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方先覺為什麼要投降日軍?一位秘書的日記寫下了最後一天的情形

由 漆雕佁 發佈於 經典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駛進,變的是那份歲月,不變的是那份永恆的足跡。
衡陽保衞戰是一場著名戰役,中國守軍第10軍堅守衡陽孤城47天,斃傷日偽軍12181人(日方數據),被譽為“東方的斯大林格勒”。但在堅守到最後一天時,軍長方先覺卻投降了日軍。
幾十年來,圍繞方先覺投降的爭論一直沒有停下,方也因此譭譽參半,褒貶不一。那麼,當時堅守的情況到底如何?最後一天發生了什麼?40多年後,方的貼身秘書楊正華的日記被人發現,為我們瞭解真相提供了一個參考材料。
1942年,第三次長沙會戰打響,方先覺任第10軍預備第10師師長。在長沙會戰中,方先覺率部與日軍廝殺四晝夜,順利完成了固守長沙的任務,以戰功晉升為第10軍軍長。
1943年冬,常德會戰打響,方先覺率部參戰。第10軍與日軍反覆衝殺,預備第10師師長孫明瑾在薛嶽的命令下,不顧當面重兵之敵,向前猛力突進,孫明瑾因此壯烈犧牲,第10軍損失甚重。常德會戰結束後,第10軍移駐衡陽整訓。
1944年夏,司令部將常德會戰失利和孫明瑾犧牲的罪責歸咎於方先覺指揮失當,方先覺被撤職。就在新軍長未到任之時,日軍以10個師團,20多萬兵力兵分三路向長沙發起進攻。6月18日,日軍攻陷長沙, 長沙再次淪陷。
長沙陷落,日軍繼續南下,兵鋒直指衡陽。重慶方面立刻讓方先覺率領第10軍趕赴衡陽阻擊日寇,儘量拖住日寇幾日。方先覺官復原職全軍振奮,於是連夜趕往衡陽構築工事,以待來犯之敵。
同年6月22日,日軍主力大軍將近4萬人殺到衡陽城下。方先覺指揮第10軍迎戰日軍,衡陽保衞戰打響。
第10軍在第三次長沙會戰、常德保衞戰後,得不到應有的補給和休整,總兵力僅有17000餘人。日軍有第68和116兩個師團,還有空軍配合,總兵力是第10軍的3倍有餘,這是一場實打實的惡戰、苦戰。
第10軍是負罪之軍,也是報仇之軍,因此士兵作戰極為頑強,寸土不讓。日軍雖然有飛機大炮攻城,但守軍拼死抵抗,寸土不讓。但由於敵眾我寡,日軍源源不斷湧來,衡陽很快被團團圍住。
當時在外圍負責補給的是第10軍前任軍長李玉堂,李玉堂竭力派兵增援武器彈藥、軍需和生活物資進城。衡陽陷入重圍後,補給無法送達,於是又改為空投,但隨着日軍的包圍圈漸漸縮小,敵我陣地犬牙交錯,因此軍需物資經常會投到敵方,而守城的第10軍處境日漸艱難。
時值七八月酷暑天氣,土地上的草都被曬得冒煙。激戰連日連夜展開,敵我雙方陣亡官兵,屍體腐臭,大風一吹便令人作嘔,難以忍受。戰況一天比一天膠着,條件一天比一天苦。十天過去了,二十天過去,三十天過去了,四十天過去了,天天期待的援軍解圍,曾有幾次聽到外圍援軍炮聲,可是隻聽見樓梯響,卻不見人進來,結果都落了空。
當時在外圍解圍的援軍,有第62、第73、第74、第79、第46、第100軍,總共6個軍的兵力,卻無法為衡陽解圍。一則一些部隊陽奉陰違,救援不力;二則一些將領甚至嫉賢妒能,竟在此關頭還觀望不前,比如王耀武手下的一個軍長曾言:”衡陽解了圍,方先覺豈不成了抗日英雄!”其他如46軍等雖有心救援,但力量不濟,解圍一事遙遙無期。
堅守到第40天時,已經沒有了補給,吃飯都成了問題,陣地上幾處池塘的魚鳥,都被捕食一空,天空的鳥兒都不敢飛過衡陽上空。地裏的野菜早已經連根都吃光了,油鹽也成了問題,不少士兵都是用清水煮菜根度日。這種情況簡直是度日如年,對解圍的希望,由失望而絕望,最後由絕望而怨恨。
8月7日晚上,方先覺召開緊急會議,討論三個方案:是突圍?是死守?是投降以待時機?當時團以上的軍官大多都認為傷員眾多,彈藥奇缺,已經無能力突圍,除了已死殉國外,只有投降一途。就在眾人議論紛紛之際,方先覺感到手下6000多人有三分之一以上的重傷員,責任實在重大。於是走入內室偷偷哭了起來,會議無果而散。當天晚上後半夜,第三師前線的一個團投降了日軍。
8月8日早晨,日軍用坦克從北門突入,方先覺看到日軍坦克入城,下令開炮轟擊。但炮兵指揮官張作祥含淚失聲説:“報告軍長,僅有兩發炮彈,已打出去一發,敵軍有10餘輛坦克,如何阻敵突入?”
方先覺知大勢已去,於是命令參謀孫鳴玉擬出最後一份電報,決心以死殉國。電報內容為:我軍現已彈盡援絕,敵今晨自北門突入,我已無可堵之兵生等決心以死報國,不負鈞座作育之至意,此電為最後之一電,來生再見。學生方先覺、孫鳴玉、周慶祥、容有略,葛先才、饒少偉等敬仰。
就在眾人走投無路,不知所措之時,主降的第三師師長周慶祥帶着日軍聯絡官來到了軍部,日軍聯絡官恭恭敬敬給方先覺敬了一個禮後説:“我們司令官橫山勇請方軍長到司令部會談。”方先覺怒目而視,右手伸向腰間,意欲拔取手槍,而手槍已於昨晚被王副官等人取走,防止其自殺。
此時眾將士分為兩派,主戰者説不能去,主降者則通通抓着方先覺的手喊:“事已至此,軍長你帶着我們走一條活路吧!”方先覺皺了皺眉,最後還是答應前去與橫山勇見面。方先覺以有條件投降為條件,避免部下被日軍屠殺。橫山勇則表示日軍會信守承諾,給予投降的士兵以和平軍的身份對待。
8月8日,這是堅守衡陽的最後一天,也是最關鍵的一天,方先覺與橫山勇談好條件後宣佈投降。日軍進城之後,第10軍被改編為“先和軍”,但由於第10軍給了日軍極大殺傷,投降之後,依然存在下層日軍違背承諾殘殺傷兵的情況發生。
不久之後,主降的第3師師長周慶祥率先逃走。到了11月份,方先覺暗示副官張廣寬逃走,並要他在外面設法救他出去。在11月15日的晚上,在張廣寬的幫助下,方先覺終於逃出衡陽輾轉去了重慶,逃離了虎口。方先覺逃出衡陽後不久,楊正華也輾轉到了重慶繼續當方先覺的秘書。
1980年代,楊正華的日記被發現整理,衡陽保衞戰最後一日的情況得到了佐證。楊正華的記錄為我們全面瞭解衡陽保衞戰的情況提供了重要材料,為我們更好的認識方先覺有了一個重要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