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葬禮:三軍儀仗隊為其抬棺,數十萬人送行,第二日天降大雪

俗話説:“亂世出英雄。”
儘管我國的近代史書寫了一部有關於人類頑強抵抗的血淚史,它代表着我國人民面對外國列強襲擊時的堅強不屈。
儘管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有數不勝數的人忘記了自己的國家,轉而投向了他國,甘願成為背信棄義、忘恩負義的無恥之徒。
然而,同樣也有數以萬計的文學才子們,他們甘願放棄優渥的生活環境,轉而投入祖國的建設之中。在這其中,為世人所知曉的便是我國鼎鼎大名的科學家——錢學森先生
錢學森於1929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學的鐵道工程系。在校園中,錢學森便以自己在物理上的獨特見解與對於科學的分外痴迷聞名於世,甚至被眾人戲謔地稱為“學痴”。
錢學森葬禮:三軍儀仗隊為其抬棺,數十萬人送行,第二日天降大雪

比起其他肆意揮灑青春的大學生,錢學森一心撲在物理的研究上。那時的中國局面不穩,社會更是動盪不安,為了拯救自己的國家,錢學森將希望寄託於科學上。
他堅信科技力量將會讓中國改頭換面,那時的他頗具有“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決心,學習成為了他唯一能夠改變自己,也是國家命運的方式。
每當錢學森萌生出放棄的念頭時,中國人民因為水深火熱的生活而分外痛苦的臉龐便浮現在了錢學森的心頭,鞭策他繼續努力下去。
錢學森説到做到,絕不輕言放棄,他選擇踏上一條荊棘叢生、充滿着無邊黑暗的坎坷之路,儘管在這其中錢學森可能經歷種種困難,甚至可能因此失去自己風華正茂的生命,但是若能對國家做出一絲一毫的貢獻,錢學森在所不惜。
錢學森葬禮:三軍儀仗隊為其抬棺,數十萬人送行,第二日天降大雪

也正是憑藉着名列前茅的成績,錢學森於1935年前往美國留學。儘管便要與自己朝夕相處的國家就此分別,但是國家堅決支持錢學森劉洋海外,認為這能夠給予錢學森前所未有的經歷與學識,國家甚至提供錢學森一筆價值不菲的留學基金。
於是,錢學森只好依依不捨地拜別了自己的母國,前往一個未知的世界,誰知這一別,便是整整二十年。
在這二十年中,錢學森在美國瞭解到自己前所未見的知識,那時的美國科技水平列屬於世界前茅,是那時的中國難以匹敵的,而美國也對天賦異稟的錢學森頗為欣賞,願意提供錢學森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愛才之心,人皆有之。
錢學森葬禮:三軍儀仗隊為其抬棺,數十萬人送行,第二日天降大雪

也正是在美國,錢學森在科學方面的見解更上一層樓,他甚至發表了無數的論文與觀點,讓世界對於航空領域擁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年僅二十八歲的他便成為空氣動力學家。
對於這位不可多得的人才,美國自然想方設法將其留下,但是錢學森於1949年瞭解到新中國成立後,便一心向往中國,渴望回到自己的祖國,為祖國貢獻一份微不足道的力量。但是美國自然不可能輕易放棄錢學森,直到中國與美國對弈,表示自己絕不退讓,錢學森才於1955年回到了闊別已久的中國。
或許現在人難以想象,當這位科學界的泰斗離開人世時,人們悲痛萬分到何種程度。在2009年10月31日,這位赫赫有名的科學家永遠閉上了他的雙眼。
一時間,舉國上下皆是泣不成聲,在科學上,錢學森為中國的科技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正是因為錢學森的存在,中國的“兩彈一星”計劃才能順利實施,中國才能順利研發出導彈,也正是因為如此,中國才能重新於世界上立足,錢學森的這一舉動,使得中國重新在國際社會上奪回了話語權,也讓中國重新躋身於“五常”行列。
錢學森葬禮:三軍儀仗隊為其抬棺,數十萬人送行,第二日天降大雪

另一方面,像錢學森這般,不為身外之物所動,甚至不惜放棄外國優越的生活回到那個尚且掙扎於温飽線上的中國,足以讓那些攀龍附鳳之輩深感羞愧,像錢學森這般已經平步青雲,卻依舊不忘初心,永懷着一顆赤子之心,選擇報效祖國的人更是如同鳳毛麟角一般的存在。
不知何時才會出現第二個錢學森,懷着如此悲痛的心情,眾人決心送別錢學森最後一程。錢學森的葬禮規模是前所未有的存在,三軍儀仗隊為他抬棺,沒有任何人人為組織,數十萬人民為他送行,人民對於這位英雄已經永久地與世長辭而悲痛欲絕。
錢學森葬禮:三軍儀仗隊為其抬棺,數十萬人送行,第二日天降大雪

錢學森不僅僅在科學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存在,在愛國愛民上更是難以有人與之匹敵。十月份的北京尚未進入寒冬,然而在錢學森離世的第二天,鵝毛大雪從天而降,洋洋灑灑地佈滿了整條街道,彷彿連上天都為這位科學人才的隕落而悲痛不已。
儘管錢學森已經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但是他的精神瑰寶與世長存。錢學森為人民留下了對於科學航天方面的文化寶藏,給予後人在此方面的提示,希望在後人們中人才輩出,甚至出現超越自己的存在。
但是,錢學森留給我們的絕不僅僅只是科學方面的瑰寶,更多的是對於中國的熱愛之情。當年的錢學森正是憑藉着對於祖國的熱愛之情,才能克服一路以來的重重阻礙,成就今天這般豐功偉績。

若是錢學森當年忘記中國的恩情,選擇效忠於他國,那麼他將永遠不可能達到如今這般成就。我們或許難以理解,在當時那個混亂不堪的時代,放棄和平安定的生活回到一個尚且貧窮的國家是一個多麼艱鉅的任務。
但是錢學森做到了,正是因為憑藉着自己的滿腔熱血,錢學森才能奮勇直前,將中國的科學推向一個新的巔峯。社會理想是個人理想實現的前提與基礎,若是中國不復存在了,那麼個人理想的實現又從何説起,選擇建設社會是我們必不可少的選擇。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66 字。

轉載請註明: 錢學森葬禮:三軍儀仗隊為其抬棺,數十萬人送行,第二日天降大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