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軍隊的盔甲到底有多重?

盔甲,作為古代軍隊的將領與士兵最為重要的抵禦攻擊、減少傷亡的手段,受到了廣泛的重視。隨着武器的進化,盔甲也不斷的升級與發展,由最初的皮質衍化至金屬質,保護範圍也不斷擴大直至包圍全身,而盔甲的組成部分也由起初的甲身、甲裙、甲袖和配件,發展出了面甲,腕甲等特定位置的護甲。當然隨之而來的就是盔甲的重量也是越來越重,畢竟,穿了一身的盔甲就相當於穿了一身的鐵,重量是可想而知的。
古代軍隊的盔甲到底有多重?

以重量而言,中國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鎧甲)是中國歷史上最重的盔甲,根據《武經總要》記載,北宋步人甲由鐵質甲葉用皮條或甲釘連綴而成,其防護範圍包括全身。根據宋紹興四年(1134)年的規定,步人甲由1825枚甲葉組成,總重量達29公斤,同時可通過增加甲葉數量來提高防護力,但是重量會進一步上升。為此,宋朝皇帝親自賜命,規定步兵鎧甲以29.8公斤為限。此後,又把長槍手的鎧甲重量定為32-35公斤;由於弓箭手經常捲入近戰格鬥,其鎧甲定為28-33公斤;而弩射手的鎧甲定為22-27公斤。
古代軍隊的盔甲到底有多重?

古代騎兵身上的盔甲,通常也在10—20公斤範圍之間。10公斤以上的便已經可以稱為重騎兵了,重騎兵的人與馬總共要披甲25公斤以上。相比較而言,輕騎兵就舒服很多了,穿皮甲的騎兵所需要穿的大概也就5公斤,皮甲上覆硬化皮革,多以鐵柳丁加強防禦。而穿鎖甲起兵的輕則10公斤,重的則可達到20公斤,而至於鱗甲就更難説了。由此可見,古代的戰馬承受的重量是非常大的。
古代軍隊的盔甲到底有多重?

從十五世紀起,火器技術迅速發展並在戰場上開始普遍應用,盔甲在面對火器武器時,已經失去了防禦作用,相反,成為了影響行軍與戰鬥的累贅,因而也逐步被歷史所淘汰。
古代軍隊的盔甲到底有多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76 字。

轉載請註明: 古代軍隊的盔甲到底有多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