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睡覺意想不到,晚上睡不着都幹些什麼呢?

我們一生有一半的時間會在睡眠中渡過,很多人抱怨自己總是晚上睡不着、白天起不來,睡眠質量也遭受着各種各樣的挑戰,對於這種情況,不妨參借鑑一下古人的做法,他們睡覺從時辰到睡姿都是有講究的。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古人的作息,那麼每個人都想到的一定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對於古人來説,睡覺既是一種享受,又是一門學問。

古人睡覺意想不到,晚上睡不着都幹些什麼呢?

古人“睡五更”養生法我國一句俗話是這樣説的,吃人蔘不如睡五更,因此可見睡眠的重要性啊,人蔘不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吃到的,但是夜晚的睡眠卻是我們必須的生理需求。古人將一天分為十二個部分,分別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這裏的人定就是古人認為人應該睡的時候,大概相當於今天的晚九點到十一點之間。睡眠時間古今略有不同,古人娛樂活動較少,照明措施也不發達,所以入定,就已經開始準備睡覺了,到晚上11點的時候,多數人已經就寢。《黃帝內經》也曾經講過,關於睡眠質量以及不同時令節氣對睡眠的影響。就比如説春季講究,“夜卧早起,廣步於庭”,夏季則講究,“夜卧早起,無厭於日”,秋季最好“早卧早起,與雞俱興”,冬季則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古人睡覺意想不到,晚上睡不着都幹些什麼呢?

睡姿不對,起來重睡”老子云“一陰一陽之謂道”,所以睡眠是關乎着人體收藏、吸收能量,是修養生息、養精蓄鋭的重要過程。所以睡覺並不是兩眼一閉就完事兒的事情,古代老祖宗連小小的睡姿都是有考究的。睡姿的概述一般分為三種,包括了仰卧,側卧以及俯卧三種姿勢的睡姿。實際上古人對於睡姿也是頗有研究,對於這三種不同的睡姿,古代人也曾經評價過:側龍卧虎仰癱屍。

古人睡覺意想不到,晚上睡不着都幹些什麼呢?

從古人筆記來看,古人不太喜歡“仰卧”,忌諱“仰癱屍”。中國儒家聖人孔子便十分反感這種睡姿,他在《論語·鄉黨》中有這樣的説法——“寢不屍,居不容。”孔子這句話的意思是,睡覺不要像死屍那樣仰身直躺,居家時不要太嚴肅。可能受此觀點的影響,古人睡覺的姿勢最忌諱“挺屍”,民間俗稱“挺屍”為睡大覺,就是死人躺。

古人睡覺意想不到,晚上睡不着都幹些什麼呢?

古人有夜生活嗎?現代年輕人都習慣了熬夜、通宵,晚間約上三五好友或是秉燭夜談、或是小酌一杯、又或是857……夜生活當真豐富多彩。在古代,夜生活也是不可或缺的。古代沒有電燈,但有蠟燭、油燈、火把作為替代品,蠟燭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富人才能使用的奢侈品。不過對於有錢人來説是不存在的,比如將秉燭夜遊作為雅趣的文人騷客,比如在夜裏練習騎馬射箭的軍戎世家,或者豪擲千金尋歡作樂的官員們,還有就是從宋朝以後便出現車水馬龍的夜市。

古人睡覺意想不到,晚上睡不着都幹些什麼呢?

對於普通百姓來説,則更加期待節日的到來,如元宵、中元節、秋收這些特殊的日子沒有宵禁,晚上都會舉辦慶典,這一天張燈結綵,眾人載歌載舞極盡快活之能事。睡眠是人對自然界晝夜節律的一種生理適應。睡眠時,人的基礎代謝率下降,能有效恢復體力,增強免疫力。近年來的許多調查研究發現,長壽老人多有一個良好的睡眠習慣,提示睡眠與長壽有很大的聯繫。正如唐代醫家孫思邈所説:“燈用小炷,節愛精神。”睡眠充足的人,就像那用小炷的燈一樣,能更長久地燃燒。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29 字。

轉載請註明: 古人睡覺意想不到,晚上睡不着都幹些什麼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