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都是想脱離中原鬧獨立,安南與高句麗為啥同樣不同命?

由 頻長志 發佈於 經典

編者按:安南與高句麗,這兩個古國,歷史愛好者們想來都聽説過。這兩個國家雖然在空間和時間上有很大的差別,但兩國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它們原本都是受到中原王朝控制的地區,最後因為各種原因走向了獨立。但高句麗最終被中原王朝所收復,而安南卻最終獨立成功,那麼這兩國為何命運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

▲元朝進攻安南

安南最早從中原體系中脱離,是在五代十國末期,當時安南地方豪族丁部領崛起,推翻了由原南漢靜海軍節度使吳權,所建立的地方割據政權吳朝。安南並以此為開端,開始了之後一直延續到明朝克服安南,四個多世紀的獨立國家時期。與之相對的,高句麗人由於缺乏本身沒有書寫歷史的習慣,因此早期史料無從可考。不過根據《漢書》,以及好太王碑的記載,高句麗建國是在西漢末年以及王莽新朝這一時期完成,但是在高句麗建國初期,依然時以伏於中原王朝的地方藩屬勢力。直到東漢末年,中原王朝衰落分裂,高句麗才最終從中原王朝脱離,並在之後北方十六國時代末期的好太王和長壽王時期,完成了對整個遼東地區的侵佔。

▲高句麗的獨立之路比安南更加曲折

不過無論是安南還是高句麗,在他們獨立伊始,就很快成為了地方強權以及中原王朝重點“關照”的對象。高句麗政權得益於之前長時期與中原王朝的文化和軍事交流,因此得以吸收大量現今軍事技術,使得他們與周圍的遊牧民族,以及南部的百濟、三韓、倭國等勢力相比,有着相當巨大的優勢。並且通過逐漸侵吞中原王朝在東北地區的郡縣,高句麗也就因此獲得了大量工匠和技術以及人力,因此最後獨霸一方。

▲高句麗與隋朝戰爭的勝利,就是他們所擁有勢力最好的體現

而安南與高句麗相比,本身也毫不遜色。雖然安南的領土僅僅只有現代越南北部地區,但是由於本身便是直接從中原王朝控制的郡縣脱離,因此安南擁有完備的行政體系,以及遠強於周圍周圍大部分國家的軍事實力。甚至於安南通過軍事力量,脅迫當時的佔婆(今天越南南部)、真臘(柬埔寨吳哥王朝)、老撾等國家向其朝貢,從而建立起了自己的一套朝貢體系。並且安南還多次向北襲掠宋朝邊境,以至於太寧五年宋朝派兵對其進行反擊。雖然宋軍一度擊敗安南軍隊,但卻沒能將其徹底消滅,因此只能以議和結束。

▲依託於中原王朝留下的基礎,安南一躍成為了東南亞地區一霸

不過歷史最大的幽默在於,安南和高句麗,兩者的毀滅過程,有着驚人的相似。高句麗的滅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長期的軍事行動極大的消耗了高句麗的國力。後來在隋朝的征服中,雖然擊敗了隋朝,但是高句麗的國力和整個行政體系遭到巨大的破壞。易淵蓋蘇文為首的武將勢力趁機控制朝政,最終引來了唐帝國唐太宗,以及唐高宗兩代君主的多次進攻,最終將已經衰落的高句麗徹底毀滅。

▲高句麗在面對唐王朝的進攻時,實際已處於風雲飄搖的狀態

而幾乎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安南身上。在安南最強盛的李朝階段,由於毫無節制的對周圍政權用兵,以及李朝內部的內亂,讓李朝本身的國力衰落,最後被陳朝所取代。之後元朝三次對陳朝的征服戰爭,幾乎和高句麗在隋朝征服戰爭一樣,讓其整個國家體系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之後武將勢力的崛起,和把持朝政的局面,也同樣在安南的朝廷中上演,最後也同樣引來了明朝對安南的征服毀滅。

▲元朝三次進攻安南雖不成功,卻也讓安南幾乎油盡燈枯。

可以説,如果安南的歷史,定格在篡位的胡朝政權被明朝毀滅,從而開始的第四次北屬時代。那麼安南的歷史,無疑便是高句麗歷史的翻版。然而安南人並沒有像高句麗人那樣,徹底退出歷史舞台,並在數十年後,驅逐了明朝勢力,重新獲得了獨立。那麼為什麼如此相似的兩國,結局卻有着如此巨大的不同呢?

