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渙的一首詩,悲涼壯闊,被章太炎推其為絕句之最

王之渙的詩留存不多,但幾乎都是經典,其中自然是以《涼州詞》為最,國學大師章太炎曾推其為絕句之最,可見對該詩的喜愛了。《涼州詞》也叫《出塞》,一看題目就知道是首邊塞詩,之所以又稱《涼州詞》,是因為它是為當時很流行的一首曲子《涼州》配得唱詞,一共有兩首,但以第一首更為出名,所以人們在説《涼州詞》的時候,通常所指的都是第一首。

王之渙的一首詩,悲涼壯闊,被章太炎推其為絕句之最


四大邊塞詩人中的三位,即王之渙、高適、王昌齡是很好的朋友,名聲也大致相當,三人經常在一起喝酒唱歌,十分快活。據唐人的《集異記》記載,開元年間,三人一起在酒樓飲酒,正巧碰上梨園伶人唱曲奏樂,三個人就約定説看伶人唱誰的詩最多,誰就最優秀。

前面三名歌女分別唱了王昌齡與高適的詩,只有王之渙輪空,於是王之渙面子上就有些過不去了,遂對其他兩人説,這幾個唱曲的可不懂陽春白雪類的高雅之曲,自然不會唱他的詩,於是指着那名看起來最漂亮、最出色的説:“這個人唱得定是我的詩,若不是,這輩子便不再與你們爭高下,若是的話,二位就要尊我為師了。”幾人就説笑着等待那名歌女。

王之渙的一首詩,悲涼壯闊,被章太炎推其為絕句之最


等到歌女上台的時候,唱得恰好是王之渙的涼州詞,這可把王之渙高興壞了,遂揶揄着其他兩位説“田舍奴!我豈妄哉?”三人鬨堂大笑。這個典故後來衍生出了一個“旗亭畫壁”的詞語,將盛唐詩人放達爭衡、知己相契的精神風貌表現的淋漓盡致,展現了一個真實繁華的盛唐氣象。

王之渙的一首詩,悲涼壯闊,被章太炎推其為絕句之最


回過頭來再看看王之渙的這兩首詩,第一首表現邊塞壯烈遼闊之景,第二首反映唐朝與北方少數民族之間的關係,但這兩首詩無一不透露着屬於盛唐的鼎盛繁華,是屬於這個盛世特有的景象!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一眼望過去,黃河漸行漸遠,好像奔流在白雲之間,在黃河上游的萬仞高山中,玉門關孤零零的聳立在那兒,雖孤獨卻又格外堅韌。玉門關外,春風不至,楊柳不青,於是離人想要折一枝楊柳寄情也不可以,在這種氛圍下,連徵人吹出的羌笛曲也帶着幽怨,好像在控訴着什麼。可是詩人説,羌笛何須怨恨楊柳呢?這種寬解是温聲細語的,卻又帶着耐人尋味的深意,整首詩是悲涼而慷慨的,很符合盛唐的一貫特點。

王之渙的一首詩,悲涼壯闊,被章太炎推其為絕句之最


邊塞是寒冷的,這種寒冷讓鎮守邊關的將士們越發思念遠方的故鄉,可是即使再思念,卻也沒有辦法回家,因為他們身上有更重的責任,那就是抵禦蠻夷,保家衞國。因為思念,所以感情悲涼,但因為責任,這種悲涼中又帶着深沉的壯烈,帶着屬於英雄兒郎們的慷慨氣魄,將整首詩又提升了一個高度。

王之渙的一首詩,悲涼壯闊,被章太炎推其為絕句之最


“單于北望拂雲堆,殺馬登壇祭幾回。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

《涼州詞》的第二首説了一個小故事,突厥的首領來中原求和親,他望着北方自己的領土,看見了拂雲堆神祠,想起曾經多次在那個地方殺馬登台祭祀,然後興兵犯唐,當時的突厥首領還頗有幾分躊躇滿志,卻沒有想到大唐國力如此強盛。如今的天子英明神武,不肯與突厥和親,此次的中原之行只能無功而返。

第二首詩雖是在説故事,但側面反映的大唐強盛,曾經的突厥自以為是,多麼猖狂,總想着侵犯我國,可到頭來,自己被打的狼狽逃竄。而求親被拒,表現的恰是大唐的氣度,因為國強,所以不懼突厥,更不用以男女之間的婚姻交換和平,只有一個國家強盛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與這樣的底氣,可見當時的國家之盛了。

王之渙的一首詩,悲涼壯闊,被章太炎推其為絕句之最


王之渙的這兩首詩,既寫了邊塞將士思念家鄉的情感,又寫了大唐強盛的國力給人的民族自豪感,而這強盛的國力恰是無數戍邊將士用自己的幸福換來的,正是因為有了第一首詩裏思念家鄉的戰士,才有了無數百姓安居樂業的大唐盛世,兩首詩相輔相成,互為因果關係,可謂詩中精品,也難怪章太炎要將其推為絕句之首,除了詞意新癮,其中更有宏大而不凡的意義與情懷,也正是這樣,才能夠成為經典名篇,流傳千年而不衰,形成千百年的情感共鳴。

王之渙的一首詩,悲涼壯闊,被章太炎推其為絕句之最


不論古代還是現代,如今我們生活的這個和平而美好的世界,離不開那些戰士在背後為我們遮風擋雨,離不開默默為社會做貢獻的那羣人,犧牲小我,成全打我,世界因此而美好,我們也因此而幸福,國家更因此而強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21 字。

轉載請註明: 王之渙的一首詩,悲涼壯闊,被章太炎推其為絕句之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