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與吳文英的比較 姜夔的詞風是怎樣的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姜夔吳文英同為南宋著名詞人,兩人的生活年代也相似同為南宋後期,姜夔和吳文英的詞風也類似,均為婉約派詞人。兩人的政治抱負很高遠,但都終身未及第,遊離於權貴和豪門之間,甚是卑微,因此如此相似的兩人常被放在一起比較,接下來看看姜夔和吳文英各自評價吧。

姜夔與吳文英的比較 姜夔的詞風是怎樣的

姜夔畫像

吳文英交遊甚廣,一生雖説沒有入仕從官,但其絕唱動容的詞作常為人流傳,坐在江浙一帶頗有名聲,以《夢窗詞》詞集為甚,被譽為是僅次南宋詞人辛棄疾之人,其詞多有惆悵、戀情、感時傷懷之情。姜夔不僅精通詞作在音律上也頗有心得,遂是為才藝雙全的詞人,常在詩詞中書法情懷,雖不被賞識但一直心繫國家的壯志,面對失意的人生頗有超凡脱俗的高尚情操,其有《白石道人詩集》等較為出名。

就姜夔和吳文英在文學上的造詣曾被詞學專家比作“李杜”,稱歎其二人之詞生動且情深,節奏一快一慢、結構一疏一密甚有異曲同工之妙。姜夔吳文英在詞作上均以詠物言情為主,措辭高雅、音律響亮、造句新奇、格律嚴謹,雖同為婉約派詞人但各有特點。

姜夔吳文英的詞風雖有共性也有差異性,兩人的藝術境界分別被稱為是姜夔的清幽空靈和吳文英的奇麗悽迷,而藝術風格則是姜夔的空靈閒遠和吳文英的裱摯綿麗。

以上便是姜夔和吳文英的各自詞風介紹,想必大家對兩人的相似和不同都有了一點了解。

姜夔詞風

姜夔的詩詞創作一直是別出心裁的,不論是藝術思維和表現手法都是別具一格,在前人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獨到的見解和見聞塑造成富有“姜夔”特色的詞風,加上甚懂音律,善於利用藝術上的手法將不同感官物體連接,甚是衝擊讀者思維。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姜夔詞風的與眾不同是怎麼在宋詞壇上奠定自己的地位的。

姜夔與吳文英的比較 姜夔的詞風是怎樣的

姜夔的畫像

姜夔詞作常被形容為清空高潔,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而且他詞的清空並不是傳統婉約派的柔軟棉麗,也不是豪放派的粗獷狂野,而是介於兩者之間,不是以表達豁達的清空,而是對飄忽的心境的撲捉,頗有一絲剛勁俊朗的傑氣。

若説姜夔詞風“清空”的特色堪比蘇軾,那他們兩者的“清空”又是有不同的,蘇軾為人豁達,有“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闊朗之氣,而姜夔的“清空”較為內斂,是為清幽雅靜,靜擊人的心靈,沒有蘇軾那樣的震懾人心。

而姜夔詞風也有一股“騷雅”的特色,遂將其與辛棄疾相比較,南宋詞派均是將詞的韻律和創作風格巧妙的融合在一起,這樣便能將毫無聯繫的事物相結合,形成一種新的詞風,姜夔便是這樣將詞風的“騷雅”特點融入於自己的詞創作中,隨俗而雅化,又是另一種清雅的意趣,也促成了人雅與空靈之感的結合。

姜夔 滿江紅

《滿江紅》素來以仄韻的結構創作,前有岳飛所著《滿江紅·怒髮衝冠》最為廣傳,是按舊律仄韻多不協律,而姜夔所寫《滿江紅》改變了原有的仄韻,以平韻所寫,開創了一個新的格局。

姜夔與吳文英的比較 姜夔的詞風是怎樣的

姜夔模擬畫

姜夔的《滿江紅》原詞:

仙姥來時,正一望、千頃翠瀾。旌旗與、亂雲俱下,依約前山。命駕羣龍金作軛,相從諸娣玉為冠。向夜深、風定悄無人,聞佩環。

神奇處,君試看。奠淮右,阻江南。遣六丁雷電,別守東關。應笑英雄無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瞞。又怎知、人在小江樓,簾影間。

姜夔在《滿江紅》中塑造的是一位巢湖仙姥的和藹可親的形象,帶着雍容華貴的氣質保衞着一方百姓,沒有男神仙的嚴肅也沒有過人的本事,但卻能夠給人安穩的形象,這便是詞人姜夔心中的一方神仙。

全篇詞的開端便描繪着巢湖奇幻的自然風光,先是為仙姥出行渲染了氣氛“旌旗與、亂雲俱下”旌旗亂舞和亂雲翻滾的氣勢甚是強大;其次描寫仙姥出行的排場,全詞姜夔未描寫仙姥形象但卻令人可得知其華貴優雅的一面;再者描繪仙姥歸去,“聞佩環”夜已深,仙人也離去,但彷彿還能聽到遠處的環佩餘音,令人意猶未盡。

而姜夔在後片則描述仙姥的神奇事蹟,其中將歷史夾雜着現實,使全詞呈現浪漫主義色彩,其中結局引出仙姥的女性形象,抬高舊時女性地位,藉以貶低無所為的男性。


 

 