▲越南現代繪製的崒洞祝洞之戰

安南最終不同於高句麗的絕地反殺,其原因可以説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征服者們的不同,明朝在征服安南之後,對安南當地的處理,與唐朝先比,可以説是非常的簡單粗暴。唐朝在滅亡高句麗之後,為了防止高句麗地方勢力死灰復燃,將大量高句麗貴族和地方豪強遷往內地,同時派遣對唐朝忠誠的原高句麗上層官員,對高句麗舊地各地方進行安撫。而反觀明朝,明朝在征服安南之後,並沒有像唐朝那樣進行復雜的遷移當地勢力,或者進行安撫,而是簡單的派遣中原官吏和軍隊,接管安南各地區。因而本身明朝對於安南的地方控制,就是建立在軍事壓制的基礎上,可以説相當鬆散。

▲朱棣對安南征服後的後續工作敷衍了事,為後來黎利崛起埋下伏筆。

而同時,明朝地方官對於安南地區的橫徵暴斂,以及因為風俗、政治習慣等,與地方勢力之間的矛盾,都成為了之後安南復國的絕佳温牀。同時安南與高句麗相比,另一個重要優勢在於,安南本土內部族羣的單一性。比如今天的越南,其主體民族京族,都佔到了全國人口的86%。而與之對比的高句麗,內部的族羣則非常的複雜,除了作為統治階級的高句麗人外,還包含了來自原樂浪郡和遼東地區的中原人,來自東北地區的靺鞨部族,西部草原地區內附的契丹人,以及南部被併入高句麗之後保留下的百濟人和三韓人。如此複雜且多元的結構,讓高句麗在滅亡之後,實際上很難像安南一樣,內部產生一種強大的向心力,因而更容易被新的統治者所分化。

▲高句麗內部族羣的多元化,讓他們在被征服後,難以結成一個強大的地方勢力。

而另一個讓高句麗和安南之間,命運截然不同的,則是兩者當地的氣候差異。雖然高句麗和安南地區的氣候,都曾經給征服者們,帶來了巨大的麻煩,但是兩者的氣候類型確實截然不同。高句麗給隋唐兩代帶來的最大困擾,便是當地的氣候冬季寒冷。這在棉花大量被引種到中原之前,的確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但難以解決,卻並非不能解決。雖然冬季的寒冷地區會給不適應氣候的冬季軍隊帶來非常大的困擾,但只要保證後勤的穩定,並且把握好進攻的節奏,其實也可以極大的降低氣候對軍隊的不利因素。

▲高句麗氣候對隋唐軍隊影響雖大,但卻並不是無解。

而與之相對的,安南地區的氣候和複雜的地形,卻足以成為明軍的噩夢。不同於高句麗的寒冷,安南地區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其濕熱的環境使得明軍在這一地區作戰,濕熱氣候很容易讓鎧甲出現鏽蝕,同時各類軍用物資和糧食,也會出現發黴的狀況。因此在這一地區作戰,對於物資的消耗,遠遠大於在寒冷的北方。而在各地發生大規模叛亂,無法從本地獲取給養之後,便會極大的加重後勤的成本。而本身安南地區多山且雨林密佈的地形,讓各地之間的交通聯繫,變得非常脆弱,而且明朝軍隊在不熟悉當地地形環境的情況下,也很容易遭到本地反抗勢力的襲擊。最終征服成本與統治成本遠超中原王朝所獲得的利益,這就很容易導致中原王朝放棄該地。

▲安南也就是今天越南北部地區的地形氣候和交通環境,對於任何佔領軍來説都堪稱噩夢。

總的來説,歷史就是這樣充滿了巧合。但同時,在許多微妙的地方,歷史走向會有着頗多不同之處。不得不説,這或許就是歷史的有趣之處吧。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靜默之鴞,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