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建林)今年北京“兩會”上,市政協委員、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教授李贊東帶來了《關於北京市創造條件逐步對幼兒園實行“男女分廁”的提案》。針對目前北京市大多數幼兒園實行“男女同廁”的情況,提案指出,要發揮政府引導作用,採取務實舉措,有序推進幼兒園實行“男女分廁”。
市政協委員、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教授李贊東。受訪者供圖
1989年9月,教育部發布《幼兒園管理條例》,其中提到,舉辦幼兒園必須具有與保育、教育的要求相適應的園舍和設施。幼兒園的園舍和設施必須符合國家的衞生標準和安全標準。2019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了《託兒所、幼兒園建築設計規範》的局部修訂公告,在幼兒生活單元空間的相關説明上,公告中也只做了設施的配置、形式、尺寸應符合幼兒人體尺度和衞生防疫的要求。
記者梳理發現,類似的相關文件均沒有對幼兒園“男女分廁”的問題做出明確要求。但因涉及幼兒的早期性教育,該問題一直以來也是社會關注和討論的焦點。此前,有專家認為,幼兒園是否要實行“男女分廁”並不是很大的問題,前提要看是集體如廁還是單人如廁。
“廁所(衞生間)作為幼兒在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質環境,是相對自由的區域,也是較易發生安全事故的區域,更與幼兒性教育直接相關。”李贊東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我瞭解到,有些小孩子因為害羞,只能憋着回家上廁所。”她認為,大多數幼兒園實行“男女同廁”是多方面因素導致的,這其中包括受觀念、場地、人員、經費等因素的影響。“很多剛入園的小班幼兒尚不能獨自如廁,需要教師的幫助,但由於老師有限,如果實行‘男女分廁’,遇上多個孩子同時如廁,一個老師很難照顧得過來,而實行‘男女同廁’則可方便老師同時照顧到所有幼兒。”
但李贊東表示,幼兒園階段的孩子正處在幼兒性心理形成的關鍵時期,受成人引導、外界環境影響較大,實行“男女同廁”,有可能影響幼兒性別意識的養成,不利於兒童性教育和性啓蒙,也不利於保護孩子隱私,嚴重者甚至會導致幼兒性別意識的混亂,對孩子身心健康成長造成一定影響。
此外,由於教育部門對幼兒園的活動區、休息區、就餐區等的面積都進行了較為明確的規定,幼兒園的廁所面積受到一定製約,如實行“男女分廁”,將使幼兒園的面積變得更緊張。
為此,李贊東建議,要摸清底數,對全市範圍內幼兒園廁所設立情況進行調研,瞭解“男女分廁”“男女同廁”情況。同時,對已建成的 “男女同廁”幼兒園,進行“男女分廁”改造,並通過財政經費按比例給予一定支持。
她還建議,因受場地限制還未進行“男女分廁”的幼兒園,在改造之前,需適當地分配男女幼兒分時間使用廁所,能幫助幼兒增強對進入小學及以後“男女分廁”大環境的適應能力。
新京報記者 張建林
見習編輯 陳靜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