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三大戰役:原本可以打贏,為何明軍全部潰敗?

明末三大戰役:原本可以打贏,為何明軍全部潰敗?

孫傳庭

在明代歷史上,有三大戰役至關重要,這三大戰役的失敗基本也就決定了明朝覆滅的命運。

這三大戰役就是薩爾滸之戰、松錦大戰、孫傳庭出潼關之戰。

後世對這三大戰役的分析多立足於軍事與謀略的層面,這些分析都流於表面,其實真正深層次的危機還是財政的問題。

我們以薩爾滸之戰為樣本,看看明朝為什麼輸掉了這場決定遼東命運的關鍵戰役。

薩爾滸戰役是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後金天命四年)二到三月間,在明朝與後金的戰爭中,努爾哈赤在薩爾滸(今遼寧撫順東大夥房水庫附近)以及薩爾滸附近地區大敗明軍四路進攻的反擊戰,是明朝與後金遼東戰爭中的戰略決戰。

薩爾滸之戰中,努爾哈赤以"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方針集中兵力、各個擊破,5天之內連破三路明軍,殲滅明軍約5萬人,繳獲大量軍用物資。

明軍除行動遲緩的李如柏一路敗退倖存外,其餘幾路被後金全殲。薩爾滸大戰以後金全勝、明軍大敗而結束。

此戰役是明清戰爭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是明清興亡史上一次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戰爭。該次戰役之後,明軍在遼東徹底喪失戰爭主動權,後金不久就奪取了遼東(東北)大部分土地。

薩爾滸戰役明軍集結兵力為11萬,其中有8.6萬是從全國各地調集的精鋭;而後金總兵力只有6萬人。

以兩倍兵力優勢為什麼反而被後金大敗?

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分兵四路,一個是朝廷內閣“反覆催促”導致明軍倉促急進。

分兵讓力量分散;急進讓士兵疲憊不堪,防禦薄弱;最後讓後金集中主力各個擊破。

這就是薩爾滸戰役明軍失敗的原因。

現在問題來了,明軍為什麼會“分兵”?為什麼會“急進”?

我們一個一個來説。

明末三大戰役:原本可以打贏,為何明軍全部潰敗?

努爾哈赤

為什麼會“分兵”?

首先講一個軍事常識——在冷兵器時代,兩隻規模較大的軍隊會戰有一個基本前提:就是雙方都有會戰的意願——

這句話的潛台詞就是,只要其中一方不願意,另一方沒有能力強迫對方接受會戰。

這個原則放在薩爾滸戰役的大背景下就是這樣的局面:明軍集中優勢兵力企圖一舉全滅後金軍,但是,這場仗能否打起來還得要後金方面同意。

如果後金方面覺得這場仗沒有勝利的希望,大可以一走了之。

農業時代,也沒有啥必保的工業基地,後金以遊牧文明起家,機動能力很強,兵民一體的體制也保證了其能夠迅速轉移。

如果後金舉國向外興安嶺方向撤走,以步兵為主的明軍是奈何不了後金的。

如果僅僅是驅趕後金向北轉移,以舉國之力才組織起這場戰役的明軍是根本無法向朝廷交代的(這個我們後面來談)。

所以,明軍要後金有意願接受這場會戰,就得給對方創造可以取勝的條件。

這個條件就是分兵。

分兵的邏輯就是讓雙方都有勝利的希望,所以才有可能迎來雙方的會戰。

後金的勝利希望在於,以集中對分散,各個擊破分兵的明軍;

明軍的勝利希望在於,以某路明軍纏住後金主力,其餘各路分進合擊全殲後金軍。

這才是雙方都有機會的會戰,這樣才能讓後金一方接受這場會戰。

同樣的邏輯在解放戰爭中可以得到印證,當國民黨軍集中優勢兵力並且齊頭並進抱成一團時,解放軍是絕對不會與之會戰的,至於根據地的罈罈罐罐讓國民黨去砸。

分兵另一個邏輯就是減小後勤的負擔。

打戰就是打後勤這個大家都知道,在古代後勤是特別痛苦,也特別花錢的事情。

同樣是集中10萬大軍,是分兵幾路還是集中在一起再行動,對後勤的負擔完全是兩個概念。

薩爾滸戰役前,明軍分駐四路,相互之間駐地達到幾百裏。

如果要將這四路明軍彙集到一處,再將相應的糧食、物資運輸到一處,不但耗時良久,而且將給後勤製造更大的負擔,這樣的負擔當時的明朝財政是無力承擔的(這個我們後面來講)。

所以,分兵四路的策略無論是從軍事上還是後勤層面都是一種必然。

明末三大戰役:原本可以打贏,為何明軍全部潰敗?

薩爾滸之戰

為什麼內閣催促明軍“急進”?

本次作戰,因為朝廷內閣“反覆催促”導致明軍出兵很急。

內閣原定1619年農曆二月二十一日出邊進擊,但因天降大雪,改為同月二十五日(只推遲了4天)。同時,限令明軍四路兵馬於農歷三月初二會攻赫圖阿拉。

四路兵馬只給了八天的時間就要求會師赫圖阿拉!

那麼明軍要走多長的路呢?

以從瀋陽出發的明軍主力杜松部為例,在當下瀋陽到赫圖阿拉有163公里。明軍進軍路線與現代的道路差不多,也就是326裏。

但是在明代這條路線大部分沒有什麼像樣的道路,一隻數萬人的大軍,帶着大批輜重,要在八天時間裏,在小冰河時期的東北冰天雪地中行軍326裏,絕對是一個非常艱苦的任務。

明末三大戰役:原本可以打贏,為何明軍全部潰敗?