清波引 姜夔

姜夔所作之詞常被稱歎為清幽空靈,別具一格,其現留詞有近百首,多是姜夔早年遊歷所見所聞,也有詠懷自己的懷才不遇的身世,也有感傷離別情懷之作,其中不乏姜夔感嘆世事變遷和志向情懷的變化,真摯的情感流露方有如今廣為傳頌的佳作。其中姜夔的《清波引》便是他晚年所作一首詞,接下來讓我們來欣賞這首佳作。

姜夔與吳文英的比較 姜夔的詞風是怎樣的

姜夔詩意圖

引《清波引》原詞:

序:予久客古沔,滄浪之煙雨,鸚鵡之草樹,頭陀、黃鶴之偉觀,郎官、大別之幽處,無一日不在心目間。勝友二三,極意吟嘗。朅來湘浦,歲晚悽然,步繞園梅,摛筆以賦。

冷雲迷浦。倩誰喚、玉妃起舞。歲華如許。野梅弄眉嫵。

屐齒印蒼蘚,漸為尋花來去。自隨秋雁南來,望江國、渺何處。

新詩漫與。好風景、長是暗度。故人知否。抱幽恨難語。

何時共漁艇,莫負滄浪煙雨。況有清夜啼猿,怨人良苦。

姜夔先是交代了自己創作的背景和原因,當時姜夔家貧,便隨其姊嫁至古沔,便在此居住長達二十年,常遊歷與四處,結交文人。後姜夔漸得知門閥制度的深嚴,雖有奇才大志屢不得第的無奈,便常有感慨。

幸得有有友人常相助於他,不至於飢寒交迫,從詞中“望江國、渺何在”、“故人知否”“、歲華如許”等字裏行間可以感受到姜夔懷才不遇的愁緒和對故人的相思之情,也有感嘆時光不再的情緒。

以上便是關於姜夔《清波引》的賞析,詞字有限但詞意無限。

姜夔 名句

姜夔是一位著名的詞人,生活在南宋時期,常年衣食無着,常靠朋友和家人救濟,雖在政治上頗有抱負,但因門第階級卻屢不被賞識。姜夔便在詞文上甚是苦研深究,文學底藴甚是強大,關於姜夔詞作的名句更是廣為流傳,接下來就讓我們欣賞下姜夔名句吧。

姜夔與吳文英的比較 姜夔的詞風是怎樣的

姜夔塑像

其中來自姜夔《點絳唇》的宋詞中,以“數峯清苦,商略黃昏雨”為其中廣為傳頌的名句,其意為幾座孤峯傲立在那裏顯得很是蕭瑟愁苦、孤獨寂靜,好像在商量着黃昏是否下雨。晚年的姜夔已是深知仕途不得,便決心歸隱山林,擁有超凡脱俗的情懷,最嚮往的隱世之地便是晚唐詩人陸龜蒙隱居的地方——吳松,其中以上名句雖只是描寫了當前的景物,但其感傷情懷卻因景油然而生,這不僅寫出了寒山的寂寥,也表明了姜夔此時的孤寂情緒,無人賞識的無奈。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是為姜夔《揚州慢》中的名句,姜夔用這一句話點明瞭時代的變遷和歲月的無情,姜夔對揚州甚是嚮往,一直認為是繁華的象徵,不料因為戰爭金軍的侵略,使得揚州城成為衰敗之地,因此姜夔觸景深情,甚有感悟。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便是表明芍藥花雖美卻不知誰能欣賞,表達了有才卻不被賞識的感嘆。

以上便是姜夔部分名句賞析,從其詞文中甚能感受到姜夔所處背景和情感。

次石湖書扇韻 姜夔

《次石湖書扇韻》是姜夔的一首詩作,第一句寫的是作者前往探望范成大時,對他的隱居之地石湖的景物刻畫;第二句寫的是詩人逐步走進石湖;第三句則是寫詩人在該處與范成大兩人相談甚歡;而最後一句,作者稱讚了范成大極具君子情懷。全市言簡意賅,寥寥數語,卻將一幅雅緻、清麗的石湖圖卷描繪的栩栩如生,甚比畫作更勝一籌。

姜夔與吳文英的比較 姜夔的詞風是怎樣的

次石湖書扇韻古詩配圖

詩的大意為:橋的西頭有一條蜿蜒的河流會通往村莊,在湖與小溪接壤的岸邊留着幾分青綠的痕跡,那正是村莊中平靜的池塘上漂起的浮萍。主人隱居於石湖中,平日裏不會有什麼外人來到此處。原來荷花深處另有一番天地,正是這位主人在那邊另開了自己的門户。

這首詩創作於1187年夏天,當時是范成大歸隱石湖後的首個生日,姜夔特意從湖州前往該處向他道賀。他在看了范成大手中的扇面詩以後,心生感慨,於是作下這首詩來抒發內心感受。

全詩刻畫了一幅綠水潺繞,清淨幽深的美好畫面,其中有小橋流水、村莊荷萍、岸閣人家等種種物象,將其有機組合成一幅動人的畫面。

其實看似寫景,實則是為了寫人,這首詩稱讚了石湖的秀麗景象,並且讚頌了范成大獨具一格的非凡格調與情致。於第三句中講到了一些趨炎附勢的小人,但范成大卻絲毫不以為然,這與作者淡泊名利的人生理想完全相符。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642 字。

轉載請註明: 姜夔與吳文英的比較 姜夔的詞風是怎樣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