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人在問,“上得好優質課的老師,就一定是好老師麼?”
下面有很多人附和:對,上得好優質課的,就是好老師。
當然,也有很多人反對:上課的好優質課的,未必是好老師?
01、上得好優質課的老師,一定是教師隊伍裏的好演員
優質課其實讓演員來上,即使再二流的演員也一定上得比老師好。
而上得好的老師呢?
則是無限制地在向演員學習、靠近——寫劇本、佈置道具、反覆排練、關注觀眾(評委)而不是表演內容是否有意義,等等,都像極演員拍戲的場景。
現在,演員與上得好優質課的老師之間,區別無非是一個叫演員、一個叫老師;前者承認自己是演員,而後者死活不承認自己是演員。
這就像同樣是表演魔術,臉皮厚的叫自己氣功大師、有自知之明的則叫自己魔術師,兩者其實沒有本質區別,要説區別也僅僅在於你到底能不能吹、又敢吹多大。
也因此,沒有公開課上的好的老師會承認自己是演員的,倒是很多演員,很願意把自己當老師。人性嘛,都喜歡把自己往高大上了吹。
所以,上得好優質課的老師,就一定是好老師麼?
這不一定。但上得好優質課的老師,他一定是一個教師隊伍裏的好演員,長得好看、普通話標準、拎得出來、上得了枱面。
02、好老師的評價標準,不單單是看優質課好不好
而真正的好老師呢?評價起來就不單單是看你拎不拎得出來了。
教學有五認真——備課、上課、學生輔導、作業佈置和批改、學習成績考察,但凡其中有一項沒有做好,你就算不得好老師。
優質課上得好的老師,無非在備課、上課環節更為突出。
而這種突出很多時候也是要加引號的。
因為根據我們日常的經驗來看,一個優質課上得好的老師,從備課到上課則可能都非一人之力,有時甚至是整個教研組、整個地區的骨幹老師幫助反覆磨、改這麼一節課。
這種課,只能算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最後無非是借了一個好看的外表呈現出來罷了。
而除去了備課、上課這兩個點,在其他方面(學生輔導、作業佈置和批改、學習成績考察)優質課上得好的老師則更加不一定有什麼優勢了。有時説不定與其他老師比,還存在劣勢。
道理很簡單:
一個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你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磨課、表演、到處走穴上,那放在平時課堂教學的時間自然就少了。
我就見過很多公開課上得優秀的老師,榮譽等身,但是早早就不帶班了,而是走上了後勤管理的崗位。問其原因,答,“自己公開課、講座多,經常外出,帶班的話顧不上學生平時的學習,而後勤崗位的話,沒有教學上的壓力,自己時間上可以更自由!”
這還算是比較有自知之明的老師。與這個老師不同的,現實中還有很多帶着班,但依然公開課不斷、講座走穴不斷的老師,默默把學生耽誤了卻還自以為水平很高。
這估計也是為什麼會有很多老師吐槽:“學校的名師、公開課上的好的老師帶的班級成績卻一塌糊塗”。
我是認為,教育不是一驚一乍就能出成績的工作,你做不到默默耕耘,那麼自然成為不了真正能給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好老師。
03、優質課不是壞東西,但不應該被用成壞東西。
當然,對於公開課這種形式,我是不反對的。我反對的是各部門過度包裝、青年教師過度沉迷於公開課的行為和現象。
青年教師在新手階段適當參加一些公開課,多看看別人怎麼上課、多亮亮相練練膽子,這對於自己日常的課堂是會有幫助的。
但你説,把公開課評獎弄得過於複雜、把公開課的獎項弄得過於隆重,讓老師趨之若鶩,甚至把主業都忽略了,那我則認為這是喧賓奪主、撿了芝麻丟了大西瓜了。
所以,對於公開課,我有如下想法:
1、優質課應該以交流提高為主,減少評比的內容。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課這種東西説到底是很難評出好壞的,教條化的評比,反而把老師們的稜角都磨平了;
2、優質課應提倡常規課裏出優質,在樸實中求突破,看的是老師的基本功而不是老師的花心思,尤其是很多心思你一看就知道這東西平時根本用不到。那你説都根本就用不到,你比了又有什麼用?又能引領出什麼呢?
3、優質課能看出一個老師的基本功,但基本功好不代表就是好老師。所以到最後也千萬不要把優質課上得好的老師就當作是好老師,這會起到壞的引導作用,讓老師誤以為當好老師就是上好優質課。但其實當好老師,上好課只是一部分,最根本的當然是把學生教好啊。會上課,卻無心去教學生,他依然不能是好老師。
04、結束語:
各位網友,對於上得好優質課的老師就是好老師,你又有什麼樣的看法呢?
歡迎在留言裏告訴我,有興趣的話我們可以繼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