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明朝那些事兒》忽悠了!抹黑萬貴妃,乾隆皇帝都看不下去了
如果您有更好的提議,也可以發給小編,小編會根據您的意見,做出改進,以便於您的閲讀。在這裏我們真心的祝福您,心想事成!
你沒有看錯,盤點的就是吻,是吻,艾瑪,臉紅!簡直狂虐狗!各位看官走過路過千萬不要路過!
乾隆皇帝不僅寫詩,還寫文章。
寫就寫了吧,還能憋死你啊,畢竟你是皇帝。
可他居然寫了一篇文章,力挺明朝皇宮裏的一個妃子,就有點奇怪了。
怪只怪,《明史》裏假話太多,皇帝都看不下去了。
你們丫編就編、黑就黑,能不能編得像一點、黑得真一點?
《明朝那些事兒》中有些內容,是依據《明史》來的,所以就不太靠譜了。
明憲宗朱見深,專寵一個老婆——萬貴妃。
萬貴妃差不多相當於他的“童養媳”,朱見深是萬貴妃帶大的。
至於後人説朱見深有戀母情結……這誰知道呢?
《明史》説萬貴妃十分惡毒,自己沒有孩子,其他妃子一旦懷孕,就逼着這些妃子墮胎,或者毒殺他們的小孩。
後來朱見深寵幸宮女紀氏,生了個兒子,紀氏很擔心,心想與其被萬貴妃毒死,不如干脆我自己把孩子淹死吧!
太監張敏勸她:“皇帝還沒有兒子,怎麼能把他溺死呢?”
於是孩子由太監張敏秘密撫養。這個孩子就是明孝宗朱佑樘。
萬貴妃又想毒殺朱佑樘,把朱佑樘請到家裏來吃飯,朱佑樘很聰明,怕她下毒,堅決不吃,萬貴妃氣得鼻子冒煙……
故事很曲折,很適合拍電視劇,可惜,假的。
因為這些資料,來源都是野史秘聞,有的是一百多年後文人根據傳説整理的資料,捕風捉影居多。
權威的資料,在於《憲宗實錄》——相當於皇帝的起居注,皇帝每天干了啥,都有記錄。
另一種權威資料,是大臣的奏章。大臣當然也有的為了達到政治目的而捕風捉影,但皇帝不是瞎子;而且,如果涉及到具體事件、具體問題,整天鼓吹儒學的大臣也不敢胡編亂造。
有個首輔大臣的奏章,提到了萬貴妃、太子朱佑樘以及他的生母紀氏。
首輔,相當於宰相(朱元璋在位時,撤銷了宰相職務),位高權重;奏章又是給皇帝看的,很有權威性。
這份奏章的起因,可以做出如下推測:
紀氏生下朱佑樘後,因為地位低賤,位置相當於皇后的萬貴妃沒有孩子,作為皇儲的朱佑樘就被送到萬貴妃那裏,讓她撫養。
這樣,將來朱佑樘登基之後,和現在的皇后(萬貴妃)關係會一直保持得很好,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如果朱佑樘生母也是妃嬪,那他登基之後,就要加封生母,位置和萬貴妃平起平坐、甚至更高,容易引發宮廷內鬥)
所以朱佑樘一直生活在萬貴妃那裏,作為皇帝的接班人培養。
受到萬貴妃排擠(這種排擠是必然存在的,畢竟她是太子生母),加上紀氏多病,萬貴妃就用治病的名義,打發紀氏到皇宮外居住。
紀氏雖然在宮外,有太子生母這個身份在,生活還是優越的;但她病得厲害,越是病,就越思念兒子。
於是她託人找到首輔,讓他出面,跟皇帝説説,讓自己回宮居住,好能見到兒子。
首輔也樂得做個好人,寫了一個奏章,面奏皇帝。
奏章的內容,基本就是上面這些內容,簡單概括一下:
萬貴妃親自撫養皇子,羣臣均讚口不絕,萬貴妃的確賢德無比(這是恭維話,但點明瞭萬貴妃撫養朱佑樘的事實)。
皇子的母親紀氏,因病長期在宮外居住,很長時間沒見到皇子了。請皇上讓她回宮居住,皇子依然由萬貴妃撫育(這句話可以打消萬貴妃的顧慮),他們母子也可以經常相見。
所以,毒殺朱佑樘,對萬貴妃來説,是不可能的事情。皇子由你撫養,出了問題,自然要由你負責。何況,當時除了皇帝,皇帝他媽——周太后也活着,這個周太后,根據史料來看,可不是個善茬,誰敢禍害她孫子,非把他活剮了不可。
《明史》記載太監張敏“皇帝還沒有兒子”一句話,也露了馬腳:因為在朱佑樘出生之前,皇帝已經有兒子了,朱佑樘出生幾年之後,他才夭折。而到朱佑樘登基的時候,皇子多達10人。説好的“懷孕就被逼迫墮胎”呢?
