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衞軍帝國師,從它的名字上看就知道這個師“可不一般”!我們先來“顧名思義”,能用“第三帝國”中的帝國來命名的黨衞軍作戰師,同時作為黨衞軍最早組建的黨衞軍師,毫無疑問是“精鋭中的精鋭”。
其前身“黨衞軍特別機動隊”,波蘭戰役開始嶄露頭角!
談起這個納粹帝國師的最初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23年。那一年,希特勒親手創建了一支小規模衞隊,後來更名為“阿道夫.希特勒突擊隊”。隨着後來這支隊伍的不斷擴充,1925年黨衞隊正式成立,1934年9月又快速擴充成“黨衞軍特別機動部隊”。
作為納粹黨的第一支“嫡系”作戰力量,“黨衞隊特別機動部隊”和警衞旗隊都只接受希特勒的領導,也不隸屬於德國警察和國防軍武裝力量。
1938年中旬,黨衞隊一共招募了7762名新成員,組成了三個新的戰鬥團。同年10月的佔領“蘇台德”行動中,這三個團跟隨德國國防軍參加了這次行動。雖然當時黨衞軍特別機動隊並沒有什麼實戰經驗,但這也無疑為未來“帝國師”的組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39年上半年,黨衞軍特別機動隊再次進行大規模改組:之前配屬的兩個摩化營被取消,而是新組建了一個炮兵團、一個高射機槍營和一個偵察營。此時黨衞軍特別機動隊幾乎已經“成形”了一個師的建制,於是希特勒命令“黨衞軍之父”保羅.豪賽爾豪賽爾正式制訂建師計劃。
1939年波蘭戰役開始時,“帝國師”還尚未正式建師,但那三個“基礎”團仍然各自參戰,而且在這次戰役中都有着上佳的表現。説實話,波蘭戰役時希特勒心裏也是沒底的,畢竟當時德軍實力還是個“未知數”,而英法強大的軍事力量在那擺着。
波蘭戰役開始前,帝國師前身“黨衞隊特別機動部隊”也僅僅是“紙上談兵”。他們所有的技戰術演練,都僅僅是停留在平時的訓練上而已。但波蘭閃擊戰打響後,德軍“豪華陣容”的表現卻讓世界大吃一驚。
“黨衞隊特別機動隊”在這場自己的二戰“處子秀”中,可以説表現十分搶眼。該部在華沙東部實現合圍波軍後,還協助友軍擊潰了波軍堡壘區的阻擊,為最終攻陷華沙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戰役結束後,這支“黨衞軍特別機動隊”作戰能力受到了希特勒和德軍高層的一致認可。於是1939年10月10日,“興奮無比”的希特勒命令把三個團全部送到東普魯士,迅速組建起一個滿員快速步兵師"德意志"師(帝國師前身)。
整編成“帝國”師後,是希特勒“倚仗”的頭號精鋭!卻最終兵敗莫斯科
"德意志"師(帝國師前身)組建時的三個基本團,其中“德意志團”來自於“純雅利安人種”的摹尼黑黨衞隊;“日耳曼”團前身則是漢堡地區的黨衞隊組成;另一個“元首”團(旗隊)則是在維也納組建的。
作為黨衞軍第一支擴編為“師”的精鋭戰鬥部隊,親手打造它的保羅.豪賽爾,當之無愧成為第一任師長,而該師的第三任師長,也是豪賽爾自己的老部下:黨衞軍知名上將克林赫斯特坎普。
後來,為了避免"德意志"師和"大德意志"師名稱搞混淆,不久該師就被正式更名為:"帝國"師。“帝國師”後來參加了入侵法國的戰役,幫助德軍兵臨巴黎城下。1940年6月至1941年4月,該師又開始活躍在西歐戰場。
“帝國師”後來還參加了巴爾幹戰役,他們在攻佔南斯拉夫和希臘戰役中,僅用14天時間就“速推”了兩國的“豆腐渣”防線!可謂是“戰功赫赫”。
蘇德戰爭爆發前,該師又被迅速調到東線參戰,在巴巴羅薩和颱風行動中,“帝國師”逐漸成為蘇聯人最頭疼的部隊之一,被帝國師親手打“散架”的蘇軍建制部隊不計其數!
該師當時作為希特勒所“倚仗”的頭號精鋭,希特勒只要看到這個“嫡系”帝國師出現在前線,他心裏就猶如吃下了“定心丸”。
不過來到莫斯科城下,帝國師終於還是停下了自己的“腳步”:伴隨着蘇聯惡劣的寒冬,帝國師的進攻開始“舉步維艱”。不久蘇軍發起了聲勢浩大的冬季大反攻,德軍開始大潰退,帝國師仍然擔負着重要的防禦任務,最後該師的有生力量幾乎消耗殆盡。
這也是帝國師第一次在戰場上吃了“大敗仗”!此消息傳到希特勒那裏後,這位“納粹頭目”當然是心痛不已!要知道,該師可是希特勒心靈的“倚仗”,是他的“心頭肉”。
於是,希特勒急命帝國師殘部迅速撤出東線戰場,全師送到法國後方休整,並重新整編為一個“裝甲擲彈兵”師。自此,帝國師在戰場上的“傳奇”表演暫且告一段落。
東西兩線來回“奔波”,帝國師的戰史貫穿了二戰史!
1943年初,整編後的"帝國師"再次回到東線戰場,並參加哈爾科夫反擊戰,庫爾斯克會戰,成為東線戰場上一名積極的“救火隊員”。庫爾斯克會戰後,帝國再次被調回法國休整,但1944年6月諾曼底登陸戰打響了。
當時帝國作為德軍防線上的核心部隊之一,他們在海岸線上一直“疲於奔命”,卻依然無法阻止住西線戰場的頹勢。隨後帝國師又參加了1944年12月的阿登戰役,戰鬥初期帝國師一路所向披靡,但後來他們的攻勢還是被美軍給壓回去了,並一路向後退卻。
阿登戰役失敗後,帝國師只能回到德國本土再次進行人員裝備補充。作為納粹德軍的一支精鋭“元老”,帝國師隨後又參加了德軍的最後一次攻勢:匈牙利布達佩斯戰役,但這次攻擊同樣被蘇軍挫敗!
面對非常不利的戰局,帝國師先後在德累斯頓、布拉格、維也納等地“苟延殘喘”着!儘管深知“敗局已定”,但他們仍用最後一絲力氣去維繫着即將崩潰的東歐防線。
在戰爭末期的這些防禦戰中,帝國師也有一些“出彩”的表現:該師一個團在抵擋住蘇軍一波又一波進攻後,最後該團僅剩36個人還活着!
1945年維也納防禦戰中,帝國師還出了一個王牌坦克手:19歲的吉森,他單車擊毀了14輛蘇軍坦克。當然了,這些輝煌戰績只不過是“曇花一現”罷了!畢竟,誰都無力改變納粹德國和帝國師的“死亡”命運。
1945年4月,帝國師大部在德國東部的防禦戰中損失殆盡,最後其殘部逃到西線向美軍投降!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正式簽署投降書。可以説,德軍的這支“帝國師”的征戰史,貫穿了整個二戰史。
結語
二戰時期歐洲戰場上的絕大部分重大戰役,帝國師幾乎都有參與其中。可以毫不誇張地説,“帝國師”是納粹德國陸軍中戰鬥意志,戰鬥能力都最為“出眾”的一個師。作為希特勒所倚仗的黨衞軍一流王牌師,該師也一直在嘗試着改寫二戰歷史!但結果卻還是“徒勞”的。
《歷史雜談驛站》圖源網絡,侵刪!作者:二戰靚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