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教育部近日印發通知,對加強教育App管理推動與“雙減”政策銜接提出明確要求。對於提供和傳播“拍照搜題”等惰化學生思維能力、影響學生獨立思考、違背教育教學規律的不良學習方法的作業App,暫時下線。整改到位並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後,方可恢復備案;未通過審核的,撤銷備案。
教育部網站相關通知頁面截圖
教育就是要學生養成良好習慣
近年來,各種拍照搜題App野蠻生長,爭議也持續升温:有人認為,答案“秒出”,容易讓學生產生依賴心理;也有人認為,App只是提供瞭解題思路,對提高學習效率是有益的。在筆者看來,教育部一錘定音將其明確為“不良學習方法”,不僅準確,也很有必要。
且看其三大罪狀:其一,葉聖陶説:“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大多數小孩子正處於培養意志力的關鍵階段,當輔助軟件成為他們眼中的解題“神器”、作業“救星”,難免弱化他們“一定弄懂”的決心。其二,拍照搜題出示的答案往往很簡單,不能有效引導學生思考定理、原理和解題思路之間的關係,學生自以為看懂了,但也難免影響舉一反三能力。其三,拍照搜題有助於應付作業,但也讓老師無法掌握學生的真實水平,造成教學失準、失焦,有違教育教學規律。
“拍題神器”助長學生惰性思維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條格言道出了學習的真諦。就學習的科學邏輯而言,破解題目的過程是對所學知識的“實彈演練”,其結果可用於檢驗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這個過程一定是不輕鬆的,但卻無比重要。因為通過“問”與“答”,學生的知識儲備完成了從“入眼”到“入腦”的完整體系。然而,一些作業App“題目一拍就能出答案”,學生不用思考便可輕鬆完成作業,不利於其對知識的消化吸收。
是誨人不倦還是“毀人不倦”,拍照搜題等作業App看似是給答題按下了快進鍵,卻也忽略了學習應有的苦心孤詣——沒有答題的頭腦風暴,哪來答案的水落石出?倘若靠拍照解決問題變得習以為常,試問考場信不信這套行為準則?“雙減”之下減的可不是思考問題的能力。
搜題也可能是學生“求懶”。正如教育部所擔憂的,“拍照搜題”App讓學生獲取答案更容易了。本來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的題目瞬間就有了參考答案,失去了自我獨立思考的過程,課堂上學生可能就不會專注聽老師的講解。此外,據媒體報道,“拍題神器”平均準確率不足60%,即便僅作為參考,其價值也存疑。今年,“拍照搜題”App甚至還捲入了高考之中,可見其監管也有一定缺位。如今,各方資本紛紛湧入在線教育的市場,越是宣傳高效的學習方式越有可能助長學生的惰性思維,教育部的這盆冷水潑的可謂恰當其時。
教育類App不妨推出“青少年模式”
學而時習之,“學習”就是一個“學”與“習”的過程:學得新知識,温習舊知識。“拍照搜題”類App,只是讓學生當一回“搬運工”,從網絡搬到作業本,大多數學生並未加以思考、探究。這種操作,學生既沒有學到新知識,也沒有温習舊知識,意義何在?不但沒有得到啓發,反而養成偷懶的不良習慣,一遇到難題,就想上網找答案,照抄了事,這種路徑依賴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精神是非常有害的,應予整治。
在這一點上,“拍照搜題”類App不妨借鑑短視頻、遊戲平台的做法,在實行實名認證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推出“青少年模式”,在時長、功能等方面對學生的使用行為進行規範。一方面,根據題目的難易程度進行分類,簡單的題目不顯示答案,複雜的題目則變“授人以魚”為“授人以漁”,給出思路讓學生自主解題,幫助學生養成自己動腦思考的習慣;另一方面,對於學生用户每天的使用時長、搜題數量予以限制,避免其形成惰性,過度依賴外界工具。廣大家長也要正確對待和使用“拍照搜題”類App,面對孩子求助時儘可能讓孩子自己思考,在冥思苦想之後體會豁然開朗的喜悦,而不是將孩子一味推給手機。
(以上綜合法治日報、南方日報、廣州日報、南方網、紅網)
微言大義:
@流浪的人羣:我覺得不應該讓App教,應該讓孩子獨立完成學習。
@海雨樓蘭:關鍵是好多學生確實沒有自制力,都不去思考了,直接抄網上的答案。
@星辰HE大海:一個工具沒有好壞的,主要還是看誰用。
@我叫張丫丫:説得對,以前上學的時候哪有這麼多花裏胡哨的軟件,手機都不是智能機。不懂的就留着去學校問老師,或者自己琢磨,這才是真正學到腦子裏。
@小專屬暱稱:那孩子有不會的題想請教家長,家長也不會怎麼辦?
中國經濟網編後語:
學而不思則罔。“拍照搜題”類App固然為學生學習提供了便利,卻違背了教學規律,不僅弱化了學生的思考能力,更會助長“抄作業”之風,無異於掩耳盜鈴。教育的意義貴在“教學相長”,沒有“學”的過程,就無法反饋“教”的成果。新技術催化新應用是大勢所趨,但是教育類App的設計、經營者,在眼饞教育市場這塊“大蛋糕”的同時,不妨多多思考如何“教學”,從“授人以漁”的角度改進技術、優化功能,從而真正提升教育質量,助推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