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要堅持這四個原則,家長們都做到了幾個?來給自己打個分
中國自古以來就極其重視對於子女的教育問題,有些先人為了教育子女還創作出特有的家訓書籍,形成自家特有的風格原則。諸如比較著名的《朱子家訓》、《顏氏家訓》等。
家風家訓對於孩子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也給後代教育子女創建了一定的原則,這對於子女的良好教育有着重大意義。要想教育出有出息的孩子,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務必要堅持一定的原則,大家真的做得到嗎?不妨來給自己打個分。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平等意識,要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不能夠因為自己是家長就高高在上,對孩子亂髮脾氣。
研究表明,父母與孩子之間平等相處不僅能幫助孩子樹立信心,還能夠讓孩子明辨是非,更有想象力。但是現在好多父母都不能做到這一點,認為作為父母,孩子就要絕對的聽從自己的所有命令。
實際上這是極其錯誤的,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最忌諱父母“一言堂”,不接受子女的正確意見和建議,實行“獨裁統治”,這樣子最終會讓孩子變成一個沒有主見、逆來順受的人,離優秀越來越遠。
第二、以身作則原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行為舉止對於孩子的影響將會是潛移默化且十分深遠的,因此教育要堅持以身作則的榜樣原則。
小孩子最善於模仿,家長的一些好的或者不好的行為都可能會在孩子的心裏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為了讓孩子能夠變得越來越出息,父母在平常的工作生活中務必要做到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起一個良好的榜樣。
中國古代會出現這麼多的家訓書籍有一部分原因也是想要讓對於子女的教育做到統一,按照家訓來進行教育。
如果家人之間或家庭與學校之間對於孩子的教育風格不一樣,同一件事情教導孩子不同的解決思路和方法。
那麼孩子將會對於這些教育產生懷疑,感到無所適從,因此對孩子進行教育時做到統一原則是極為重要的。
要做到父親和母親對於孩子教育的統一,家庭和學校之間在教育準則及為人處世方面的一致性。
通過家人之間以及家庭與學校之間的不斷溝通,做到家庭成員之間以及家庭與學校之間教育觀念的一致,杜絕出現因為觀念不一致導致孩子不知道聽誰的,感到迷茫的情形。
第四、寬容及鼓勵原則中國有句古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小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是會犯錯的。對待孩子的錯誤,家長首先要做的是寬容,要給予孩子犯錯的機會,切忌孩子一犯錯就言語辱罵,拳腳相加。
父母應該做的是指出孩子的錯誤之處,幫助子女改正。除此之外,教育孩子也要秉持鼓勵原則,孩子們都會渴望得到來自家長老師的認可,當孩子有進步時家長要不吝表揚表揚之詞,鼓勵孩子更上一層樓。
總而言之,教育孩子需要有原則,只有秉持以上教育孩子的原則,才能夠讓孩子健康樂觀地成長,變成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