生向記者表示,“我和妻子工作很忙,往年暑期只能把兒子送回遼寧老家。但老人不會輔導功課,我又擔心孩子玩電子產品沒有節制,恨不得一天打兩個電話。現在學校有老師帶他寫作業,我就可以安心上班了,希望以後託管能覆蓋整個暑假。”
據瞭解,暑託班的內容包括提供學習場所,開放圖書館、閲覽室,開展體育活動等,但不組織學科培訓和集體授課。
婁倩的兒子在北京中關村二小萬泉河分校讀五年級,她對託管班有更多期待:“暑託班減輕了我們的負擔。我希望利用假期培養他的愛好,如果學校能開展一些興趣課程,比如書法、繪畫、球類運動,孩子的積極性也會更高。”
還有不少家長雖然心動,但仍在觀望。家住北京西城區的王女士告訴記者,學校是在期末考試那周發的報名通知,在這之前,自己就把孩子的暑假排滿了。“我女兒的數學一直拖後腿,我給她報了校外培訓查缺補漏。真沒想到學校可以託管,我既想讓她去試試,又怕她開學後被落下,身邊很多家長也是這個想法。”
以學校為主體的託管模式仍處於探索階段,各方都需要適應過程。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楊小敏指出,校園託管充分利用了學校的場地空間和專業的師資力量,但也給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帶來一定衝擊。
閻琨覺得,升學考核評價機制是影響家長選擇的重要因素。只有考核機制傾向於綜合素質而非學科應試,在託管班提供相應素質教育課程的前提下,家長才會更多考慮。
3月1日起,北京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開始恢復線下授課。高杭表示,針對校外培訓市場的監管成效,尤其是能否有效打擊暑假從事超前超綱教學的培訓機構,將會顯著影響家長參與學校託管的積極性。
“期待雞飛狗跳的暑假成為過去式”
託管服務的質量直接決定家長的選擇。閻琨認為,“校園託管的定位應該在於,以較低的經濟成本同時解決好‘看護’和‘教育’兩種需求。目前家長較擔心的是,託管服務只‘看護’而不‘教育’。”
閻琨建議,在教師配置方面,可以借鑑三亞、上海等地的經驗,考慮學校教師、政府採購與志願服務相結合。例如返聘退休教師,招募師範生進行暑期實踐。收費應採取靈活方式,課業輔導、講座免費,油畫、滑冰等需要耗材或場地的特色課程收取一定費用。
“就託管班的組織形態而言,既可以按年級分班,也可以按興趣建立小組。此外,學校要善於整合各種社會資源,形成‘家校社共育’的合力。”楊小敏説。
託管服務將持續校準定位。閻琨表示,應鼓勵因地制宜、“一地一策”,完善人員、經費、課程質量的保障體系。在託管過程中寓教於樂,讓孩子學得快樂,也讓家長“託”得放心。
婁倩對校園託管的未來信心十足。“對於雙職工家庭來説,這無疑是重大利好,雞飛狗跳的暑假成為過去式。雖然今年很多細則還不完善,無法滿足所有家庭的需求,但期待三五年之後,各地都積累了一些經驗,託管班越辦越好。”(陳曦)
編輯/張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