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學歷盲信,有方可解嗎
嚴從根 杭州師範大學經亨頤教育學院教授、執行院長
“第一學歷”偏好的根本錯誤在於以“高考”結果判斷能力的高低。“第一學歷”偏好違背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基本要求,無視終身學習的時代精神,更否定了個人在第一學歷之後的努力與奮鬥價值。為消解第一學歷歧視問題,早在2013年,教育部、人社部就明確表示:反對用人單位“非‘985’‘211’高校不招”的學歷歧視問題。但政令並未迅速轉化為現實,“第一學歷”偏好依然客觀存在甚而更為隱蔽。消除“第一學歷歧視”,還有方可解嗎?
強化正面引導,扭轉社會偏見
“第一學歷”偏好本質上是“唯出身決定論”,其根本錯誤在於社會上流行的一種偏見:第一學歷比最高學歷擁有更高的含金量,更能反映人的能力和素養。這種偏見沒有正確把握人的本質屬性,任何“身份”,包括“第一學歷”只是標識個體某一成長階段的特徵,並不能代表他在其他階段甚至一生的狀態。“唯第一學歷論”是建立在“可能性”基礎之上的“想象型判斷”,違背客觀事實。
堅持正面引導,強化“反第一學歷偏好”宣傳,是打破社會偏見,轉變人們觀念的重要方式。一方面,要完善各類輿情管理機制,引導民眾科學而正確地看待第一學歷,樹立“能力導向”的選人用人觀;另一方面,講好學生的“逆襲”故事,擴大正面宣傳效應。
同時,法律是守護個人權利與尊嚴的重要保障,它具有國家強制性。縱觀國內外,消除歧視最重要的舉措就是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比如二戰之後,德國為了清除種族歧視和文化歧視,制定了《民法典》《母親保護法》《解僱保護法》等包含反歧視的法律體系;21世紀,為了適應新的時代要求,制定了以反就業歧視為核心的《一般平等待遇法》。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長遠來計,我國可借鑑並制定反學歷歧視法,明確“學歷歧視”的概念、範圍和法律責任。當下而言,可將反第一學歷偏好的精神滲透到相關學歷的法律法規中,如修訂《就業促進法》,讓“第一學歷”偏好成為違法行為。
凸顯政府責任,強化示範效應
消除歧視,政府率先示範,能形成良好的示範效應。此前,政府率先在公務員錄用中刪除乙肝歧視條款,在社會上形成了良好的示範效應。消除第一學歷偏好,政府如果能帶頭矯正,將發揮引領示範作用。
2020年,教育部在《關於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創業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指出,“各省級教育部門要協調和配合有關部門,推動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帶頭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為限制性條件”。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編辦、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的通知》亦明確要求:廣西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不得將畢業院校、學習經歷、學習方式等作為限制性條件。這為消除學歷歧視,特別是第一學歷偏好起到了重要的導向作用。下一步,各級政府須細化用人標準與方法,明晰崗位職責要求,淡化文憑學歷,強化德行能力匹配,真正把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人選拔出來。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宣傳,提高和營造“反第一學歷偏好”的意識和良好氛圍;通過提供諮詢、調節和援助服務,為“反第一學歷偏好”提供具體而有效的幫助。
摒棄自我矮化,涵育核心競爭力
事實上,個人優秀與否的關鍵不在於“學歷上的出身”,而是理性自信和持續一生的努力。如要做到自信和努力,個人首先要摒棄自我矮化。在“第一學歷”偏好裏,最可怕的是自我矮化。自我矮化者認同並內化社會偏見,不僅歧視第一學歷並不光鮮的其他人,也歧視自己,不敢和第一學歷優勢羣體同台競爭,不敢挑戰有難度的工作。只有摒棄自我矮化,擁有自信,才能不斷實現超越,超越第一學歷限制。除此之外,個人要致力鍛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形成自己的優勢,脱穎而出。只有如此才能讓他人和用人單位充分意識第一學歷不能代表一切,破解他們對第一學歷的盲信。另外,個人還要有抗爭的勇氣,合法合規地反對“第一學歷”偏好對自己權益的損害,在維護個人權益中推動公共權益的發展。
《光明日報》( 2021年11月23日 14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