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一貨郎救下2000多位紅軍,49年後才找到他,後來怎樣了?

紅軍時期,參加長征的共有四支隊伍,除了三大主力之外,還有實力微弱的紅25軍,要知道這支隊伍剛踏上長征征途時,也只有2000多人,卻能一次次從敵軍的圍追堵截中掙脱出來,後來還創建長征路上唯一政局穩定的鄂豫皖蘇區,而成功到達陝北後,全軍也發展到近4000人,成為長征路上唯一實力不斷壯大的紅軍隊伍。

紅25軍之所以能夠創造長征中的各種軍事奇蹟,離不開吳煥先、徐海東等紅軍將領的英明指揮,此外還有一位河南貨郎的幫助,這個人就是陳廷賢。

1934年,一貨郎救下2000多位紅軍,49年後才找到他,後來怎樣了?

1911年,陳廷賢生於山西晉城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作為家中的長子,從小挑起生活的重擔,在他十幾歲的時候,父母先後去世,他沒有能力照料幾個年幼的弟妹,最終兩個妹妹被餓死,他只能將唯一的弟弟送給被人撫養,而只有12歲的他跟着別人來到山西運城當了挖鹽工。

嚐盡人間疾苦的陳廷賢后來又流落到河南盧氏縣,曾在一家蛋糕店當學徒,幾年後陳廷賢靠着這做糕點的手藝,每天都挑着一副扁擔,遊街轉巷叫賣糕點,時間長了河南與陝西交界的各種大道小路他了如指掌。

1934年底的一天,陳廷賢又挑着扁擔走在通往橫澗青山集市的路上,在路上偶然遇到一個當兵的問他路,交談中陳廷賢聽出對方帶有山西運城的口音,他可是在運城幹了好幾年的挖鹽工,能夠在異鄉聽到鄉音倍感親切,兩人就攀談起來。

1934年,一貨郎救下2000多位紅軍,49年後才找到他,後來怎樣了?

這個當兵的正是紅25軍軍長程子華,原來紅25軍剛來到這裏,沒想到敵人已有重兵埋伏在此,頓時陷入敵軍包圍圈,形勢一度危急。敵我實力相差懸殊,硬衝肯定不是辦法,最好是能找一條突圍路線,當時就是程子華帶着幾十個人在向老鄉們打聽道路,正巧遇到陳廷賢。

陳廷賢雖然沒聽説過紅軍,但與程子華談話時,也發現這些士兵的不一樣,他們雖然穿得破爛,都很有精神,與老鄉們談話時也很和氣,他還看見有一個士兵是付錢買東西,當時當兵買東西付錢的可不多見,再加上程子華這位山西老鄉的解釋,他也相信這是一枝老百姓自己的隊伍。

在得知紅軍的困境後,陳廷賢自告奮勇,表示願意幫忙給紅軍帶路,因為他知道一條通往陝南的山嶺小路,為了把握這次難得的機會,帶領隊伍突圍成功,程子華就派手槍團到處貼標語、虛張聲勢,給敵人造成在此入陝的假象,自己卻帶着主力隊伍在陳廷賢帶領下,經過三天三夜的翻山越嶺,終於將紅軍帶出敵人的包圍圈,讓2000多紅軍逃脱被敵人扼殺的命運。

紅軍脱險後,對於陳廷賢的挺身而出、熱情相助感激不盡,還拿出200塊大洋作為這次的酬勞,當時程子華還拍着陳廷賢的肩膀説:“小老鄉,多謝你的幫助啊,你以後就是我們紅軍、我們黨的人了。”

陳廷賢接受程子華的謝意,但沒有收下那二百塊大洋。在分別前,程子華交給陳廷賢一張他和政委吳煥先聯合寫的蓋有紅印章的紙條,以表示陳廷賢這次為紅軍做的功績。回家後的陳廷賢一直將這張紙條當成寶貝,放在老屋一個隱蔽處,可惜抗戰時期,老屋被日軍空襲中炸塌,字條也就毀了。

1934年,一貨郎救下2000多位紅軍,49年後才找到他,後來怎樣了?

到達陝北的紅二十五軍官兵

新中國成立後,陳廷賢因做糕點的手藝,被安排進盧氏縣副食品公司工作,他謹記程子華當年的話,一直將自己當成黨員,並按照黨的標準要求自己,因表現優秀他多次被評為勞動模範。

後來陳廷賢還要求交黨費,組織上就問其原因,他就把曾給紅25軍帶路的事説了出來,但由於沒有什麼證據,這事不了了之,反而到了特殊年代,他卻因此受到批評和指責,從此以後他再也沒有向任何人説過此事。

其實紅25軍的將士們一直沒有忘記這位熱心而又勇敢的貨郎,建國後程子華多次派人去晉城尋找他的下落,只不過當時紅軍秘書將“陳廷賢”記成“陳廷賢”,而他又一直待在盧氏縣,所以沒有他的下落,到了80年代又把範圍擴大到晉冀豫,才終於在1983年找到陳廷賢的下落。

當時陳老已經身患重病卧牀不起,但他仍掙扎的向來訪人員回憶、訴説當年與紅25軍的傳奇經歷,而到了1985年,組織上終於認定記載中的“陳廷獻”就是找到的陳廷賢時,這位對紅軍做出巨大功績的老人已經在一年前病逝了。

1934年,一貨郎救下2000多位紅軍,49年後才找到他,後來怎樣了?

1996年,盧氏縣委、縣政府專門為這位貨郎立了一塊墓碑,墓碑上刻上紅五星,碑文銘刻着陳廷賢一生的功績。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30 字。

轉載請註明: 1934年,一貨郎救下2000多位紅軍,49年後才找到他,後來怎樣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