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表》中,隻字未提趙雲魏延,為何提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武將

公元227年,諸葛亮在北上伐魏前夕,給後主劉禪上書,表達自己矢志伐魏,希望後主能夠“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在這份《出師表》中,“相父”諸葛亮給劉禪舉薦了不少忠臣,如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關於武將,諸葛亮沒有提到趙雲、魏延、王平、廖化等人,卻特意舉薦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武將向寵。這是為什麼呢?

《出師表》中,隻字未提趙雲魏延,為何提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武將

個人認為諸葛亮在出師表中不提趙雲、魏延等名將,卻舉薦了向寵,有三個原因,依據相關史料,分析如下。

其一,向寵仕途剛剛起步,而趙雲和魏延早已得到重用,功成名就。

向寵是蜀漢著名學者向朗侄兒,他謙遜有禮,品行很好,對軍事也通曉暢達。可是,他比較低調,名聲不顯,好對人沒有聽説過向寵。向寵剛開始只是劉備的牙門將,他的仕途也是剛剛起步不久。公元227年,諸葛亮發現向寵是一個人才,並重用他,提拔為中領軍。

《出師表》中,隻字未提趙雲魏延,為何提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武將

中領軍是非常重要的職位,掌管宮廷禁軍,負責保衞皇帝安危,還負責選拔武將,考核武將升遷。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職位,相當於把皇帝的性命,交給了他,不是親信之人,是不會擔任的。

而趙雲和魏延早已是聲名鵲起的大將了,不但在蜀漢身居高位,即使到了曹魏、東吳,提起趙雲和魏延,也是如雷貫耳。如趙雲長坂坡救出甘夫人和小主人阿斗、漢水之戰勇闖曹營救出黃忠等等這一件件、一樁樁大事件,早已令敵人聞風喪膽了。魏延也不差,他於公元211年,跟隨劉備入川作戰,久經沙場,打了不知道有多少硬仗、惡戰。公元219年,劉備稱漢中王時,魏延憑藉自己的戰功,被封為漢中太守。

《出師表》中,隻字未提趙雲魏延,為何提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武將

其二,向寵官拜中部督(中領軍),負責宮廷守衞。

建興元年(公元223年),劉備病逝白帝城,後主劉禪即位,他封向寵為都亭侯,不久又拜其為中部督,負責宮廷禁軍。古代一個國家的軍隊,主要分為兩部分,即邊防軍和京城禁軍。邊防軍負責守衞邊關,在出徵時,跟隨主帥,征戰沙場。而京城禁軍,一般不會外出,去戰場廝殺,他們屬於一羣訓練有素,卻很少上戰場的“精鋭軍隊”。

《出師表》中,隻字未提趙雲魏延,為何提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武將

同理,將領有分這兩類,如魏延、王平就是上陣殺敵的大將,而向寵就是負責保護京城,負責京城治安,保護皇宮的禁軍將領。趙雲當年也是負責保護劉備家眷的,只是在後來,才逐漸轉向前線殺敵的。《三國志· 向朗傳》中記載如下:

建興元年封都亭侯,後為中部督,典宿衞兵。

其三,向寵確實有本事,曾受到先主劉備的稱讚。

《出師表》中,隻字未提趙雲魏延,為何提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武將

建興五年(公元227年),諸葛亮第一次伐魏前夕,給劉禪的《出師表》中,特意舉薦向寵,認為他“性行淑均,曉暢軍事”,可以重用他。諸葛亮給向寵的“性行淑均,曉暢軍事”這八個字評價,非常客觀公正,説明向寵是一個能夠品行和業務都非常好的可造之才。這不是諸葛亮一個人主觀判斷,認為向寵是一個有本事的大將,慧眼識人的劉備,就稱讚過向寵是一個有才能的人。

當年劉備傾國之力伐吳,為關羽報仇,被東吳陸遜火攻,不幸遭到夷陵慘敗。劉備的軍隊大部分遭受重創,幾乎潰不成軍,各營都損失慘重,只有向寵的軍隊完好無損。從這一點,向寵令劉備刮目相看,不吝詞語,讚賞了他。《三國志·向朗傳》中相關記載如下:

先主時為牙門將。秭歸之敗,寵營特完。

連劉禪之父劉備也大加讚賞向寵,“相父”諸葛亮也大力推薦,劉禪沒道理不重用他。

《出師表》中,隻字未提趙雲魏延,為何提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武將

總結:諸葛亮能夠在蜀漢前線,放心大膽地殺敵,克服中原,為復興漢室江山奮鬥,多虧了向寵穩定後方。如果沒有一個穩定的後方,諸葛亮也無法全心全意在前方和司馬懿周旋。因此,諸葛亮才在出師表中,重點提到了向寵,建議劉禪重用他,不要懷疑他。諸葛亮在《出師表》的最後一句話“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令人潸然淚下。

延熙三年(公元240年),蜀漢蠻夷發生叛亂,向寵作為大將,義不容辭率軍前往平定,不幸的是在混戰中身亡。他的部下得知向寵戰死後,拼命衝殺,把向寵的遺體奪回,送回成都安葬。向寵這麼一個優秀的人才,因公殉職,不得不説這是蜀漢的一大損失,一大悲哀。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52 字。

轉載請註明: 《出師表》中,隻字未提趙雲魏延,為何提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武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