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馬上來臨的高考,緊張的氣氛無需營造,自然而然競爭的威壓就在我們身邊。可能高考這年,任何一天都比前十多年要熱,而這種燥熱的氛圍,需要調節自己的心態。我在上一章節也有介紹。
但在看不見的地方,我們要思考的是為什麼進行高考?這個選拔性的考試,除了成績能影響外,還有什麼很重要?
那便是高考後的志願填報,怎麼規劃志願,怎麼填報現在已算是一門學問,有很強的技巧性,往往這些技巧和學習方法一樣,因人而異,但大體上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方面:
專業、學校、城市,我該先考慮哪一個?
無數的人都顧慮過這個問題,我們在接一對一諮詢時,遇到最開始的分叉問題,也是這個。往往在以選擇院校為主,還是以選擇專業為主的問題上搞不清楚。
我沒有很好的答案,但基本上我會勸考生兩者兼顧。城市相對而言,這個因喜好和未來發展的比較多,後面在詳細解讀。
目前普通高考填報志願有2種的趨向,一個是以往的高考填報模式,會先讓填報院校後,勾選專業。但自從2014年新高考實行後,我們應該明顯看得出未來改革的趨勢。優先以專業為主,然後再是院校。顯性原因當然是大家同專業所需要的學科首先是不同的,背後的邏輯,研究專家自然有他的期待,這是長久發展後,選擇的結果。
近些年的平行志願模式,讓大家更趨向於考上某所院校,尤其在填平行志願的志願後,會讓你勾選服從調劑,這麼一勾,基本上你就是衝着這所學校去的了。這樣的錄取模式,也就導致了很多時候,學生學習的專業,並非自己感興趣的,也讓很多學校雖然錄取了很多優秀的學生,但是始終浪費了教育資源,沒有把最想的那部分人挑選出來,而是隻招有能力的人。
人與人之間,能力會有很大的差別麼?
我不敢斷言,但是比起能力,或許興趣使然的結果,會更出乎意料。
新高考實行後,志願填報往往要填很多個專業以及對應的學校,這裏面比較關鍵的一點是,你是很早之前對某類專業你都是有了解過的了。如果你是高考考生,也不要恐慌,先把成績搞好了,志願選擇交給我來輔導,一對一還是能解決你很多問題的。但如果你現在還是高一高二,那麼你便更有機會,去找尋合適的專業類別,進行學校的瞭解,專業的瞭解,然後再做自己的生涯規劃。
只有瞭解了專業信息,這個專業對應的發展路徑,從學習基礎科目的時候就逐一培養自己的科學探究精神或者人文素養,這樣你在真正讀到對應的科目時,才能真正的瞭解專業能帶給你的寶貴財富。
整理下來,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以大的趨勢來看,高考的指揮棒作用,高考志願的填報模式,以往無數人的求學經歷,其實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偏文的學科,更注重於院校排名,因為你決定了你提供服務人的層次,學校更好方便讓你進入到不更好的層次;但理工科類的,這個基本上門檻是更高的專業職業,往往你要考慮的是個人前途和命運,這些專業實力的背後,是未來求職通道。畢竟對於門檻越高的專業選擇專業就等於選擇職業,專業決定職業,學習什麼樣的專業意味着我們將來從事什麼樣的職業。
一個能選對專業的人,更容易取得發展的成就,但一旦選錯專業,往往過去的努力,和今後的時間,很可能不受自己控制,不一定能朝着自己理想的狀況發展。如果選錯了專業,甚至還能造成你書都念不好,畢不了業。
轉專業和考研,能讓我跳出錯誤選擇
我瞭解過學校關於轉專業的機制,這些便利當然是對於學生來説是有好處的,但是其實也要明白,本身轉專業的人就比較有限,你選學了一個不感興趣的專業一年,你要考試排名比較靠前,你本身還要放棄這個學科轉而其他學科,重新學習,再度深造,這些難度不亞於一次高考的,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最有可能的情況就是,想轉的人沒有資格轉。因為,你的成績,證明着你的學習能力,你學習能力不行,更好的專業為什麼要委身錄取你,再花時間培養你。
也有人説可以跨專業考研究生。目前仍然可以這樣操作,並且這種一般是基礎學科地跳到某個對應專業發展的會比較好,真的跨度很大的研究生,這個在你自己未來求職招工作的時候,其實跟你總是在不同公司跳槽是一個道理,接觸你的那個視野有限的HR都不一能能理解你為什麼要這麼操作,我貿然錄用你了,你是不是也想着跳來跳去?對於一個企業來説,往往求穩更為受到青睞,哪些異想天開的創意,就留給創始人和乙方去想吧,保證好效率才是多數HR的共識。所以你的未來出路,跨專業考研,準備好如何回答這些疑問了麼?
專業代表我們未來人生髮展的目標和方向,院校代表我們前進的方式和接受的動力。這個比喻在第一次看到時,也使我醍醐灌頂。希望你能理解你自己這輩子希望做什麼,早早規劃起來,對高考志願填報這個難題,有自己的解題思路。
天天看,每篇讓你經驗+1
原創:閲歷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