那麼,《明史》為什麼拼命抹黑萬貴妃呢?抹黑她,目的是抹黑明憲宗。
《明史》成書於清朝乾隆年間,作者主要是東林黨人。
東林黨人在明亡後,集體投降了清朝。為了討好新主子,拼命巴結清朝、抹黑明朝皇帝;後來的東林黨人也很好地繼承了這個傳統。
清政府也要在一定程度上篡改史實、抹黑明朝,但有限度——主要集中在明中晚期,和滿清軍隊有過交鋒、有過節的皇帝。抹黑太過,把明朝皇帝説得一無是處,老百姓會把對統治階級的這種反抗意識,延續到清朝。這對統治不利。
尤其是康熙皇帝,對《明史》的撰寫,做了很多指示,其中大部分內容,居然是要求“改善明朝皇帝形象”!
萬貴妃這件事兒,乾隆皇帝更是親自寫文章批駁,題目叫做《駁明憲宗懷孕諸妃皆遭萬妃逼迫而墮胎》。
也是一篇學術論文哦。
好了,我的文章結束了。感興趣的繼續往下看,看看乾隆皇帝是怎麼寫論文的。
《駁明憲宗懷孕諸妃皆遭萬妃逼迫而墮胎》
作者:乾隆皇帝
憲宗偏寵萬妃,任其妒毒而不能檢制,幾成炎劉燕啄之禍,柔暗實無可辭責。
但宮闈事秘,流傳又豈口盡憑?如所稱“後宮有妊,皆遭潛害”,則此前之佑極,生於成化五年,何獨無恙?
且其何察必嚴,又何獨於紀妃以“病痞”相蒙?而宮婢鈎治,亦肯代為容隱?
至皇子既生,即使張敏溺斃,敏縱慾護救,亦必潛匿外廷,密為保育,又安敢仍留附近安樂堂之他室?吳後復往來哺育,竟不慮萬妃之稍有知覺乎?
且佑極故在,而敏驚稱知“上未有子”,出於何意?且佑極旋即立儲,又豈能隱秘不使萬妃知之?
記載家傳聞異詞,往往從而緣飾,不足深信類此多矣。
史家記萬妃之事,皆謂其驕妒橫行,至於後宮有妊盡遭藥墮。今以憲宗封建諸子證之,知其説殊不足盡信。
蓋憲宗偏寵萬妃及妃之恃寵驕妒,固當時情事所有。若謂其專房溺惑,則後宮必進御無期,何就館之多,竟爾繩繩相繼?
如是年及孝宗初受封,共有十人,其最幼者乃憲宗第十四子,而所云飲藥墮胎者若尚不可勝計,其生不為不蕃。
萬妃果妒者,豈能挺貫魚及眾而誕生成立者,如是多乎?
總之宮闈事秘,傳聞已不可憑,或由眾人深嫉萬安之假附亂政,遂飾為無稽之言以歸萬妃。
記載家耳食滋訛,於成化間事,幾不啻漢成時昭陽禍水,而不顧其跡之矛盾,亦可怪也!
【譯文】
憲宗偏寵萬妃,任憑其嫉妒狠毒而不能節制,幾乎成漢成帝趙飛燕之禍,柔弱昏暗實在難辭其咎。但宮闈之事何等機密,怎麼可以以民間口説流傳為憑呢?
如果按照上面(《明史》)聲稱的“後宮有妊,皆遭潛害”,那之前的太子佑極,生於成化五年,怎麼就沒有事呢?而且既然萬妃對後宮監察那麼嚴,怎麼偏偏紀妃可以用“病痞”矇混過去呢?萬妃派出心腹宮婢去查核處治,剛好也肯代為隱瞞?
等到皇子出生,即使派張敏溺斃,張敏縱使想要護救,那也一定會悄悄藏在宮外,秘密保育,怎麼可能敢仍然留在附近安樂堂的其他屋子裏呢?還説吳後也來來往往哺育,難道不顧慮萬妃會稍有知覺嗎?
而且佑極活的好好的,張敏還驚稱知道“上未有子”,這傢伙你什麼意思嘛?況且佑極旋即被立為儲君,怎麼可能也隱秘不讓萬妃知道呢?
記載之人對傳聞中不合事實的東西,往往從中附會粉飾,類似這種不足深信的多了去了。
史家記載萬妃之事,都説她驕妒橫行,至於説後宮懷孕的全部被喝藥墮胎,現在可以以憲宗所封諸子為證,可知其説實在不足盡信。
大概憲宗偏寵萬妃以及萬妃恃寵驕妒,是當時確有的事。但要説她專房溺惑,則後宮其他人必進御無期,何至於後來生子嬪妃之多,竟然一個接一個?比如孝宗受封的當年,共有皇子十人,最小的是憲宗第十四子。
而照所説先前飲藥墮胎者不可計數,憲宗的生育能力不可謂不強,如果真的是因為萬妃妒忌,怎麼可能那麼多年滅掉所有龍種一直挺到眾皇子相繼出生的時候呢,想想也太誇張了吧?
總之,這種宮闈秘事,傳聞已經不可為憑,或許是因為眾人嫉妒萬安攀附萬貴妃亂政,所以才編造些無稽之言歸給萬妃。
而後世記載以訛傳訛,所描述成化年間之事,幾乎不亞於漢成帝時的禍水趙飛燕,連其中的前後常識矛盾都不顧了,也真是件奇怪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