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悲欲見孔子 孔子不見是為何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自從孔子被漢儒們簇擁着,孔子形象的裝飾與塑造,就成了歷朝歷代統治戰略的一部分。關於“孺悲欲見孔子”這個故事就展現了孔子的另一面。
“孺悲欲見孔子”
在這個故事中,主要涉及了兩個人物:孺悲和孔子。關於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是:孺悲想要見孔夫子一面,於是找人通傳,自己站在門外等着回話。孔子知道是孺悲,於是就以有病為理由而將了他一軍,負責傳話的學生剛剛出了門口正向孺悲回話,孔夫子卻取來瑟一面彈一面歌,目的是讓孺悲聽見而有所悟。
孔子為何不見孺悲,卻沒人知道。一般道理上説,孺悲肯定有什麼地方令孔子不滿的地方。當初就像“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就因為陽貨想要篡權,所以才會討厭陽貨。現在也極有可能是相同的情況,可能是孺悲在向孔子學習“士喪禮”過程中,有一些孔子不喜歡的的言行。所以孺悲才會請見,孔子上演了這麼一出。根據合理的推測是在初學“士喪禮”之後。不過,對孺悲“辭以疾”和對陽貨“不見”的倆件事情記載是不同的,從兩個內容上看孔子對兩者拒見的態度有所不同。“辭以疾”較為客氣,“不見”則乾脆、決絕。故可斷定,孔子對孺悲未至厭惡地步。那到底又是什麼原因呢?
事實上孔子這樣做也是為了教導孺悲,只不過方法不同罷了。這件事情中,孔子主要是採用“以不教為教”的方法,是要讓孺悲通過自己的反省,檢查錯在哪裏了,然後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得以改正。這也是在勸告後人,要時刻的“吾日三省吾身”。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身為教育家的名聲與作為思想家的名聲一樣大,他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為教育事業付出一生精力的人,他所提出的教育思想對後世的教育行為的影響是極為深遠的。
孔子像
孔子是歷史上最早提出因材施教這個概念,他認為每個人的個性和能力都會有所差異,在對每個人的教育方面不能“一視同仁”,應該要根據每個人個人的特點以及能力來施行教育,對不同的對象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同時他還提倡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受教育的對象沒有富貴貧賤之分。孔子還強調在教育學生時要重視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孔子還重視啓蒙教育,認為學習應該從小時候就開始。他還強調作為學生就應該保持認真努力的學習態度,虛心向學,在學習新的知識的同時還要經常複習早已學過的知識,畢竟温故而知新。孔子認為學生要學會自我思考,而不是僅靠老師的教導,老師也不能只把注重知識灌輸給學生,要讓學生自己思考,並加以恰到好處的引導。
孔子不僅提出了不少優秀的教育思想,他本身還是個教育家。他廣收學生,據説門下弟子有三千。他通過跟學生聊天以及仔細觀察學生的言行的方式來判斷學生的具體情況,然後根據學生的情況來施行教育。孔子在作為老師時,還以身作則,把自己當做學生的榜樣,供學生學習。也正因為孔子正確合適的教育方法,使他培養出眾多有才又有德的人。
如何評價孔子
孔子,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集大成者,是我國儒家思想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的一生留給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文化資源,是當之無愧的東方文化代表。
孔子
孔子出生在禮崩樂壞的西周,他的理想是恢復西周的禮樂秩序。為了實現這個理想,孔子一生歷盡坎坷。儘管政治理想抱負無路施展,卻不願意與奸臣同流合污,始終堅定自己的立場,堅定對的德政追求;反對苛政,反對刑法,反對法治。孔子關心愛護百姓,教育大家懂得“愛人”,希望構建和諧社會。在實現理想的坎坷道路中,推行了“仁”、“禮”。始終堅持在仁禮思想基礎上,建立了儒家學派。孔子的儒家學説,是我國幾千年文化思想的核心主脈。
孔子一生推行教育思想,是開設私人學氣第一人,提出了“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教學內容,開展了“平民教育”局面。孔子是一位稱職的好老師。拜在孔子門下的弟子有上千人,孔子針對他們不同的特點進行“因材施教”指導,培養出顏回、子路、子夏等多名“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弟子。
晚年,孔子還著作、整理了《春秋》《禮》等書籍,讓我國傳統文化的得到完善保存及傳播。
孔子一直使我們尊崇的榜樣,他不僅棲身在著名的典籍中,還端坐於廟堂之上,更是深深的存在於中華民族的靈魂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