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在朋友家聚會,幾位寶媽聊起孩子們在週五的學校運動會上的表現。小文在這次運動會上獲得長跑的冠軍,並且其他運動項目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這讓小文媽媽很驕傲。
但是,冠軍只有一個,其他媽媽就顯得有些自卑了。其中一位媽媽説:"要是我家孩子能夠你家小文一半的努力就好了,每次我們帶孩子出去跑步或者做一些比較累的運動,走到一半他就堅持不下去了,總是要休息很久,或者乾脆直接放棄了,我們也還是很無奈。"
"對啊,我們家孩子也是在毅力這一塊差點,我總覺得他就是很難堅持去做一件事,總是很覺得自己家沒有那方面的能力,因而就很容易放棄。""對啊,我也覺得孩子總是很難堅持做好一件事情,作為家長,我們也不知道應該怎麼改變孩子的這種想法。"
説到孩子的堅持問題,很多人都感覺到自己的孩子並不是總是能夠與堅持,並不是每個人都要能夠獲得冠軍,獲得最好的成績。確實,冠軍只有一個,最後是誰的,都只能靠自己去爭取,在爭取的路上肯定也不簡單。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是會被家長説"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是這麼做的,人家就可以做到"。相信每個父母和孩子對這句話都不陌生,而怎樣的孩子才是"別人家的孩子"呢?這就涉及到孩子的思維模式,孩子的思維模式很大程度上決定孩子的未來。
孩子的思維模式或許關係孩子的未來
斯坦福大學行為心理學教授卡羅爾等維克,經過40年研究後提出"成長性思維",與之對應的就是"固定性思維"。
"固定性思維"則是將思維固定在某種環境內,認為自己除了可以就不是不可以,除了會就是不會。同時,也認為我做不了這件事,所以我現在就要放棄,別人成功了,對於我來説就是一個威脅,如果我失敗了,我就是一個失敗的人,其他也會做不好。
擁有"固定性思維"的孩子容易產生自我懷疑,對於難題和挑戰比較不願意面對,也缺少毅力去完成挑戰。
"成長性思維"則與"固定性思維"相反,認為自己是能夠接受挑戰的,並且面對失敗能夠從中汲取經驗,為下次的挑戰做好準備。同時,認為自己能夠面對困難和挑戰,堅信通過自己的態度和努力能夠獲得成功。
擁有"成長性思維"的孩子對於眼前的困難比較容易接受,並且能夠想法切克服困難,挑戰困難,讓自己更靠近成功。
除了以上兩種思維模式,還有另外一種,叫做"冠軍思維"。"冠軍思維"指的是一種讓你咬緊牙關堅持訓練,讓你沉着應戰,並讓你身處逆境時依然能取得勝利的品質。
培養孩子的"冠軍思維"有什麼意義
1、 "冠軍思維"促使孩子注重自己的堅持
冠軍來之不易,如果不是靠自己平時的訓練與現場的堅持,是不可能輕鬆就得到冠軍的。堅持對於孩子來説,是一個必要的品質。人們的成功往往就來自於自己的堅持。
擁有"冠軍思維"的孩子,在平時的生活中會更加註重自己的堅持品質。面對眼前的困難,他會認為自己需要咬緊牙關再堅持一下。這種品質在體育項目中國尤為明顯:馬拉松最能夠考研一個人的堅持,能夠堅持跑到最後的人,往往具有可貴的"冠軍思維"。
2、 擁有"冠軍思維"的孩子更加願意付出更多的努力
面對眼前的困難,一直不堅定的人很快就放棄了,並且很快就對自己進行自我否定,為自己找好理由面對失敗,而具有"冠軍思維"的人則會正視眼前的困難,並且願意花很多的時間來了解這些困難和挑戰,願意付出更多的努力來讓自己對成功更靠近一些。
比如有的孩子在解決數學題的時候,有的孩子感覺眼前這道題不會做就馬上放棄了,而有的孩子卻堅持去找各種資料,想盡各種辦法來解決這道題。
3、 "冠軍思維"能夠讓孩子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別人家的孩子"為什麼總是能夠被拿來作比較,就是因為他們往往都是成功的孩子,是具有自己的孩子不存在品質的孩子,而這些孩子往往就具有"冠軍思維"。
擁有"冠軍思維"的孩子,在面對每一個事情的態度上都與其它孩子表現出不一樣的思維模式。他們能夠將眼前的困難看做是一種挑戰,認為眼前的困難自己能夠取征服,並且願意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投入到其中去。而其他的孩子在面對困難就直接認為自己不能夠解決,這就已經與別人拉開差距了。
比如,在長跑比賽中,有的孩子認為自己泡不到終點了,就放棄了,而有的則認為要堅持,於是堅持跑到終點。在考試中,有的孩子認為這道題好難,我不會做,放棄了,有的孩子則認為我認為我自己可以,我想試一下,於是會花時間去尋找解題思路。
家長應當怎樣正確培養孩子的"冠軍思維"
1、 糾正孩子對自己的固定看法以及糾正我們對孩子的固定看法
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一些孩子會對自己有一些固定的想法,比如"我不行,這個好難,我不會,我還是放棄吧"。有這些消極想法的孩子一般都是具有"固定性思維"的孩子,他們字困難面前首先認為自己不能夠解決,於是接下來也就不會去想辦法解決了。
同時,有的父母對孩子也會有這種想法,認為孩子還小,這些事情做不到的,等孩子長大了才能更好地完成。
這兩種想法都是不可取的,這都是在源頭上阻斷了孩子堅持的道
路,怎麼會讓孩子獲得成功呢?
因此,我們要改變這種固定的想法,讓孩子以新的態度來面對眼前的困難。比如,如果帶孩子去登山或者長跑,孩子在半路就想要放棄,認為自己不行,這個時候就家長應當鼓勵孩子,對孩子説:"我覺得你是可以走到終點的,你這麼棒,怎麼會在半路上就放棄了,我看你平時不是這樣的呀"。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讓孩子認為自己並不是自己和他人所想的那樣,從而激發孩子堅持下去的能量。
2、 注重將孩子獲得成功的因素歸為努力
很多父母在鼓勵孩子的時候,都會對孩子説:"你真棒,我相信你可以你可以的。"父母這樣説可以鼓勵到孩子,但是孩子並不知道自己是因為什麼而受到了鼓勵,這種鼓勵方式並不提倡。
父母在鼓勵孩子的時候可以將孩子的功勞歸於努力這一因素,讓孩子知道他們是因為自己付出了努力才取得了成功,而不是因為自己的天賦,也不是因為自己的運氣。
比如,噹噹孩子學習成績很好的時候,父母可以在鼓勵孩子的時候這樣説:"你在平時很努力,也很認真學習,所以這次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你的努力得到了回報。"將孩子的成功歸因與努力與認真學習,孩子會明白自己認真學習就可以取得好成績,因而他以後會更加註重自己的努力。
3、 鼓勵孩子進行積極的自我對話
當孩子面對一件有困難的事情的時候,我們可以讓孩子有積極的心理暗示,鼓勵孩子與自己對話,鼓勵自己,比如在面對困難時可以跟自己説:"我覺得我是可以做到的,這相信我自己,我一定可以。"常常與自己進行積極的對話能夠有效增強自己的信心,讓自己產生更大的動力。
我是奶嘴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