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對一個地域或者國家的文明發展實在尤其重要,位於中印交匯之處的中南半島,就是由於地理因素的影響,它的文明和宗教“色彩紛呈”。最能代表這一特點的就是半島上的越南,其北部受中華文化影響,南部被印度文明薰陶;印度佛教,中東伊斯蘭教等匯聚於此整個半島。今天我們要説的正是中南半島上的越南大國,在接受儒家文化和中華漢字以後的狀況,以及遭到法國殖民侵略被強行廢棄漢字之後,越南如今成了什麼樣?
一、從南越國到南天小中華
秦國一統天下之後,勢力範圍拓展到了紅河三角洲,在這裏成立了南越國。東漢名士因為戰亂流亡,紮根交州,不僅在這裏繁衍生息,還著書立説,傳播中原文化。唐代朝廷設立“南選”制度以促進越南國與內地的聯繫。儘管唐朝後來衰落,中原政權一度對越南、朝鮮等失去了掌控能力,但是唐朝先進的政治教化已經對越南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唐末的越南,十分清楚中原文明的先進,獨立之後還不忘模仿中國,更以“南天小中華”自居。
但與中華文明的中正和緩和內斂低調不同,越南文化有些暴力和強制,它對朝貢國不是遠而愛之,而是武力征服,逐步吞併。從公元980年,越南由前黎朝開始長達800年大肆南征的小中華歲月,佔領沿海的占人土地、將高棉人從湄公河三角洲趕出去……19世紀阮朝時期,越南已經有了13個朝貢國,朝貢體系發展到巔峯。據阮朝《大南實錄》《大南實錄前編》等描述:中國人是“清人”, 越南人自稱“漢人”、“漢民”。
二、法國殖民者改造越南
越南的一切繁榮昌盛延續到法國殖民者入侵後,本末倒置。18世紀越南內戰,越南統治者阮福映為了得到法國軍事援助,以割地等方式同法國人立下盟約。但是到了阮福映平定內戰,建立阮朝之後,又出爾反爾。於是法國人不再心甘情願地受阮福映牽制,從19世紀50年代開始,第一次西貢條約割地、法軍佔領越南南部、第二次西貢條約割越南南部、巴德諾條約吞併越南全境……法國最後把越南和那些朝貢國一併收入囊下。
法國人喜歡對殖民地徹頭徹尾地改造,包括文化。但是中國文化早已經滲透其中,改造漢字成為越南法國化的最大障礙。更別提越南人模仿漢字或其部件發明的喃字了,比如用喃字寫成的《金雲翹傳》簡直是火星文,受眾並不多,簡直讓法國人頭疼。直接推行法語是行不通的,後來頒佈法律廢除科舉制度、全面廢除漢字教育、移植法國本土教育和法文教學等。
三、越南愛國者的反擊
一些越南志士仁人高瞻遠矚,為了維護國家獨立和統一,保護越南文化的純正不受侵犯。發動了兩次羣眾性的國語運動。第一次由資產階級革命者發動,成立東京義塾,推廣國語字和字母,但是僅八個月便夭折了。第二次由在香港九龍成立的越南共產黨開展,胡志明提出“全民教育”,推廣普及國語字。除了兩次國語運動,越共的“八月革命”,通過法律要求八歲以上必須會讀寫不然罰錢的強制性規定,也推動了學習國語字的進程。
如果説兩次國語運動拯救了越南民族認同,其實也加劇了漢字的消亡。而“八月革命”則在掃盲的同時,讓漢字退出了越南的歷史舞台。
四、中國的反應和越南如今的狀況
彼時的中國人對於越南的去漢化過程,抱着隨他去的態度,並不重視。在中法戰爭時,清政府認為越南對於中原政權構不成任何威脅,且越南不老實,尤其與清朝發生了多次領土紛爭,再加上當時法軍隨時攻陷台灣,清朝毫無疑問選擇保全領土台灣,放棄越南這個藩屬國。到了20世紀,中越兩國受到殖民入侵,作為難兄難弟,兩國愛國者在救亡圖存的路上,結交甚歡,越南第一次國語運動就是深受了梁啓超的影響。當然中國的新文化運動,也有許多用羅馬字母取代漢字的呼聲,例如趙元任“國語羅馬字”、瞿秋白“拉丁化新文字”、錢玄同“直接借用世界語”……雖然爭論一片,但文字改良也是文化改革裏必須面對的問題。越共出現以後,作為新中國共產黨的摯友,對於越南去漢化問題直接採取不干涉的態度。
而放棄漢字,越南明顯出現了文化斷層。很多越南人連100年之前的祖先文字都看不懂,對於歷史記載不能清楚的瞭解和理解,作為一個國家,對於國家歷史和文化都猶如水中月鏡中花,這樣的民族文化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從何而來呢?
也許許多人看到這裏,覺得當初中國為什麼放任越南去漢化不管呢,不然越南還是中國的一部分。其實這些都由於歷史的侷限性,我們應當慶幸那時候同樣處在內憂外患的中國,即使夾縫中生存都沒有丟掉漢字,不然我們可就像越南一樣處在尷尬的局面,失掉流傳了四千多年的漢字,遺失五千多年的華夏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