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關注我哦,我會每天更新三篇娛樂的文章,感謝支持!!話説點讚的寶寶會瘦十斤哦~
大家好啊,很容各位看官可以瀏覽到這篇文章,我是小編給你説娛樂,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小編哦。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卧龍,中國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散文家、外交家。諸葛亮早年在隆中隱居(今襄陽縣之西二十里)。207年,諸葛亮27歲時,劉備“三顧茅廬”,問以統一天下大計,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首先奪取荊、益作為根據地,對內改革政治,對外聯合孫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等待時機,兩路出兵北伐,從而統一全國的戰略思想,這次談話即是著名的《隆中對》。劉備懇切地請諸葛亮出山,幫助他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諸葛亮遂出山輔佐劉備,聯孫抗曹,赤壁之戰大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奪佔荊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221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蜀漢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實行屯田,加強戰備。前後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終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軍中。
諸葛亮在漢中休士勸農期間,充分利用了漢中優厚的經濟條件,因地制宜地採取了一系列發展生產的得力措施,使北伐軍資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決,諸葛亮死後,蜀軍撤退,魏軍還在蜀營中“獲其圖書、糧谷甚眾”。這正説明了諸葛亮休士勸農,實行軍屯耕戰的效果是顯著的。當地人民生活好了,就可以招來更多的人口,使地廣人稀的漢中重新得到發展,逐步到達人多、糧多的良性循環,使百姓“安其居,樂其業”。只有富國強兵,才能維護統治階級的長治久安。
經諸葛亮“踵跡增築”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還是漢中地區灌溉面積最大的水利工程。據李儀祉先生考察而知,“山河堰尚灌褒城田八千餘畝,灌南鄭縣田三萬零六百餘畝,灌酒縣七千餘畝,共四萬六千餘畝。”漢中市的六大名池,至今仍被利用。據考古調查統計,全區至今尚保留有漢以來的古堰七十多處,一些堰渠經歷代使用維修,一直延用至今。同時各地在繼承和學習古代開發利用水利資源經驗的基礎上,又不斷增修了大批塘、庫、陂池等水利設施。僅勉縣就增修了能蓄十萬立方水的水庫三十七個;塘與陂池達三百多個;冬水田至今仍有五萬多畝。上述實事説明,漢中盆地古代農田水利設施至今所產生的實際效用和不斷改進利用,與諸葛亮當年在漢中休上勸農時,開拓農田、興修水利、發展生產的豐功偉績是分不開的。
諸葛亮不僅能種出好莊稼,而且還有一手種西瓜的好手藝。襄陽一帶曾有這麼一個規矩:進了西瓜園,瓜可吃飽,瓜子不能帶走。傳説這條“規矩”也是當年諸葛亮留下來的。諸葛亮種的西瓜,個大、沙甜、無尾酸。凡來隆中作客和路過的人都要到瓜園飽飽口福。周圍的老農來向他學種瓜的經驗,他毫不保留地告訴他們瓜要種在沙土地上,上麻餅或香油腳子。好多人都來問他要西瓜種子,因為以前沒有注意留瓜子,許多人只好掃興而歸。第二年,西瓜又開園了,他在地頭上插了個牌子,上面寫道:“瓜管吃好,瓜子留下。” 諸葛亮把瓜子冼淨、曬乾,再分給附近的瓜農。現在,漢水兩岸沙地上的賈家湖、長豐洲、小樊洲的西瓜仍有名氣,個大、皮薄、味沙甜。有些地方還遵守那條“吃瓜留子”的老規矩。
諸葛亮在歷史上一直是忠臣和智者的代表人物,他為蜀國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在蜀國建立以後,封為丞相,對內扶百姓,開誠心,對外聯吳抗魏,為了實現漢朝的復興,數次北伐,但最終功虧一簣,死於五丈原,享年53歲。在諸葛亮一生中,發明了許多東西,其中有8個發明最為偉大,有的一直沿用至今,受到人們的喜愛。第一、木牛流馬。木牛流馬應該是諸葛亮比較著名的一種發明,這是在北伐的時候,諸葛亮為了方便運送糧食而發明的一種運輸工具,據史料記載,諸葛亮第五次北伐用木牛,第六次北伐用流馬,木牛流馬善於上山下坡,適用於山地,因他們的形象像牛,馬,內有一條繩子,繩頭接舍,繩尾接腿,每20公里扭轉舌頭一次,才可以再次走路。
第二、連發弩是諸葛亮第一次出山發明的兵器,以前的舊弩,每次只能發射一支箭,於是諸葛亮把他改進了一下,發明一了一次可以發射十支箭,連發弩比一般的弩稍寬,射箭時平射,殺傷力極高。第三、八卦陣。這是諸葛亮出山後自己創造的兵陣,他稱之為八卦兵陣。士兵排列為八卦形,八門入,八門出。此陣不易破解,善於迷惑敵人。諸葛亮後來又多次改造此陣,並由兵陣演化為石陣、馬陣。第四、孔明燈,孔明燈又叫天燈,現在又叫許願燈。相傳是由三國時的諸葛孔明所發明。當年,諸葛孔明被司馬懿圍困於陽平,無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準風向,製成會飄浮的紙燈籠,繫上求救的訊息,其後果然脱險,於是後世就稱這種燈籠為孔明燈!第五、搭橋槍。諸葛亮平定南方之後,決定揮師北上,完成劉備興復漢室的遺願。通往北方的地形極其艱難,山多河多。爬山還好,關鍵是渡河:士兵們每次都要花很長的時間搭橋。諸葛亮也為此苦惱。一日,他聯想到古人如何造鐮鈎,從而發明出了搭橋槍。搭橋槍的槍桿和紅纓槍一樣長,槍頭程螺狀(有點像現在的螺絲刀)。
第六、地雷。大家都知道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對弈最後一戰,在這一戰中他曾使用過地雷,但是不料天降大雨,致使預先佈設的地雷因為火藥被淋濕不能爆炸,諸葛亮前功盡棄,氣的吐血,發出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由衷感嘆。第七、孔明棋。在公元228年,蜀國南方發生叛亂,於是諸葛亮決定親自娶平定叛亂,在路上的時候,南方天氣變化多端,加上孟獲久久不願意歸降,加上軍中士兵無聊,於是諸葛亮發明了一種棋,可以打發士兵的煩悶之心。
第八、饅頭,相傳在三國時候,蜀國南邊的南蠻洞主孟獲總是不斷來襲擊騷擾,諸葛亮親自帶兵去征伐孟獲。瀘水一帶人煙極少,瘴氣很重而且瀘水有毒。諸葛亮手下提出了一個迷信的主意:殺死一些“南蠻”的俘虜,用他們的頭去祭瀘水的河神。諸葛亮當然不能答應殺“南蠻”俘虜,但為了鼓舞士氣,他想出了一個辦法:用軍中帶的麪粉和成面泥,捏成人頭的模樣兒蒸熟,當作祭品來代替“蠻”頭去祭祀河神。從那以後,這種麪食就流傳了下來,並且傳到了北方。但是稱為“蠻頭”實在太嚇人了,人們就用“饅”字換下了“蠻”字,寫作“饅頭”,久而久之,饅頭就成了北方人的主食品。
諸葛亮刻苦學習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我們的學習條件好了,更應該發奮學習,拼搏進取,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潛力,成為有用之才。