其餘幾路明軍路程也差不多。在冰天雪地裏帶着輜重平均每天行軍40裏,連續八天——

經歷如此艱苦的行軍之後,明軍士兵還能保持多大的體力?以遠征疲憊之師去攻擊養精蓄鋭以逸待勞的敵軍,這是打仗還是送人頭?

為什麼明朝內閣會下這樣不近情理的命令?

原因很簡單:明朝廷沒錢了!

明朝財政就是一個典型的吃飯財政,每年僅僅只是應付皇室開支、官員俸祿以及承平時期的軍隊開支就把財政收入消耗一空。

遇到薩爾滸這樣的大型戰役需要從全國調集物資與軍隊時,財政只能挖東牆補西牆的方式勉強應付。

偏偏明末調集軍隊與物資效率極低,明朝廷為薩爾滸戰役的前期準備工作高達一年,其實薩爾滸戰役還沒開始打,明政府財政已經快要破產。

為什麼前期準備工作就要1年?

首先是調兵不易。

明朝常備軍包括邊軍70萬,京營10萬,內地60萬左右,紙面數字看上去很多,其實能拉出來野戰的不超過30萬。

這30萬軍隊分佈全國各地,要從中抽調7—8萬軍隊殊為不易,內閣與各地邊鎮各種扯皮,最後好歹抽調了8萬多精兵,這些兵馬彙集到遼東花了8個月。

其次是後勤保障,這個難度更大。

要保障十萬以上的軍隊在遼東集結以及作戰,內閣計算光是糧草就需要90萬石糧食,1440萬束草,80萬石豆。

這麼大的數目遼東本地是無法供應的,所以只能從外地運輸。

運輸有兩條線路。

第一條:山東運輸到遼東,海運加陸運,山東登州起航到旅順口海運;旅順口到遼陽陸運。

七百里地,一人一騾馱5、6鬥,日行50裏,往返至少要20裏。

每日需要補貼口糧草料5分,往返1次就需要1兩2錢有餘;也就是説大約花費2、3兩銀才能運輸1石糧。

第二條:通州運輸到山海關。

陸地運輸7百里,10萬石糧食,需要12萬兩銀子;至於糧食需要的口袋(每袋能裝1石糧)、沿途損失、大車5千輛,都是耗費。

以上還只是計算登州到瀋陽,以及通州到山海關的運費,物資從其他地區運輸到登州或者通州的運費更是一筆巨大的費用!

除了糧草還要補充軍械、裝備、火藥、馬匹等等,這些物資要運輸到前線也耗資巨大。

薩爾滸戰役準備期長達一年,這一年裏户型為此開銷超過300萬兩,兵部、工部開支也超過100萬兩,合計明朝中央財政支出超過400萬兩,這還不包括地方政府為軍隊過境提供的補給,以及運輸招募的農夫等等費用。

為了籌集這筆前期費用,明户部把國庫都搬空了,後來只能先找皇帝要內帑私房錢,也不夠,又從兵部工部太僕寺挪借,還不夠,再從南京各部借、搜刮各省所拖欠的京運錢糧——就這樣才勉強保證薩爾滸戰役完成了前期準備。

這就是朝廷內閣“反覆催促”明軍出兵的背景原因——

朝廷箱子底都刮乾淨了!

再不出兵,不用後金來打,明軍自己的補給就要斷了!

所以,雖然在遼東冬季出兵對明軍很不利,雖然八日內要四路明軍行軍320裏會師赫圖阿拉更不合理,但是沒辦法,趕鴨子上架也只能去搏一搏了!

薩爾滸戰役失敗後,史書評價——

這場戰役時遼東的轉折點,從此,明軍在遼東喪失了戰略進攻能力,轉入被動挨打的戰略防守階段。

其實這句評價都是扯淡,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明朝到了萬曆皇帝后期,其財政能力已經不具備支撐明軍在遼東發起戰略進攻——

這個財政能力已經在朱家藩王拼命造人運動中消耗殆盡。

1640年松錦大戰,崇禎調集了明朝最後的戰略主力——九邊精鋭13萬人由洪承疇指揮救援錦州。

明末三大戰役:原本可以打贏,為何明軍全部潰敗?

洪承疇

這是大明朝最後的一點本錢,所以洪承疇主張穩打穩紮。

但是當時的明財政比薩爾滸時期還要窘迫,崇禎沒有這個財力支撐洪承疇的“緩進”策略,於是派兵部尚書陳新甲催促洪承疇迅速進軍,企圖速戰速決。

崇禎十四年(1641年)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疇在寧遠誓師,二十八日率部抵錦州城南乳峯山一帶,與清軍激戰。

八月二十日,清阿濟格繞到明軍後路,突襲塔山,奪取明軍糧草一部。

與此同時明軍“因餉乏,議回寧遠就食”,決定分成兩路突圍——

你沒看錯,明軍後撤還不是因為糧草斷絕,而是軍餉沒了——決定明清命運的戰略決戰才打一個多月,前方部隊已經發不出工資了!

換句話説,即使阿濟格不突襲塔山,明軍也得撤退。

突圍之後,明軍就全面崩潰,明朝最後一點本錢輸得乾乾淨淨。

你看看,財政不給力,打仗就是送人頭。

1643年5月,崇禎嚴令駐守潼關的孫傳庭率部出潼關去剿滅李自成所部農民軍。

雖然孫傳庭一再上書請求皇帝多給他一點時間去訓練軍隊。但是當時的明朝財政已經破產,崇禎把自己內帑私房錢都全拿出來才勉強讓孫傳庭維持了一隻稍有戰鬥力的軍隊。

崇禎哪有能力多給孫傳庭“一點時間”?

於是再次嚴令催促,孫傳庭含淚出關,最後一支明軍全軍覆滅。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52 字。

轉載請註明: 明末三大戰役:原本可以打贏,為何明軍全部潰敗?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